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波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临床擅于化裁萆薢渗湿汤治皮肤病、性病、前列腺炎等疾病,效如桴鼓。现整理其银屑病验案,管中窥豹,以飨读者。
某男,22岁,2012年6月15日初诊。
躯干及双下肢见红斑鳞屑3年,加重1周。患者3年前因感冒,出现散在的红斑,上覆银白色鳞屑,蜡滴现象(+),薄膜现象(+)。曾在多家医院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其效罔然。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皮损再次加重。患者现皮损基底潮红肿胀,鳞屑较薄,瘙痒明显,因搔抓可见血痂,时有渗液,下肢较重,纳呆食少,大便先干后溏,舌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中医诊断:白疕。
西医诊断:银屑病。
处方:萆薢12克,生薏仁15克,泽泻15克,黄柏15克,土茯苓15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白茅根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板蓝根15克,连翘12克,荆芥10克,防风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服7剂。
二诊:服药后未见新皮损出现,潮红、肿胀、瘙痒较前明显减轻,腹胀满,苔腻,脉弦滑。继上方减板蓝根、连翘,将生薏仁增至30克,加苍术15克,连进14剂。
三诊:皮损中间可见正常皮肤,色暗红覆少许鳞屑,舌暗红苔腻,脉弦细。续上方减荆芥、防风加生地12克,丹参20克,连进14剂。
四诊:皮损消失仅留暂时性色素减退斑。给予院内自制药竹黄颗粒剂以善其后,嘱其饮食禁忌,积极锻炼身体,调畅情志。
按 萆薢渗湿汤肇于《疡科心得集》,该方以驱湿邪为重而泻火解毒之力逊色,杨志波教授临证常以白花蛇舌草、栀子、蒲公英、淡竹叶等药代滑石、通草,既增泻火解毒之力又可利湿通淋,因势利导使邪从小便而去。“在下部者,俱属湿火湿热,湿性下趋故也”,杨志波教授主张无论何种疾患但凡辨证属湿热下注者,皆可用其随证化裁治之。
历代医家对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均有论述,多认为其病位在血分,多从血热、血燥、血瘀等证型论治。“血分病”虽为银屑病的主要根源,但亦常兼夹它邪,使病机复杂,症状错杂,若辨证不清则收效不佳,甚者将贻误病机,变证迭起。本案患者纳少便溏,时有渗液,舌红苔腻,脉弦滑数,此乃湿热蕴结之侯;素体血热加之湿热邪气阻滞气机,邪气外不能宣泄,内不能利导,拂郁肌肤而见皮损基底潮红肿胀;邪气蕴结,虽有表证,实无表邪。杨志波教授四诊合参遂投以萆薢渗湿汤加减。方中萆薢、泽泻、生薏仁健脾祛湿利浊,黄柏、土茯苓、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使邪从小便而去;丹皮、赤芍、白茅根凉血活血,板蓝根、连翘清热解毒;荆芥、防风祛风止痒与连翘合用寓有宣散透发,达邪出表之意,给邪以外出之路。服药后热毒之势已折,湿象显露,故减板蓝根、连翘,加薏苡仁剂量,加苍术以增祛湿之力。苍术辛温芳香化湿浊、开肺气畅三焦,苦温燥湿又可健脾,截断生湿之源。三诊见皮损色暗红覆少许鳞屑,结合舌脉,乃血瘀阴伤之象,故酌加生地、丹参。杨志波教授详审病情辨证发药,切中肯絮,疗效喜人。银屑病乃临床顽症痼疾易于复发,为巩固疗效,予以竹黄颗粒剂善后。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