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损后天补,脾肾相助,补肾离不了健脾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且空,每兼有眩晕耳鸣,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带下,面色发暗,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迟脉弱。

  治法:补肾填精,健脾祛风。

  基本方药:熟地24克,山茱萸山药枸杞党参茯苓各15克,川芎白蒺藜各10克,紫贝齿15~30克(打碎先煎)。

  方解:方中主以熟地山茱萸枸杞子补肾填精;辅以党参山药茯苓补气健脾川芎蒺藜祛风止头痛紫贝齿清肝潜阳利头目,共为佐使。

  临床加减:身体虚羸,头痛恶寒,面色   白者,选加附子鹿角紫河车当归等;兼脑胀面红,血压升高者,选加夏枯草代赭石牛膝泽泻等。

  验案举隅

  王某,女,37岁,株洲市人,2011年10月25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痛且空,体虚恶寒1年余。患者曾于2010年6月做过人流术后,即出现头痛眩晕,反复发作,遇风寒则加重,经常需戴帽子、系头巾,伴有体虚乏力,腰膝冷痛,食欲减退,逐渐消瘦,月经量少,白带清稀等症;10年前曾患过“甲亢”,经治疗后,又出现过“甲减”;现已病休在家8个月。患者现头脑空痛怕冷,眩晕不适,患者坐卧轮椅上,头裹纱巾,身体瘦弱,面色白光者,手指发凉,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无力。

  辨证:肾阳亏损,气血两虚。

  治法:以温补肾气为主,辅以健脾益气,滋肝养血。

  方药:熟地黄芪各30克,紫河车枸杞党参茯苓各15克,鹿角霜当归12克,山药紫贝齿(打碎先煎)各25克,附子川芎砂仁各6克;7剂,水煎日服1剂,分3次餐前半小时服。

  二诊(11月2日):头空痛感明显减轻,头上纱巾已摘除,余症均有改善。

  予初诊方稍事加减续服14剂后,患者头痛头晕、畏寒诸症基本痊愈,食欲增加,精神明显改善,面色已现红润。

  继予初诊方(去鹿角霜,加山茱萸15克)10剂,熬水浓缩。加鹿角胶阿胶冰糖,熬制膏方冲服,以资调补,巩固疗效。该患者2012年春节后已上班工作。

  按:本例头痛患者,辨证分析其病机,显系肾气亏损,气血两虚所致。故以治肾虚头痛基本方为主治之。因患者久病,已显脾虚失运和肝血不足证,故于初诊方中去除了性味过于酸敛的山茱萸和偏于发散的白蒺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故加入紫河车鹿角霜等血肉有情之品,助熟地枸杞等,大补元气,温养肾精;“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故加入黄芪附子砂仁温补脾肾,运化水谷;加当归,以增养肝血通经血之功效。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