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合病


  《尚论》谓两经之证,各见一半,如口月之合朔,如王者之合圭璧,界限中分,不偏多偏少,而为合病,但以表证而言也。盖观论中,有两经之邪,会合胸中腹里。而不传变,真为合病。若无胸腹表里相合之征,即是传经未罢,不为合病矣。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项背强,汗出,恶风者,太阳风伤卫证,但几几,乃兼阳明矣。用桂枝汤太阳之邪,加葛根以解阳明之表。盖上下二条,虽然两经各见一半,实非合病。但合病始起,必具两经表证,然后会合胸腹之间,故假此太阳而兼阳明,以桂枝葛根,而彰合病之治。若太阳少阳,少阳阳明合病,仿此加减,乃为天然不易之法,所以冠之合病篇首。

  桂枝加葛根汤麻黄疑误。)

  葛根(四两)  芍药  甘草(各二两)  生姜  桂枝  麻黄(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此无汗,即寒伤营证也。故以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麻黄以驱太阳之寒,加葛根而解阳明之表。然桂枝汤麻黄汤,分主太阳之表,葛根汤阳明之表,小柴胡汤主少阳之表,皆天然不易之法。若三阳合并诸病,各随兼证多少,加减出入,即是神妙圆机矣。

  葛根汤(有麻黄者。)

  葛根(四两)  麻黄  桂枝  芍药  生姜(各三两)  大枣(十二枚,劈)  甘草(二两,炙)

  上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须臾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此两经之寒,偏合于胃也。太阳之表,必显头痛恶寒阳明之表,必显目疼、几几,两经外合之证,概可类推。此乃寒伤营之合病也。盖寒者,阴也,阴主下降,所以两经之寒,会合于胃,逼迫水谷,必自下利,即此可见内合之情,而为合病。故用葛根汤升发两经之邪,从表而出,则不治利,而利自止矣。

  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此两经之风,相合于胃也。风为阳邪,其性轻扬,所以两经之风,会合于胃,故不下利,而但呕,乃挟痰饮气逆所致也。仍以葛根汤升散两经之风,加半夏一味,涤饮而止呕逆。此用葛根汤,应去麻黄为是。

  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四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甘草(炙)  桂枝  芍药(各二两)  麻黄  生姜(各三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麻黄汤主之。

  上二条下利呕逆,乃邪气合阳明胃间,此台太阳胸膈也。太阳之邪,内逆于胸,阳明之邪,上逆于膈,两经邪气,会合胸中,壅逆肺气,故喘而胸满。然邪既合于太阳部分,即当麻黄汤发汗,升提二经之邪。以从太阳而出,乃为捷径。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此太少之邪合胃,上逆下利也。太少合病里证当见胸满胁痛,但木盛则土虚,邪逼胃中水谷,故自下利。此当舍太阳,而从少阳之治,以救胃气为主,况邪机内向,故以桂枝汤,去走表之桂枝,而以甘枣专补脾胃,黄芩能清木火之热,芍药和脾而疏土中之木。若呕者,乃风邪以挟胃中痰饮上逆,故加姜、半涤饮散邪,而止呕逆也。

  黄芩汤

  黄芩(三两)  甘草(炙)  芍药(各二两)  大枣(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去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阳明少阳合病,当辨胜负顺逆也。二经之气,本是相制,少阳贼邪,会合阳明地界,逼迫水谷下奔,故必下利。或见阳明脉大,少阳脉弦,两无胜负,是为顺也。或阳明气衰而脉小,少阳气盛而脉弦大,斯为负矣。负者,正气不胜,故为失也。然非但少阳气盛,乘克阳明为负,即阳明气盛,反壅少阳之气不宣,亦可为负。试观互相克贼一语,义可见矣。所以脉滑而数者,乃外邪与宿食抟聚于胃,即阳明湿热气盛,反壅少阳之气不伸,当下阳明之实,而解少阳之围。若无内结,则阳明气弱,当用小柴胡和解少阳,加葛根而解阳明为是。敢以大承气轻试者乎!

  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合目则汗。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汤主之。

  上言三阳合病之脉,次言三阳合病之证也。脉浮为太阳,大属阳明,浮大在于关上,即少阳也。但欲眠睡,合目则汗,乃三阳里邪,合于阳明,故腹满身重谵语,而口不仁,少阳则难以转侧而面垢太阳遗尿矣。然三阳内外合邪,汗下皆无取义。若发其汗,则伤胃津液邪气尽并阳明,而发谵语,下则徒虚胃阳,元气上脱,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惟宜白虎一汤,解热生津,不碍表里,所谓自汗者宜之。不汗出,乃太阳表寒深重,不可用矣。


上一篇:少阳全篇证治大意 下一篇:并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