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血
(咳嗽有声,而痰内有血者是也。或咳出纯是血痰)
丹溪云:乃火升痰盛。身热多是血虚,四物汤加减用。丹溪云:痰带血丝出,童便、竹沥止之。经血逆行,或血腥,吐血、唾血,韭汁服,立效。咯血用姜汁、童便、青黛,入血药中,加四物汤、牛膝膏、地黄膏之类。
又方
脉大发热,喉中痛者,是气虚。用参、芪蜜炙,黄柏、荆芥、地黄、当归、韭汁、童便、姜汁,磨郁金饮之,其血自消。(此补兼解郁也。)
《统旨》云:嗽出痰内有血者名咳血。又云:嗽血其因有二:热壅于肺者易治,不过凉之而已;久嗽损于肺者难治,此已成劳也。热嗽有血,宜金沸草散加阿胶。痰盛加瓜蒌仁、贝母。劳嗽有血,宜补肺汤加阿胶、白及。嗽血而气急者,加杏仁。痰中带血丝者,此是阴虚火动,劳伤肺脏,宜滋阴保肺汤。
又方
香附(童便浸) 北杏仁(童便浸,去皮、尖,炒) 山栀仁(炒) 青黛 海粉 瓜蒌仁 诃子 马兜铃
此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剂也。与前方相兼服,治阴虚火动咳血等症,甚效。
怀地黄 牡丹皮 黄柏(童便浸,晒干) 知母(童便浸,晒干) 枸杞子 五味子 麦门冬 牛膝 白茯苓
丹溪鹿黄丸
枇杷叶 款冬花 北紫菀 杏仁(去皮、尖) 木通 鹿茸(炙) 桑白皮(各一两) 大黄(五钱) 为末,炼蜜为丸,临睡含化。
黄药子 白药子(各一两) 赤芍药(七钱五分) 玄胡索 知母(各五钱) 郁金(二钱半) 当归(五钱) 山药 乳香 没药 血竭(各二钱)
为末,每服二钱,茶汤下。
(《纲目》云:肺热,此方极有效。《本草》云:白药子、黄药子治肺热大有功。一方红花、当归煎汤调下。)
海藏甘桔加阿胶紫菀汤
罗太无大阿胶丸
阿胶(微炒) 卷柏 生地 熟地 大蓟 山药 鸡苏叶 五味子(各一两) 柏子仁(另研) 麦门冬 茯苓 百部 远志 人参 防风(各五钱)
治肺痿痰嗽,痰中有红线,盗汗发热,过则冷,饮食减少。(方在咳嗽门。)
(陈日华云:有一女子及笄,病症甚危,百药不效,偶得此,只一料除根。)
治嗽咯血成劳,眼痛,四肢困倦,脚膝无力。
麦门冬 熟地黄 黄芪 桔梗(各五钱) 白芍药 五味子(各二分) 人参(二钱) 甘草(一分)
每服五钱,水煎服,一日三服。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冲潮热,盗汗,减食,咳嗽脓血。
人参(一两) 秦艽 茯苓(各二两) 知母(二钱五分) 桔梗(一两) 桑白皮(一两五钱) 紫菀 柴胡(各二两五钱) 半夏(洗,一两五钱) 黄芪(三两五钱) 鳖甲(去裙,酥炙,二两)
每服五钱,水煎服。
蛤蚧(一对,全者,河水浸五宿,逐日换水,洗去腥气,酥炙黄色) 杏仁(去皮、尖,炒,五两) 甘草(炙,三两) 人参 茯苓 贝母 知母(各三两) 桑白皮(二两)
为细末,每日如茶点服,神效。
海藏云:蛤蚧补肺劳虚嗽,治久嗽不愈。肺间积虚热,久则成疮,故嗽出脓血,晓夕不止,喉中气塞,胸膈噎痛,用蛤蚧、阿胶、生犀角、鹿角胶、羚羊角,各一两。除胶外,皆为屑,次入胶,分四服,每服用河水三升,于银石器内,慢火煮至半升,去渣,临卧微温细细呷之。其渣候服尽,再捶,都作一服,以水三升,煎至半升,如前服。病人久虚不喜水,当减水。(蛤蚧系补中有通,久嗽不愈者宜之。)
麦门冬 桑白皮 生地黄(各一两) 紫菀 竹茹 半夏(洗) 桔梗(炒) 麻黄(去根、节。各七钱五分) 五味子 甘草(各五钱)
为粗末,每服五七钱,加枣三枚,去核,姜三片,水煎服。
罗太无续断散
治骨蒸劳热,传尸瘦病。潮热烦躁,喘嗽气急,身疼盗汗。兼治咳嗽吐脓血。
续断 紫菀 桔梗 竹茹 五味子(各三钱) 生地 桑白皮(各五两) 甘草(炙,二两) 赤小豆(半斤)
每服五七钱,入小麦五十粒,水煎,日三服。
海藏紫菀汤
神传膏
用剪草一斤,婺、台州皆有,惟婺州者可用,状如茜草,又如细辛。每用一斤,净洗为末,加入生蜜一斤,和为膏,以器盛之,不得犯铁,九蒸九晒,日一蒸曝。病人五更起,面东坐,不得语,用匙挑药如粥调,每服四匙,良久用稀粟米粥压之。药冷服,粥饮亦不可太热,或吐或下皆不妨。如久病肺损咯血,只一服愈。寻常咳嗽血妄行,每服一匙可也,神验。
治肺经呕咳诸血,及痰中有血 初生用萝卜汁半盏,入盐少许,服之立效。如无生萝卜,用萝卜子一钱,紫苏叶一钱同煎服。次用鸡苏散加阿胶治之。(《本草》云:萝卜大下气,气下则血亦下也。)
上锉细,入糯米四两,焙干,同捣为末,每日一二钱,米饮调下。
扁豆 生姜(各五钱) 枇杷叶(去毛) 半夏 人参 白术(各一分) 白茅根(三分)
上水三升,煎一升,去渣,加槟榔末一钱,和匀,分作四服,不拘时候。
上五味,先以猪膏煎杏仁,色黄出之,以纸拭令净,捣如膏,和姜汁、蜜糖等合煎,令可丸。每服杏仁一枚,日夜服六七次,渐次增加。
人参 麦门冬(各一钱二分) 五味子(十五粒) 款冬花 紫菀 桑白皮(炒。各一钱) 当归(一钱五分) 芍药 知母 贝母 茯苓 橘红(各八分) 甘草(五分)
水煎服。
五味子(十五粒) 茯苓(一钱) 桑白皮(一钱二分) 陈皮(一钱) 知母(一钱) 马兜铃(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麦门冬(一钱二分) 粉草(五分)
水煎服。
黄柏(盐水炒) 知母 天门冬(各一钱二分) 当归(一钱五分) 芍药 生地 橘红 紫菀 桑白皮(炒。各八分) 大粉草(五分) 阿胶(一钱二分,蛤粉炒) 五味子(十五粒)
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