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幸侍诊于中日友好医院、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任医师冯世教授,受益良多,现就个人临床治验一则总结如下,以答谢恩师教诲,敬请同道指正。

      阿某,男,蒙古族,56岁。2014年1月5日初诊。       患者主诉头晕10年,加重5日。患者10年来头晕心悸时作,如坐舟车,恶心呕吐,头身颤动,时欲仆倒,四肢关节疼痛,右肩尤甚,身倦乏力。平素头晕心悸发作时,以复方降压片、盐酸普萘洛尔片控制,初服1~2片即可缓解,后逐渐加量方可缓解,近年来每有发作,甚则一次口服上药各约50片,方觉身适,亦无其他副作用。平素嗜(26年饮史),近2年来,每日饮约3斤余,后饮食不多。近5日来,水、入口即吐,经西医输液三日未效。       观其患者,眠差,口干口苦,纳差,水、入口即吐,头晕,头身颤动,胸闷,心悸心烦,面色灰滞,汗出不多,便溏如水,日行十余次,夜尿1次,四肢关节疼痛,右肩尤甚,身倦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缓。       辨六证为三阳合病太阴,辨方证为小柴胡五苓散葛根干姜汤方证。       处方:柴胡12克,黄芩10克,清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6克,桂枝12克, 苍术12克, 茯苓12克,猪苓10克, 泽泻15克, 葛根15克,干姜6克, 生姜15克, 大枣4枚。       水煎服,先予少量频服,待恶心呕吐止后,按常法服用,停服其它药物。       二诊(2014年1月9日):患者自述因于病苦难忍,首服煎好后未遵医嘱少量频服,而是一碗顿服,而半小时后即觉神清气爽,恶心呕吐未作;服药1剂便溏止,恶心呕吐已。头身颤动已,口干口苦轻,头晕轻,身倦乏力显减,纳食正常,大便如常,胸闷、心悸减,四肢关节疼痛减,仍右肩痛甚、心烦眠差,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首诊取效,遂守方以进,予前方加生龙牡各15克,7剂水煎服。上方服用14剂,言嗅到精气味则恶心,已不思饮,除右肩尚痛外,已无不适。嘱饮食起居调节,停药观察。       按 《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该患口苦头晕恶心,纳差,胸闷心烦,符合少阳病提纲及小柴胡汤方证,故辨证为半表半里阳证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第74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患者口干,水、入口即吐,身痛心烦,失眠,泻下如水,当为太阳阳明太阴合病水逆证,故以五苓散主之。       据此处以小柴胡汤五苓散加味,效果较为满意。       胡希恕先生提出的“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对经方诊治疾病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该患病症复杂,症状较多,涉及多系统病变,输液三日,收效甚微,经方治病,不论症状多么复杂,只要根据症状反应,辨清六经,再辨明方证,即可取效。因临近春节,患者自觉病情甚重,几无好转可能,如能稍止呕恶,得以少进饮食,即觉满足,别无他求。不期呕恶随手而止,进而诸症得已,实出所望之外。这就是经方的疗效!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