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方白果仁50克。小火炒熟,用刀拍破果皮,去外壳及外衣,清水洗净切成小丁。锅洗净,加入清水一碗,投入白果,上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煮片刻,加白糖50克,烧开,再加入糖桂花少许,即可食用。可润肺止咳。

哮喘可分虚、实两类,实证又分寒、热两种。属寒者,咯痰清稀色白(呈黏液状)、胸闷气窒、口不渴或喜热饮,且舌苔白滑,脉多浮紧,或兼恶寒发热等;属热者,痰黄稠厚、不易咯出、面赤、口渴喜饮,且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兼发热等症。虚证多为肺虚或肾虚:肺虚则呼吸少气、言语声低、咳嗽声轻、咯痰无力;肾虚则元气摄纳无权、呼吸气短、动辄易喘等。

核桃蜂蜜  核桃肉、蜂蜜各1000克。核桃肉捣碎,加蜂蜜调匀,用瓶装好,每次1匙,开水送服,每日2次。适用于体弱虚喘者。

哮喘应从根上治

  中医认为,哮喘最初得病的原因多是受风寒风热之邪引起的,又由于治疗不当,造成邪留体内,这就是病根。另外,哮喘发生还与肾气盛衰有关。这就是为什么哮喘好发于秋冬季节——秋冬时自然界阳气渐衰,人体肺气较弱,肾阳渐衰,抵抗力减弱,稍遇寒冷等刺激就会发作。

  哮喘病发作若是由寒邪起,常是既有表证又有里证。因此,治疗时,应先治表,祛其表邪表邪已去,再治其本。中医有一个著名的方剂三子养亲汤,对遇寒即发的哮喘,常用其加减来治疗。三子养亲汤由炙苏子莱菔子白芥子组成,加杏仁葶苈子宣肺平喘、泻肺行水;加荆芥防风祛风散寒;因肺部所伏之痰浊水饮是哮喘屡发的原因,故化痰利水很重要。因此,可加前胡白前紫菀款冬花等止咳化痰平喘;再加赤小豆茯苓等利水渗湿药;若有郁而化热的现象,则加桑白皮连翘等药以清肺肠之热。

  若咳嗽减轻,则要去掉祛风散寒药,再加上五味子陈皮法半夏、炙杷叶、杜仲等缓调。其后,当以补肾药治其根本。可选用枸杞子补骨脂巴戟天仙灵脾人参虫草胎盘蛤蚧鹿茸三七琥珀等,做成膏方长期服用,以治其本。

杏仁粥  甜杏仁10克,粳米50克。将去皮甜杏仁10克研成泥状,加入到淘洗干净的50克粳米中,加入适量水煮沸,再以慢火煮烂即可。此方源于《食医心镜》,宜温热服食,每天服两次,可作早、晚餐服食。可润肺止咳,用于阴虚咳嗽者。

消除病因防发作

  一般来说,老年人哮喘多在夜间发作。这是为什么呢?现代研究认为,哮喘夜间发作的机理有以下几种因素:①过敏原:患者白天接触过敏原是引发哮喘的主要原因,一般接触过敏原6~8小时后哮喘开始发作。②生理节律:白天肺功能相对较强,夜间相对较弱,抗过敏能力明显下降,导致哮喘容易在夜间发作。③睡眠体位:睡眠仰卧位时气管的呼吸阻力明显增加,易出现呼吸暂停现象,由于缺氧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哮喘发作。侧卧位可以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④空气干燥:一般来说,夜间的空气比白天干燥,而干燥的空气会诱发支气管痉挛,使哮喘发作。所以,增加室内温度,或睡眠之前喝一杯白开水,有预防哮喘夜间发作的作用。

猪肺萝卜  猪肺250克。洗净后用沸水烫一下,萝卜500克切块,杏仁15克,将以上3种一起放沙锅内煮烂,加入食盐等调味即可。此方宜温热时喝汤吃肺,每周吃2~3次,连服4周为1疗程。用于防治气虚咳嗽

居家调养环境佳

  哮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如不注意调护常常迁延难愈,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老年人哮喘药物治疗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自我调护。

  注意改善居室环境是避免哮喘复发的一个重要方面。哮喘病人一般都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对于正常人无“明显影响”的各种刺激均可诱发老年人哮喘。所以居室内要保持空气新鲜、流通,室内无刺激性气味。另外,室内要尽量减少可能致敏的物质,不铺地毯,不放花草,避免陈旧被褥,不用羽绒制品。采用湿式扫除,以免室内尘土飞扬。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还应常备一些气雾剂类的药物以备应急之需。

百合粉粥  百合粉30克(鲜百合60克,干后磨成粉),粳米100克。淘洗净后加水煮粥,粥将熟时放入百合粉和适量冰糖,再煮至粥熟。此方源于《本草纲目》,可作早、晚餐服食,每天服1~2次。适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热干咳等症。

饮食清淡易消化

  老年哮喘病人的饮食要清淡,易于消化,饮食不宜过饱、过甜、过咸和过于油腻。特别是因胃——食管反流而致的哮喘病人,更应避免晚饭进食过多、过迟,一般应在进食3小时后入睡。哮喘病人不宜进食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洋葱等,不宜饮用具有刺激性的饮料如浓咖啡、可口可乐等。亦可通过食疗来改善症状,如杏仁粥苏子粥等,达到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

罗汉果猪肉  罗汉果、猪瘦肉各适量。加水炖服。适用于肺燥咳嗽大便秘结者。

橄榄豆皮饮  咸橄榄20颗,豆腐皮50克。水煎,去渣饮服。适用于干咳者。

姜芥菜汤  鲜姜10克,鲜芥菜80克,盐适量。加水煎汤,当日分2次服完,连服3天。适用于风寒咳嗽头痛、四肢酸痛等症。

三汁饮  生姜汁汁、白萝卜汁各60毫升,鸡蛋清1个。调匀后用沸水冲服。适用于久咳不止、咯痰少者。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