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伤风


  仲景《伤寒论》谓:有汗,恶风,脉浮数,为伤风。外有六经之形症。太阳症,头项痛腰脊强,以桂枝汤治之。后若传经,当究仲景、节庵治法治之。其余不过感冒耳,四时皆有之,以后法按治。

  九味羌活汤

  治四时伤寒伤风头痛,遍身尽痛,腰脊强发热昼夜不散,不思饮食。

  羌活  防风  川芎  白芷  细辛  柴胡  黄芩  生地  甘草  苍术

  姜三片,枣一枚,水煎热服。如恶心,减黄芩。如有汗,加白术,减苍术。如口渴,加知母石膏。如一二帖不解,或天寒时月,加麻黄。如鼻塞,加紫苏葱白

  夫此方,予每用加柴胡,乃总治伤风各经之活套也。今人只知其治四时伤寒如神,不知加柴胡总治各经之妙。盖羌活太阳肢节疼,大无不通,小无不入,乃拨乱反正之主也。防风治一身尽痛,听君将命令而行,随所引而至。柴胡少阳头痛在两头角,及寒热胁痛耳聋白芷阳明头痛在额。苍术雄壮,能除足太阴湿气,使邪不得传脾。生地黄手少阴心热在内。黄芩手太阴肺热在胸。细辛足少阴肾经头痛不已。川芎足厥阴头痛在脑。此方乃易老所制,凡见表证,悉宜服之。不犯三阳禁忌,实解利之神药也。然以一药而类治各经之证,苟用其方而不知其所以立方之意,则未免有执一之弊。故述各药主治本旨,使学者详各经之症孰重,以本经之药为君,迭为宾主,则所治无不响应。

  和解散

  治伤风鼻塞咳嗽胸胁吊痛,发热,口渴。

  紫苏  杏仁  陈皮  半夏  前胡  薄荷  葛根  甘草(炙)  桔梗  桑白皮

  姜三片,葱白三根,枣子一枚。风邪重,加防风

  桂枝汤

  治太阳项痛腰脊强自汗

  桂枝  赤芍  甘草(炙)

  姜三片,枣二枚,煎服,取微汗。

  此冬月即病宜服,春分后忌之。小便数及饮人皆不宜服。饮人不喜甘,恐中满而呕也。

  参苏饮

  治伤风鼻塞发热恶心,有痰,胸膈不利

  橘红  枳壳  桔梗  粉草(炙。各一钱)  木香(一分)  苏叶  半夏  干葛  前胡  人参  茯苓(各八分)

  姜三片,枣一枚。咳嗽甚者,去人参木香;热盛喉疼,除半夏,加天花粉芩。

  热伤风咳嗽,喉疼,面热,此素有痰火郁热在内,热极生风。或为风寒所束,不得发越。此热为本,寒为标,治宜清热散寒。经云:火郁则发之。又曰:风寒外束者可发。

  二陈汤桔梗天花粉玄参薄荷芩、前胡。嗽不转,加瓜蒌仁。夜嗽多,加知母。喉疼,减半夏。痰盛,加贝母枳壳。肺热气壅,轻则加桑白皮地骨皮,重则加石膏

  肺气虚发热咳嗽,服前发散药,其嗽愈甚,或被发散太过,当用收敛之剂补之。日间嗽多,吐白痰沫,或恶心者,为气虚六君子汤五味子薏苡仁、款冬。夜嗽多,口渴,痰不易出,发热,为血虚四物汤知母五味子马兜铃麦门冬瓜蒌仁

  肺气实,或素有痰,为风寒所闭,鼻塞咳嗽,气壅,不得倒头而卧。

  三拗汤

  麻黄(连根节)  甘草(生用)  杏仁(不去皮、尖)

  姜三片,枣二枚,煎服,取清痰乃止。

  火盛者,泻白散石膏枳壳天花粉前胡。效迟,加玄明粉一钱调下,立应。


上一篇:明风篇 下一篇:中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