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后脸上、背部皮肤发红变黑是咋回事?是火气和毒气排出来的结果吗?

  明代医学家张凤逵认为,毒邪由皮毛而入阻塞人体脉络和气血,须用刮痧放血的办法来治疗,直到刮出皮肤凝结成砂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痧毒”排出体外。不过,现代有些西医理论认为,刮痧后皮肤上留下的红色,是痧板刮破了皮肤内大量毛细血管,导致机械性皮下出血,并不是“毒”。但是老祖宗的东西不是现代医学所能解释得通的。

  “出痧”的皮肤红红的,看上去有点儿可怕。其实,这些红斑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中医指出,一般情况下,皮肤上的“瘀血”会在3~5天内逐渐消退,慢一些也不会超过1周就会恢复正常。

  刮痧是中医特色疗法,但是现在满大街小巷的店铺都有刮痧服务提供,需要注意的是,睁大眼睛辨别刮痧场所真假,要寻找正规的中医院和专业的医生刮痧,才能让身体里真正的“毒气”排出。
 

  指导专家

  唐 梁

  很多人可能都有耳鸣的经历,但是有脑鸣的应该不多,而这些人可能会将脑鸣当作耳鸣治疗。当然也有脑鸣耳鸣并见者。然而耳鸣脑鸣,无论是从发病的部位还是机理上来说两者都是不同的。如果出现脑鸣,是自觉头脑中有声音鸣响的症状,还有一种脑鸣是脑中生肿物而致,为脑鸣之重证,应做CT检查明确诊断。中医则认为:脑鸣为病,虚实均有,宜仔细辩证论治。

  髓海不足 伴随其他不适:多见于身体本身虚弱,年老肾衰,出现头脑空痛、腰膝酸软、舌淡少苔。调理方式:滋补肾精,用左归丸河车大造丸加减。平时宜多食核桃枸杞桑椹黄精熟地黑豆等。不宜太过劳累,需慢慢调补,勿食耗气伤精之品;节制房事。按摩百会涌泉太溪穴位有帮助。

  心脾两虚 伴随其他不适:多见于劳倦过度或久病亏损,出现眩晕、眠少多梦、气短乏力、心悸健忘、纳呆食少、或便溏浮肿、舌淡苔薄白。调理方式:补养心脾,可用归脾丸八珍汤等。平时宜多食党参当归、元肉、莲子大枣等。不宜劳心耗神太过,需静心安神调养气血;按摩足三里内关劳宫穴位有帮助。

  湿热熏蒸 伴随其他不适:多见于过食肥甘厚味,出现头痛头重如裹、肢酸困倦、眩晕、呕恶纳呆、尿少而黄、舌红苔黄腻。如头痛逐渐加重且固定不移,则要进一步检查排除颅内生肿瘤。调理方式:清热化湿解毒行瘀通络,用内疏黄连饮加减。注意饮食清淡,平素多食苦瓜薏苡仁土茯苓丝瓜等清热祛湿之品。可按摩曲池阴陵泉阳陵泉委中血海穴位

  肝气郁滞 伴随其他不适:多见情绪急躁易怒,出现脑鸣每遇恼怒为甚、两胁胀痛、心烦急躁、胸闷不舒、口苦咽干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调理方式:疏肝解郁,方用丹栀逍遥丸加减。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平素可用茉莉花佛手玫瑰花饮。按摩太冲合谷肝俞,可敲胆经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