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具有肝肾阴虚证,兼有情绪激动等肝郁的症状者,青献春教授灵活运用一贯煎,疗效显著,并列举5则具体病案例证,对临床实践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人物简介 青献春,教授,主任医师,业医家庭出身,13岁随父学习中医,先后师从山西省名老中医梁剑秋、邢子亨、蒋天佑临床学习,行医40余载,擅长内、妇、儿各科的疑难杂症治疗,尤其对治疗消化道疾病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他灵活运用一贯煎加味调治各种疾病,疗效颇著。   “一贯煎”方,出自《续名医类案·卷十八心胃痛》[1]中,为清代魏之琇(别名柳州)所创制。后为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所推祟,遂辑入《柳州医话》。魏之琇云:“余自创一方,名一贯煎。……可统治胁痛吞酸疝瘕,一切肝病。”        一贯,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汉书·王莽传》云:“而公包其始终,一以贯之,可以备矣。”宋·叶适《宜兴县修学记》谓:“上该千世,旁括百家,异流殊方,如出一贯。”尽言万事万物,都贯穿在一个道理中。 魏之琇此方,治病求本,着眼于肝,用滋水涵木清金制木、培土抑木三法,全力围绕肝木,统治一切肝病,谓一理贯穿始终,合“吾道一以贯之”之说,故以“一贯”而名之。 一贯煎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肝气郁滞之证[2],张山雷评之为:柳州此方,虽从固本丸集灵膏二方脱化而来,独加一味川楝子,以调肝木之横逆,能顺其调达之性,是为涵养肝阴无上之良药[3]。该方临床运用的核心是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着眼于证,即“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4]。”一贯煎全方以补、清、疏并用,寓疏于补,使得补而不腻,疏而不散,是为肝肾阴虚肝气郁滞之良方。全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照顾到“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特点,诚为滋阴疏肝之良方,针对肝肾阴伤、津枯液涸、血燥气滞变生的诸证均可以本方为基础,随证加减,常能收效。 现将青教授运用一贯煎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慢性胃炎 张某某,男,45岁。2012年12月9日来诊。胃胀嗳气胃脘嘈杂3年,前两日因喝、吃辣椒后症状加重,痛引胸胁口干,嘴唇有溃疡大便干,舌质红、少苔,脉细。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辨证为肝胃阴虚之证,治以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用一贯煎益胃汤加减:沙参9 g,麦冬9 g,当归9 g,生地黄30 g,枸杞子15 g,川楝子6 g,玉竹6 g,木香9 g(后下),藿香12 g,紫苏梗12 g,莲子12 g,炒扁豆12 g,炒山药12 g,炒薏苡仁12 g。服用7剂后胃部症状减轻,口腔溃疡消失,原方加炒白术12 g、厚朴9 g、陈皮9 g、炙甘草12 g。服14剂基本痊愈。 按:中医认为慢性胃炎的病因病机主要与饮食所伤,七情失和有关[5],此患者为胃病日久伤阴,脾运失司,及辛辣食物为湿热之邪,湿热熏蒸肝胆,导致肝郁化火肝火灼阴,导致肝阴受损,肝火更加偏亢,以致肝木乘脾,脾胃之阴受损更甚,故用一贯煎滋阴疏肝的同时用益胃汤滋养胃阴治病求本。
精性肝炎 陈某某,男,40岁。2012年10月21日来诊。右胁隐痛4月余,伴乏力,纳差,口苦口干,手足心晚上发热,患慢性肝炎2年余,平素喜饮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数。辨证为肝阴不足。治以养阴柔肝,清利湿热。方用一贯煎龙胆泻肝汤加减生地黄30 g,沙参9 g,当归9 g,枸杞15 g,麦冬9 g,川楝子6 g,龙胆草6 g,炒黄芩9 g,焦栀子9 g,泽泻12 g,木通6 g,柴胡6 g,车前子9 g,甘草24 g。并嘱患者禁,服用5剂后,右胁隐痛消失,口干口苦减轻,继服4剂手足心发热减轻,继服20剂,诸症悉除。 按:肝炎病位在肝,以肝经气郁为主要病机[6],此患者有长期饮史。《灵枢·论勇》[3]载:“者,水谷之精也,其气剽悍而有大毒。入则胃胀气逆,上逆于胸,内熏于肝胆,故令肝浮胆横。”长期饮致使肝经湿热湿热熏蒸肝胆,致使肝郁化火肝火灼阴,肝阴暗耗,从而使疾病虚实错杂,肝阴虚为病之本,肝经湿热为病之标,故用一贯煎龙胆泻肝汤标本同治
围绝经期综合征 朱某某,女,49岁。2012年12月16日来诊。烦躁,易怒,寐差,目眩手心热腰酸。肾功能化验:(-);月经量少,鲜红,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少,脉数。辨证为肝肾阴虚。治以养肝明目,滋养肾阴。方用一贯煎杞菊地黄丸加减:生地黄30 g,沙参9 g,当归9 g,枸杞15 g,麦冬9 g,川楝子6 g,菊花9 g,熟地黄24 g,山茱萸12 g,炒山药12 g,牡丹皮9 g,泽泻9 g,茯苓9 g,炒白芍9 g,柴胡3 g,炒白术12 g,炙甘草12 g,服用4剂,烦躁减轻,情绪稳定,继服20剂,腰困消失,情绪如常人。 按:此患者处于围绝经期。《内经》[7]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肝经阴血不足,肝阳上乘,故可见烦躁、易怒,寐差,月经量少等症状,乙癸同源肝血虚,进而波及肾阴,所以腰困,手心热。该疾病的主要证候为肝肾阴虚,故用一贯煎养肝阴同时疏肝解郁,杞菊地黄汤养肝明目,滋养肾阴,以肝肾同治。
高血压 某,男,40岁。2012年12月23日来诊。患者于2009年10月体检时发现高血压,BP:150/90 mmHg,由于服用降压药不规律,血压控制不甚理想。刻诊:血压为155/95 mmHg,平素情绪易激动,易怒,生气时头顶痛,平时经常熬夜,睡眠不规律,右胁隐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质红、苔白,脉弦。辨证为肝阳上亢。治以平肝潜阳疏肝解郁。方用一贯煎镇肝熄风汤加减:生地黄30 g,沙参9 g,当归9 g,枸杞15 g,麦冬9 g,川楝子6 g,怀牛膝30 g,代赭石15 g,生龙骨牡蛎各15 g,生龟甲15 g,白芍9 g,玄参12 g,天冬12 g,生麦芽6 g,茵陈蒿6 g,炙甘草12 g。服上方14剂血压正常,BP:130/80 mmHg,头不痛,情绪能够控制。继服上方30剂以巩固疗效。 按:头为诸阳之会,头顶属厥阴[8],头顶痛甚者,肝阳上亢可知。患者平素经常熬夜,致使肝血暗耗,肝阴虚不能制肝阳,故而引起肝阳上亢。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主疏泄,主藏血,肝血不足,肝的正常疏泄功能受到影响,故而引起情绪诸病症,肝阳不受承制,上承于头面。该病从本质上讲属于上实下虚肝火盛于上,肝血虚于下,故用一贯煎滋阴疏肝,补充缺损的肝阴,使肝的生理功能恢复,用镇肝熄风汤平肝潜阳,以泻实补虚
  肋间神经痛 郭某某,男,56岁。2012年12月16日来诊。3个月前不明原因发生右肋间间歇性疼痛,呈烧灼样痛,生气时,打喷嚏或咳嗽时都会加重疼痛,曾在当地社区医院诊治,社区医生诊断为带状疱疹,服药罔效,情绪急躁,易生气,纳减,小便偏黄,大便2-3日一行,舌质红、舌边偏红、苔微黄,脉弦。辨证为肝气郁结,治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方用一贯煎逍遥散加减:生地黄30 g,沙参9 g,当归9 g,枸杞15 g,麦冬9 g,川楝子6 g,茯苓12 g,炒白芍9 g,炒白术12 g,柴胡6 g,薄荷3 g,莲子12 g,炒扁豆12 g,炒山药12 g,炒薏苡仁12 g,炙甘草12 g。服7剂疼痛症状大减,继服14剂疼痛消失,纳增,继服1周以巩固疗效,1个月后因感冒咽痛来诊,未见原病复发。 按:患者平素情绪急躁,易生气,属肝火旺盛,肝火疏泄不畅,导致肝气郁结,肝阴暗耗,不能濡养经络。《内经》[7]云:“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诚如是也。肝木为病易传于脾,导致肝郁脾虚,该病的本质为肝木不能调达,肝体失于柔和而导致肝气郁结,肝络失养,故用一贯煎疏肝、解郁、止痛,逍遥散柔肝、养血、健脾。   结语分割线 青教授在治疗各类疾病时,不局限于疾病的本身,而是通过疾病的症状,辨明疾病的证候,在主方的基础上灵活组方用药,往往能够收到很好的疗效。 青教授认为,肝以血为本,肝病的本质为肝血不足,即肝阴受损,要使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必须要有充足的肝阴作为基础,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肝络失养,肝的疏泄功能必然受到影响。一贯煎养肝阴,补中有泻,使补而不滞。但凡见病人有肝肾阴虚,兼有情绪激动等肝郁方面的症状时即可大胆运用,往往能收奇效,万变不离其宗,一法主所有与肝生理功能受到影响的各种病证,此即魏之琇“一以贯之”的精髓所在。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