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因某种原因使血糖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引起以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组临床表现,称为低血糖症。以饥饿感、脸色苍白、心悸脉速、冷汗、四肢麻木或震颤、恐惧感或精神错乱,甚则晕厥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本症严重时可致昏迷。临床一般以血糖浓度低于2.8mmo1/L为诊断标准。

  低血糖症属中医“晕厥”、“虚风”等范畴。

  辨证分型

  心脾两虚:起病多缓,头晕,汗出,面色苍白,心慌心悸恐惧健忘,甚则精神异常。舌淡苔薄,脉细。

  [治法方药]补益心脾。 归脾汤天王补心丹加减。

  肝虚风动:头晕、视物不清,肢体麻木或震颤,甚则晕厥,或抽搐、两目上翻、口吐白沫。舌淡红,苔薄,脉细弦。

  [治法方药]养肝息风。补肝散加减。

  痰热闭窍:酒癖暴饮后,多汗,嗜睡,神昏谵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方药]补肝散加减。 清热化痰,开窍醒神。 菖蒲郁金汤丹加减。

  气虚阳脱:心慌有饥饿感、精神恍惚,面色苍白,冷汗频出,甚则神昏晕厥舌质淡红,苔薄,脉细数或微弱。

  [治法方药]  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生脉散

  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1)气虚阳脱型可取人中百会足三里内关等穴,针灸并用,针用补法,灸至病情缓解为止。

  (2)针刺十二井穴百会水沟涌泉承浆、四神聪等穴,有开窍止痉的作用,适用于低血糖昏迷留针15分钟。

  (3)针刺水沟、素神阙关元涌泉足三里,有回阳固脱、调节阴阳的作用,适用于低血糖之脱症,留针20分钟。若亡阴者,可加太溪穴;若亡阳者,可加气海穴;心阳不振者,尚可加内关穴。

  (4)针刺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有健脾益气、补益血的作用,适用于脾气虚之低血糖症。

  (5)针刺心、神门、脑、下脚端,留针20分钟,适用于心阳不振者。

  2.耳针疗法

  针刺下屏尖、脑、枕、心,轻刺激,间歇运针留针1~2小时。适用阴阳虚脱者。

  3.灸法

  (1)灸百会神门中脘关元、涌关、神阙,用药卷悬灸10~20分钟,适用于肾阳虚衰之低血糖昏迷

  (2)灸中脘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用艾条灸20分钟,有健脾益气的作用,适用于脾阳虚之低血糖症。

  4.中成药

  (1)麝香保心丸:主要成分为麝香蟾酥人参提取物等,功能:芳香温通益气强心,每次 1~2粒,含服。

  (2)生脉散口服液:每次服20~40毫升,每日 2~3次。

  (3)至宝丹:每次一丸,口服或鼻饲。

  (4)益气口服液:由黄芪当归熟地黄等提取制成,每日3次,每次10毫升。有益气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之低血糖症。

  5.中药针剂

  (1)参附注射液:4~6毫升,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毫升,静脉推注。

  (2)生脉注射液:6毫升,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60毫升,静脉推注。或取生脉注射液10毫升,加增液针剂1000毫升至2000毫升,静脉滴注。

  (3)四逆注射液:10毫升,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毫升,静脉滴注。

  (4)参附青注射液:由红参附子青皮提取物制成,20毫升,静脉推注。有回阳固脱的作用,适用于阳气暴脱型。

  6.食疗

  人参100克,龙眼肉100克,白糖500克。人参煎汤去渣(渣可另用),与龙眼肉同煮再与白糖一起熬成龙眼糖。低血糖常发者可于餐后一小时左右服用,每次10克。阴虚有热者不宜。(摘自《急症中西医诊疗技术》)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