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浊症、淋症章


浊属心肾,淋为肝胆。痛则为淋,不痛为浊。遗由精窍,淋在窍,异出同力,最宜分别,切勿混治。

浊症原分赤与白,白属气分赤属血。脾胃湿热膀胱,水液混浊皆属热(本《内经》。主治清心莲子饮,痰注膀胱二陈合。白由肾虚萆 饮,赤是血虚合四物。淋症血石劳气膏,滴沥疼痛常呼号。心与小肠表里心火犹动相火烧。欲住不住住又至,总将津液常煎熬。八正四苓合四物,山栀知柏淋应消。)

浊淋二症参看湿热下注

木通 海金沙 赤茯 猪苓 泽泻黄柏 山栀 茵陈竹叶 丹皮 汉防己

子和桂苓饮 刘檀石猪肚丸

阴虚湿热淋浊

滋肾丸 丹溪大补阴丸合水陆二仙膏牡蛎金樱膏、六味丸,去萸肉,加车前牛膝

心火下陷淋浊心阳亢而下注,利其火府)

清饮山栀丹皮茯苓猪苓。清利火府用导赤散赤苓瞿麦。又方川连生地人参桔梗川柏茯苓丹参菖蒲

气闭成淋

紫苑郁金 降香 杏仁 枇杷叶 山栀

食入痞满便淋(照前方去紫菀山栀,加苡仁

膀胱蓄热血淋小便赤带血)

导赤散赤茯苓 西血珀屑(五分)

又方 黄柏 知母 山栀 生地 龙胆草 丹皮 大黄 淡竹叶 当归 郁李仁红花

精浊阴亏

龟版 熟地 天冬知母 淡秋石 川柏 茯苓 猪脊筋

肾虚不摄,淋浊(脉细腰酸遗沥胃减,宜收纳肝肾)

茯苓 青盐 胡桃 肾气汤加淡苁蓉鹿角 大茴香

精浊瘀阻窍

虎杖散白汁 制大黄 麝香(少许)

入络通血 白丑 桃仁 归须 桂枝 杜牛膝 归尾 山栀 川楝子 两头尖 川柏 远志苁蓉 柏仁 茯苓鹿角 大黄麝香

又方

阿胶 生地 女贞子 料豆琥珀

淋浊奇脉病)

败精内滞因强出,积久精血皆枯,当以冲督任带调理,亦如妇人之漏带也。

鹿茸 小茴香 归身 人参 杞子 龟版茯苓 柏霜 补骨脂 覆盆子 菟丝子

又方

鹿茸 韭子 胡桃 沙苑子 舶茴香

何书田曰∶便浊只在气虚湿热。实者宣通水道,虚者调养中州虚实两兼又宜益脏通腑。精浊总由肝肾损伤,而有精瘀精滑之分。精瘀当先理离宫腐浊,然后补肾精滑用固补敛摄,不应,从真元气调之。张景岳所谓其无形以固有形也。然人必知八脉,治用孙真人九法,升奇阳,固精络,使督任有权,漏卮自已。尿血一症,虚者居多,若有火亦能作痛,当与血淋同治。如清之不愈,专究乎虚,则上注心脾,下从肝肾,久则主乎八脉

陈参曰∶厥阴内患最急,少腹前阴如刺,小水点滴难通,环阴之脉络皆气化机关已息,必须仿朱南阳法,兼参 湖意用滑利通阳,辛咸泄急,佐以循经入络之品。古人云∶九窍不和多属胃病六腑为治,以通为补。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之土得阴则安。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张仲景急下存津,治中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

八正散湿热便秘

车前子 瞿麦 山栀 灯草 细木通 滑石 大黄 扁蓄甘草 木香

湿热盛而宣彻其泉源也。陈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