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泄泻一般多为脾虚阳虚,多用 温补药物治之。但本病亦可由其它原因 所致,如木郁土位心气虚弱,肺气失宣等, 则治当别论。下面介绍一位名老中医治 晨泻的经验。

一、抑肝扶脾调脏气:症见天明肠中 漉漉腹痛气胀,泻下便溏,夹有矢气,脉 弦,苔薄。痛泻轻重常随情怀喜怒而反复, 或有脘胁胀闷,纳呆,嗳气等症,治以抑 肝扶脾,开怀怡情。

病案:罗某,女,41岁。患者腹泻6个 月,西医诊断为过敏性结肠炎,曾用中药 补涩疏清治疗,效不佳。目前每于早上 5—6点左右肠中鸣响,腹痛即泻,粪多稀 溏,少则1次,多则3次,间或混有粘液,脘 闷不饥,嗳噫时作,排气后腹胀可缓解。舌 红,苔根薄腻黄,脉象细弦。询知病因由口 角引起,证属肝郁木乘土位脾虚湿恋中 焦,治当泄木扶土,培中疏化。处方:陈皮、 炒白术防风茯苓、炒苡米、炒白芍、柴 胡、枳实炭各15克,炙甘草5克,白蒺藜 20克,炙乌梅、炙内金各10克。7剂。药 后腹痛减轻而未已,晨泻减为1次,纳谷 渐香,腻苔见化,药已中病,效不更方。守 前方再服7剂后,大便成形,诸症亦退,遂 用逍遥丸,培土疏木而愈。

按:这类天明木泄之证,用药疏肝中 寓冲和,偏寒偏热均非所宜,开导恬静尤 为上策。

二、养心和血安胃:临床除天明腹泻 之外,尚有心脾两虚,气血亏乏症状。一般 多先有心病,后现脾虚,但亦可同时发生。 治法养心以安仓廪,和血而助脾运,归脾 汤主之。此外还应权衡病情,随诊加减。

病案:王某,女,48岁。患者素患胸痹心悸心痛止作无常,服冠心苏合丸症状 缓解,偶缘饮冷脘痞,遂致肠鸣便溏,初发 无定时,后作于天明,泻次不等,辗转3个 月有余。诊见心悸偶作,夜寐欠安,神疲乏 力,下肢水肿,虽无胸痛之感,却有窒闷之 象,舌暗红苔白薄,脉象细软,偶有结代,, 此前屡授四君子汤理中汤等方。纳虽香 而泻不减。予归脾汤。处方:茯苓酸枣 仁、煨木香、炒白术党参炙黄芪丹参檀香、炒当归各15克,龙眼肉、炙甘桂枝川芎各10克,红花5克。5剂,水 煎服。服药后肠鸣减少,腹泻减轻,虽未成 形,却亦转稠,心悸少寐,足肿诸症均有好 转。原方再加炒白芍15克,继进10剂, 大便基本正常,守法施治,共服药19剂, 晨泄痊愈。

按:晨泻因于心病及脾或心脾同病 者,养心安胃,健脾不忘养心。对于久进益 气之剂而不效者,必伍以养血,庶可有济, 这是血中求气的治法。

三、宣肺开上行治节:肺郁不宣者, 除晨泻主证外,尚有清窍窒塞(鼻塞、咽 痛、耳闭),气道壅遏(新咳、气急、呼吸不 利、胸闷),表卫不和(头项胀痛,皮肤瘙痒, 寒热),通凋失职(面浮、足肿、尿少)等症 可辨。治法宜宣展肺气,轻疏上焦,脾治节 行而灌溉输,天气开而地气收。药如前 胡、蝉衣麻黄枇杷叶杏仁紫菀、苡 仁、桔梗之类,尚需辨其寒热消息配伍。

病案:朱某,男,34岁,患者病起风温 犯肺,大便溏泄发热咳嗽,晨泻已一月 有余,诊见耳闭若窒,鼻塞时作,胸闷气短, 咽干口渴,午后下肢微肿,傍晚微有腹胀舌质红,苔薄,脉细带数。此系肠泄于下, 肺窒于上,治节不行,水湿聚集,清气不宣, 传导紊乱。拟宣肺以畅气机,开上以资固 下。处方:紫菀桔梗薏苡仁沙参陈皮 各15克,通草薄荷连翘黄芩荷叶各 10克,滑石30克,甘草6克。3剂。药后 肺郁开而传导有节,气机化而水湿乃行, 足以大便成形,浮肿消退。唯口仍干渴,阴 伤未复。前方去滑石,加沙参15克,石斛 10克,甘草5克,继服7剂,上窍通,口渴 止,诸证消失,晨泻得愈。

按:肺与大肠表里肺气窒,则下窍 闭,金气郁,大肠泄泻,亦不鲜见。盖肺气 宣布,则一身之气自然施运,不止泻而泻 自止。故宣肺可浚通腑,亦能缩泉止 泻。

总之,天明泄泻病因病机多端,不可 概视为脾肾阳虚而滥用温补固涩之剂, 必须知常达变,辨证施治。 霍进华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