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附:狐惑)
《灵枢》
《上膈》:虫为下膈。(其详备载膈证门。)
虫瘕蛟蛔 《厥病》:肠中有虫瘕及蛟蛔,皆不可取以小针,心肠痛憹,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腹热,喜渴,涎出者,是蛟蛔也。以手聚按而坚持之,无令得移,以大针刺之,久持之,虫不动,乃出针也。
《金匮》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蛔厥者,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此皆伤寒余毒所结,湿热生虫也。)
《病源》
九虫者,一曰伏虫,长四分。二曰蛔虫,长一尺。三曰白虫,长一寸。四曰肉虫,状如烂杏。五曰肺虫,状如蚕。六曰胃虫,状如蛤蟆。七曰弱虫,状如瓜瓣。八曰赤虫,状如生肉。九曰蛲虫,至细微,形如菜虫。伏虫,群虫之主也。蛔虫贯心则杀人。白虫相生,子孙转大,长至四五尺,亦能杀人。肉虫令人烦满。肺虫令人咳嗽。胃虫令人呕逆吐,喜哕。弱虫又名膈虫,令人多唾。赤虫令人肠鸣。蛲虫居胴肠,多则为痔,极则为癞。因人疮处,以生诸痈疽、癣痿、病疥、龋虫,无所不为,人亦不必尽有,有亦不必尽多,或偏无者。此诸虫依肠胃之间,若腑脏气实,则不为害。若虚则能侵蚀,随其虫之动而能变成诸患也。凡蛊毒有数种,皆是变感之气,人有故造作之,多取虫蛇之类,以器皿盛贮,任其自相啖击,惟有一物独在者,即为之蛊,便能变感随逐酒食,为人患祸,患祸于他,则蛊主吉利,所以不羁之徒,畜事之。
齿慝 是虫食齿至龈,脓烂汁臭,如屯之收,故谓之慝齿。
虫方
甘草粉蜜汤(《金匮》)
上以水三升,煮甘草取二升,去滓,纳粉、蜜搅令和,煎如薄粥。温服一升,瘥即止。
乌梅(三百个) 黄连(一斤) 黄柏(六两) 干姜(十两) 附子(六枚,泡) 蜀椒(四两,熬,去汗) 桂枝(六两) 细辛(六两) 人参(六两) 当归(四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用石榴根捣取汁,平旦服,亦可水煎。
疗虫蚀下部(《千金》)
疗伤寒慝病(《千金》)
取生鸡子,小头叩出白,入漆一合,熟和搅令极调,当沫出,更纳着壳中,仰吞之,食顷或半日,乃吐,下虫剧者再服,虫尽热除,病愈。
治一切虫积。
黑牵牛(取头末) 槟榔(各八两) 雷丸(醋炙) 南木香(各二两,为末) 茵陈(二两) 大皂角 苦楝皮(各一两) 上煎浓汁,水为丸,绿豆大。大人每服四钱。小儿三钱,或二钱,或一钱半,量人虚实。用砂糖水吞下,待追去恶毒虫积二三次,方以粥补之。(按:浓煎汁,水为丸,原本如此,必有误字,竟将水泛丸可也。)
追虫取积。
上为末,面糊丸弹子大。如欲服药宜戒午饭,晡时预食油煎鸡卵饼一二个,待上床时,白滚汤化下一丸,至五更,取下异虫为效。
疗寸白虫
又方
榧子(四十九粒,去皮)
以月上旬平旦,空心服七枚,日服尽,虫消成水,永瘥。又云:食实七枚,七日满,虫化为水。
疗湿慝虫(《千金翼》)
此症多是热病后,或久下不止,或有客热结在腹中,或遇暑湿凉气者,多生此病。病亦有燥慝不甚,泄痢而下部疮痒,不问燥湿,久则杀人。为病诊齿无色,舌上尽白,甚者满口有疮,四肢沉重,喜眠,如此者,为虫下食其肛,肛烂,尽见五脏,即死矣。
上四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为三服,日三。
疗蛔虫
病由劳热伤心,有虫名蛔,虫长一尺,贯心则死。
雷丸(熬) 橘皮 桃仁(各五分) 狼牙(六分) 贯众(三枚) 芜荑 青葙子 干漆(熬,各四分) 乱发(如鸡子,烧) 僵蚕(二十枚,熬)
疗百虫方(《外台》)
上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欲服时,先嚼鹿脯咽汁,即进之。每月一二三日,吃药必瘥,以虫头向上。月三五以后不效,以虫头向下也。服药前一日,莫食。其虫吃药之后,或利出,或内消,皆瘥。忌食生脍、白酒、诸冷物,一月余。
鹤虱散(《外台》)
胡粉丸(《外台》)
上二味,先以猪肉脯一斤,空腹啖,咽汁勿咽肉,后取胡粉和胡麻搜作丸,以少清酒使成。顿服尽。十岁以上增减。忌生冷、猪血、鱼、鸡、蒜、醋等七日。若是蛔虫,吐水者是也。
甘草泻心汤(《金匮》)
治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此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甘草(四两) 黄芩 人参 干姜(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苦参汤(《金匮》)
苦参(一升) 水(一斗)
煎取七升,去渣。熏洗,日三。
雄黄(《金匮》)
雄黄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此汤主之。
疗心痛欲死(《外台》)
治虫咬心痛,欲验之,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发有休止。
上共为末。每服三钱,调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