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琥珀膏
名称:
琥珀膏
炮制:
上件药,先用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捣,罗为末,其馀药并细,以油浸一宿,于铛中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渣,再澄清油,却安铛中慢火熬,下黄丹一斤,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于瓷器内盛之。
用法用量:
每使时看大小,用火匀摊,贴之。
《医学纲目》卷十九引朱丹溪方:琥珀膏
名称:
琥珀膏
处方:
归须1两,川芎1两,黄耆梢1两,蜂房1两,细辛1两,皂角1两,升麻1两,甘草梢1两,蓖麻子1两,大鳖子1两,芍药1两,白蔹1两,独活1两,川椒1两,藁本1两,防风梢1两,枸杞子1两,菖蒲1两,降真香1两,官桂1两,瓜蒌1两,苏木1两,白芷1两,杏仁1两,黄连1两,槐枝1两,琥珀2钱半,沉香2钱半,木香2钱半,丁香2钱半,藿香2钱半,零陵香2钱半,云母石2钱半,乳香2钱半,雄黄2钱半,朱砂2钱半,安息香2钱半,甘松2钱半,轻粉1钱,麝香1钱,发灰5钱,白杋(枯)1两(以上16味为极细末),羊肾脂4两,蟾酥2两,香油4斤,黄丹。
制法:
上先以前26味锉,捶碎,用水5升,文武火熬至2升半,去滓;再用水5升,又熬至2升半,去滓,与前汁一处慢火煎,用槐枝不住手搅成膏,用瓷器盛,顿起;将后琥珀等16味研为极细末,用纸包起,于前膏内下净羊脂4两,真酥2两,同膏入香油内搅令匀,以文武火熬膏内水尽,用纸捻点油烧不爆为度;渐入黄丹,以2两5钱重为一次,仍用槐枝不住手搅,滴水中不散,软硬得所,如软添黄丹,如硬添油,再上火熬,却入前药细末5两,微煎数沸,用瓷器盛贮。
用法用量:
如用,于纸上摊之,量疮口大小。
《圣惠》卷六十六:琥珀膏
名称:
琥珀膏
制法:
上琥珀、丁香、木香、桂心、朱砂为细末,其木鳖子以下6味并细锉,以油浸1宿,于净铛内以慢火煎,候白芷焦黄色漉出,次下松脂令消,绵滤过,澄油清,却安铛内慢火煎,下黄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色黑,滴于水碗内,看软硬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倾于瓷盆中。
用法用量:
每用时,看大小,火畔熁,以纸上匀摊贴之,1日2度换之。
《圣惠》卷六十三:琥珀膏
名称:
琥珀膏
处方:
琥珀1分(细研),雄黄1分(细研),朱砂1分(细研),丁香1分,木香1分,当归1分,白蔹1分,芎?1分,木鳖子1两(去壳),乱发1两(烧灰),生地黄2两(切),垂柳枝3合(锉),槐枝3合(锉),松脂1两,黄丹5两,清麻油15两。
制法:
上丁香、木香、当归、白蔹、芎?为细散,以琥珀、雄黄、朱砂相和,细研,候膏成,乃下余药,并以油浸1宿,净铛内煎炼,以地黄色黑为度,绵滤去滓澄清,却于铛内慢火熬药油,相次入黄丹,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色黑,取少许滴于水内,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搅令匀,倾于不津器内盛。
功能主治:
一切恶毒疮肿,坚硬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时,看疮肿大小,以故帛上涂贴,1日2度换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琥珀膏
名称:
琥珀膏
制法:
上药先将琥珀、丁香、桂心、朱砂、木香五味捣罗为末,其余药一并细锉,以油浸一宿,慢火熬,候白芷焦黄,滤出,次下松脂末,滤去滓,再澄清油,却安锅中慢火熬,下黄丹500克,以柳木篦不住手搅,令黑色,滴入水中成珠子不散,看硬软得所,入琥珀等末,搅令匀,于瓷器内盛之。
用法用量:
每使时看大小,用火熁纸上匀摊,贴患处。
《外科正宗》卷三:琥珀膏
名称:
琥珀膏
功能主治:
消肿止痛。治气血凝滞,结成流毒,皮色不变,漫肿无头,但未成脓者。
用法用量:
遍敷肿处,纸盖。随有热痛,又有不痛,俱待药干便效。次日又有起泡,又有不起泡者。如有泡起,挑去泡中黄水,膏贴之,自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