妇女阴道出白色黏液,其状如带,量多淋漓,捆涕如唾者,称为 “白带”;白带中混有血液,赤白分明,称为“赤白带”;白带色黄者,称为“黄带”;白带色红者,称为“赤带”;还有青、黑或五色杂见的,因而又有“青带”、“黑带”、“五色带”。各种白带异常总椿“带下”。带下之生,多由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加上脾虚肝郁奇经虚损阳气不足等因素,致湿浊湿热下注引起。至于阴虚内热扰动冲任所致之白带,临床也为常见,不可不知。

临床上,凡带下色白,黏腻稀薄,秽气不重,且精神倦怠,食欲不佳,大便不实,劳则带下更多者,为脾虚湿浊下注。应健脾除湿,佐以收敛。笔者常用完带汤(白果车前子各12克,山药24克,芡实15克,黄柏9克)去黄柏,加苡仁30克,茯苓 15克,一般服2—4剂,即有很好的疗效;带下赤白相杂,质黏稠,有腥味,且伴口苦尿黄,月经前后带下较多,为肝经湿热之轻证。将柴胡栀子各15 克,茵陈茯苓各18克,车前子陈皮各12克,甘草3克,组成清肝利湿汤,并随症加减,用于上证,每多获效。上述加重,带下绿色如脓,有臭味,外阴瘙痒,或有刺痛感,每逢经期症状加重,苔黄厚,脉滑或滑数等,宜清泻肝湿热。常用白头翁汤(白头翁30克,黄连9克,秦皮15克,黄柏12克)加椿根皮15克洽之,屡用屡效。

老年或先天不足,病后体虚之妇女,带下清稀如注,腰冷酸重,四肢不温,头晕目花,脉沉弱者,为“白崩”,系由冲任虚寒所致。笔者用自拟的温补冲任汤(鹿茸粉、肉桂各9克,制附片18克,黄芪 36克,巴戟菟丝子各12克,芡实15克),以水久煎,分3次温服,每服送下鹿茸粉3克,连服数剂,即可见效。

白带多,质稍稠,或挟有血液,阴部干涩,灼热,微痒,并伴有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小便短黄,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为阴虚内热,扰动冲任,损伤络脉使然。宜滋阴降火,以治其本。。用知柏地黄汤 (生地24克,黄柏山药山萸肉各15克、丹参12 克,茯苓泽泻9克)加旱莲草,或更加三七冲服,以愈为度。

总之,治带下病必先辨明病因,然后针对病机,辨证选药,才会有好的疗效。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