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第一
《巢氏病源》口疮候∶小儿口疮由血气盛兼将养过温,心有客热,热熏上焦,故口生疮也。
《千金翼》曰∶凡口疮忌食咸腻及热面、干枣等,宜纯食甜粥,勿食盐菜,三日即瘥。又口中面上生 肉,转大,以刀决溃去脓愈。
上烧葵,敷之良。
《千金》治小儿口疮,不得吮乳方。
《千金》又方
上三味合煎相得。含如枣大,稍稍咽之,日三。
《千金》又方
上用柘根锉五升,无根弓材亦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更煎。取五合,细细敷之,数数为之良。
《千金》治口疮白漫漫方。
《千金翼》治口中疮,咽喉塞不利,口燥膏方。
上三味合煎,去滓,令相得。含如半枣,日四、五,夜二。
上用蔷薇根一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久久,极即吐之,定、更含。少少入咽亦佳。夜未睡以前亦含之,三日不瘥,更令含之,瘥为度。验秘不传也。
蔷薇根 黄芩 鼠李根 当归 葛根 白蔹 石龙芮 黄柏 黄 芍药 续断 黄连(各一两) 栝蒌根(二两)
上一十三味末之,炼蜜和丸如梧子大。十丸,日三服。《千金》无黄连。
《外台》∶《救急》疗小儿口疮方。
《外台》刘氏疗小儿口疮方。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两合,去滓,重煎如锡,入少许龙脑研和,敷之甚良。
上以白僵蚕炒令黄色,拭去蚕上黄肉毛,为末,用蜜和,敷之立效。
上用晚蚕蛾细研,贴疮上妙。
《宫气方》治小儿口疮。
上用角蒿灰贴疮上。
《图经》主小儿口中热疮方。
上用故锦烧作灰,研为末,敷口疮上。
龙胆(去芦头) 川大黄(锉碎,微炒) 茵陈(各一分) 人参(去芦头) 栀子仁 川朴硝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各半两)
上件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一、二岁儿以温水研下三丸,看儿稍大,临时加之。
黄连(去须) 大青 川升麻(各三分) 桑根白皮(锉) 甘草(炙微赤,锉。各半两)
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量儿大小分减服之。若与奶母服,即加栀子、黄芩各半两。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
《圣惠》治小儿口疮烂痛,不问赤白,或生腮颔间,或生齿龈上。雄黄散方
雄黄 朱砂(各细研) 硝石 蚺蛇胆 黄连(去须) 石盐 苦参(锉。各一分) 鸡屎矾(半分) 麝香(一钱,细研)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日可三、五度涂之。
《圣惠》治小儿久患口疮不瘥,宜用此方。
虾蟆(涂酥,炙微黄) 笋灰(各半两) 白矾(灰) 黄柏(锉) 黄连(去须) 晚蚕蛾(微炒) 川升麻(各一分) 蜗牛(三七枚,去壳,微炒)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取少许,以白蜜和如膏,涂于疮上,日三用之。
川升麻 黄芩 本 甘草(生用) 生干地黄 五倍子(各一分) 皂荚 诃梨勒皮 夏枯草(以上三味烧灰。
各半两)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候儿睡时,即干掺于疮上,神效。
铅丹(一分) 铅霜(半分) 晚蚕蛾(微炒) 蛤粉(各半钱) 麝香(一钱)
《圣惠》又方
麝香 梧桐律 晚蚕蛾(微炒) 黄柏(末。各一分) 朱砂(半分)
《圣惠》治小儿一切口疮,止疼痛方。
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于疮上薄掺,盖令遍。
《圣惠》治小儿口疮肿痛方。
上件药细研令匀,炼蜜和丸如皂荚子大。每夜以水化一丸如饧相似,以篦子抹在口中。每夜一两上,不过两夜瘥。
《圣惠》又方
麝香(半分,细研) 蜜(半两) 黄丹(一分) 生地黄汁(一合)
上件药,先以蜜、地黄汁、黄丹同入铫子,以慢火熬令紫色,次下麝香,匀搅候冷。日三度涂于疮上。
《圣惠》又方
上件药相合研匀,日三度掺贴于疮上。
《圣惠》治小儿百日以上,二、三岁以来患口疮,宜服晚蚕蛾散方。
上件药都细研为散。每用少许,掺于疮上,日再用之。
上件药同细研为散。每用少许涂于疮上,日三用之,以瘥为度。
《圣惠》又方
上件药相和令匀,薄薄掺涂之。
黄柏(如两指大二片,涂蜜,慢火炙令紫色) 诃子(一枚,烧过,盏子盖少时) 麝香 腻粉(各少许)
上件药捣,罗为末。每服二字许,掺于舌上立瘥。
《博济方》治骨槽风,牙齿宣露,肿痒浮动,疼痛作时或龈烂生疮。兼治大人、小儿口疮。地骨皮散
上件四味同杵令匀,粗入锅内炒过,再杵为末。每服看患大小用之,仍先以盐浆嗽口了掺擦。
《谭氏殊圣方》∶小儿心脏不清凉,客壅伤神饶口疮。钓引重舌言妨当,涎流不断似流浆。待教食乳摇头怕,夜夜啼声哭断肠。五胆三黄除客热,七香金箔甚为良。
大黄 黄柏(为末,别研) 宣连(各一分半) 丁香(一钱) 麝香(一字) 金箔(五片,以水银结砂子)
上并细研,枣肉为丸如皂子大。温水化下一粒。
《谭氏殊圣》治小儿口疮方。
上用密陀僧,以文武火烧赤,地上以碗盖出火毒,为细末。临时干掺之。
茅先生治小儿口热生疮方。
上共为末。一日三、五次掺口内。常吃凉心药。
《婴孺》治小儿口疮如月蚀状,赤黑似瘤,有窍如有虫,吮之有血。黄连含汤方
上以水三升煮二合。未食含满口,冬可暖之,儿大解语,可用含之,但以绵 拭疮上。
《婴孺》治小儿口疮汤方。
上二味,以水二升半煮五合。小儿不能含,以绵 拭口中,日十遍。
《婴孺》治小儿口疮烂方。
《婴孺》又方
《婴孺》又方
《婴孺》又方
上煎熟,去滓,鸡翎涂疮上。
《婴孺》治小儿口疮方。
上等分,乳汁浸,涂口中。
上研为末,每用少许敷舌上。
上用大天南星去皮,只取中心如龙眼大为细末,醋调涂足心。《谭氏殊圣》名必效散,仍用唾津调贴。
以上捣、罗为细末。次用∶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麝香(一钱,研) 龙脑(半钱,研)
上件都研匀,每用少许掺贴患处。
《婴童宝鉴》治小儿口疮方。
上件用蜜调敷口中。
上用黄丹一分,炒令紫黑色,蜜一分,同黄丹于饭上蒸两次,以竹篦子搅匀。以手点少许入口。
上为末掺之。
《刘氏家传》治口疮方。
上鸡内金细末,掺之立效。
《刘氏家传》金粉散 治小儿无故生口疮,不下乳食,只于脚心涂贴。
上用柳木蛀 虫,不以多少,烧灰,烟尽为度。如无柳木,杂木虫亦得。为细末,入麝香少许,疮上无时干贴。
青黛 甘草(生用) 黄连 香白芷 密陀僧(醋烧,别研。各等分)
上为末,每用掺口内。
《张氏家传》治大人、小儿口疮方。
《张氏家传》失笑散 治口疮,或唇裂破血出,及小儿赤白口疮,作热疼立效方。
元胡索 白僵蚕(各三钱) 黄连(一钱) 轻粉(抄,二钱) 麝香(抄一字) 铅白霜 硼砂 黄柏(各半钱)
上为细末。每用一捻,干贴舌上,出涎再贴,立效。
《庄氏家传》治未盈月小儿口疮方。
上以没石子,细研少许置乳上,令儿吮之,乳入口即啼,取乳候少顷再用,不过三次愈。
《庄氏家传》治口疮方。
上各一两为末,同和掺疮上,有涎吐之,每用少半钱许甚妙。又蛤粉水调涂脚心。
《王氏手集》治奶下儿子口疮方。
上二味为末,以地磨生姜汁调,于男左女右脚心内涂之,不过三两次立愈。
上用密陀僧不以多少末之。每用一字,蜜调涂唇上,儿舔之尽,口疮便安。
《吉氏家传》治口疮方。
上为末,干掺。
《朱氏家传》治小儿口疮方。
长沙医者郑愈传治小儿口疮方。
青黛 黄连(各二钱) 甜硝 白僵蚕(各三钱) 马屁勃(拳大)
上为末,每服使少许 于口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