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是小儿时期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其主要特点,并伴有全身多系统的受累,包括关节、皮肤、肝、脾、淋巴结。本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年龄较小的患儿往往先有持续性不规则发热,其全身症状较关节症状更为显著,年长儿或成年患者较多局限于关节症状,经治疗多能缓解。

  本病属于中医学证”范畴,按其临床表现又与“白虎历节”、“鹤膝风”、“痛风”、“顽痹”等相似。

  辨证论治

  1. 风寒湿痹证 

  [证候]  关节疼痛剧烈,时发时止,局部不红不热,动则加重,得热痛减,遇寒加重,肢体沉重,形寒肢冷;舌质淡,苔白或腻,脉沉迟或弦紧。

  [治法]  祛风散寒,利湿通络。

  [方药]  乌头汤加减。主要药物麻黄芍药黄芪甘草川乌。寒盛者加细辛辛温散寒;湿盛者加苍术薏苡仁健脾燥湿;风盛者加海风藤乌梢蛇祛风活络;关节腔有积液者加白芥子,重用麻黄关节肿大变形者加当归红花乳香没药血通络。

  2.风湿热痹

  [证候]  发热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关节屈伸不利,恶心,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治法]  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  白虎加桂枝汤四妙丸。主要药物石膏知母粳米桂枝甘草黄柏苍术怀牛膝薏苡仁。皮肤瘀斑者,加牡丹皮生地黄地肤子赤芍凉血散风;关节红肿疼痛明显者,加秦艽防己海桐皮姜黄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3.气血两虚,经络阻证

  [证候]  面色白光白,关节肿胀变形,但无发热关节屈伸不利,易疲乏,多汗少气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补气养血,化湿通络。

  [方药]  八珍汤党参白术茯苓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甘草。可加桑寄生牛膝杜仲补养肝肾,加独活秦艽肉桂细辛散寒祛湿通络。

  4.气滞痰瘀,经络

  [证候]  病程迁延日久,关节疼痛,肿胀,僵硬畸形,活动困难,易乏力,舌质红,苔白腻,脉细弱而数。

  [治法]  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方药]  桃红饮加味。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威灵仙穿山甲地龙白僵蚕。临证时加白芥子胆南星祛痰散结,加全蝎乌梢蛇以增强祛风通络之功效。

  经验方

  1.赵武经验方

  [药物组成]  秦艽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姜黄桑枝生地黄蚕沙

  [功效]  祛风透邪清热解毒活血散瘀。

  [适应证]热痹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两次服。

  2.王伯岳外用方

  [药物组成]  生艾叶15克,生川乌9克,生草乌9克,苍术9克,白芷9克,川芎9克,羌活9克。

  [功效]  祛风胜湿,清热止痛。

  [适应证] 寒痹

  [用法用量]  上药共研粗末,分为两份,用布包好,放入水中煎煮,煮时加鲜大葱四五根,生姜一块,均捣碎,老一杯。煮沸后约20分钟,取出一个布包,将水压干,趁热熨痛处,轮流用两个布包热熨。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约10分钟。—剂可用2~3次,再用时加一杯同煮。

  3.赵心波经验方

  [药物组成]  嫩桑枝10克,青、海风藤10克,南红花6克,生侧柏叶10克,川牛膝10克,桃仁6克,伸筋草10克,松节6克,桂枝6克,威灵仙6克,寻骨风6克,秦艽6克。

  [功效] 疏风活络,利节活血。

  [适应证] 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4.赵心波外洗法

  [药物组成] 羌活6克,荆芥6克,独活6克,防风10克,白芷6克,红花6克,透骨草12克。

  [功效] 疏风活络,散风祛湿。

  [适应证] 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 加盐、、葱,煎水洗患处。

  5.朱良春经验方

  [药物组成]    虫、炙露蜂房乌梢蛇各12克,炙僵蚕蜈蚣各10克。

  [功效]  搜风通络,止痛。

  [适应证]  类风湿关节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服。

  6.自拟类风湿汤

  [药物组成]  黄芪秦艽青风藤海风藤各20克,防己桃仁红花地龙桂枝牛膝穿山甲珠、白芷白鲜皮甘草各15克。

  [功效]  通行瘀,活血通络。

  [适应证]  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早、中、晚3次饭后温服,30天为一疗程。

  7.舒关温经汤

  [药物组成]  淫羊藿10克,制川乌6克,白芍 20克,威灵仙15克,白芥子10克,   虫6克,熟地黄15克,鸡血藤15克。

  [功效]  温经散寒、活血化痰

  [适应证]  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煎两次,每次50分钟,分两次温服

  8.自拟祛

  [药物组成]  当归20克,川芎15克,赤芍 12克,黄芪30克,桂枝12克,秦艽15克,独活15克,制川乌6克。

  [功效]  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适应证]  类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

  适宜技术

  1.外洗法

  海风藤海桐皮两面针桂枝红花透骨草各30克,水煎后熏洗关节处,每次20~30分钟,每日1~2次。

  注意:用于关节肿痛者;熏洗时注意避风,防止感冒

  2.针灸法

  (1)体针:主穴:关节窜痛、游走不定为主之行痹,取膈俞血海关节酸痛重着为主之着痹,取足三里商丘关节冷痛剧烈、遇热痛减为主之热痹,取大椎曲池。配穴:上肢疼痛加肩髃曲池合谷外关阳池阳溪腕骨;下肢疼痛加秩边承扶风市阳陵泉膝阳关照海昆仑丘墟行痹热痹以泻法为主,热痹着痹平补平泻为主。适用于本证各型。

  (2)灸:在患处关节疼痛部位,用半个米粒大小的艾绒3~5壮(直接灸),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用于晨僵较甚的寒湿闭阻。

  3.食疗

  (1)赤小豆粥赤小豆30克,白米15克,白糖适量,熬粥食用。用于湿热

  (2)木瓜汤:木瓜两个,蒸熟去皮,研烂如泥,加入白蜜250克,调匀后放于洁净的瓷器内贮藏。每日晨起用温开水调冲1~2匙饮用,能舒筋止痛。用于各型关节肿痛较甚者。

  4.敷贴

  川草膏:生川乌、生草乌附片当归丹参白芥子各30克,生麻黄15克,干姜15克,桂枝12克,细辛乳香各10克,三七5克,虎力散4支,葱白4根,白适量。

  诸药共研细末,马钱子散、虎力散掺入其中,调成糊状。将调好的药入锅内炒至不灼伤皮肤为度。加入麝香0.25克和匀,将药摊于敷料上(约0.5厘米厚),趁热敷于患处,外以绷带固定。每剂可重复使用5~7次。每次重复使用时,须按上法加药,随炒随用。

  5.中成药

  尪冲剂:每次3~5克,每日3次,温水冲服。用于久体虚,关节疼痛,局部肿大,僵硬畸形,屈伸不利等症。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