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学中 并无此病名。中医根据其主要的临 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腰背痛”、“腰 痛”、“痹证”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气血、经络与脏 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着 密切的关系。腰为肾之府,故本病 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施杞教授指出,其发病机制多 虚实相兼,风寒湿热及闪挫劳损为 外因,肝肾亏虚为内因。内外因素 综合影响,致腰部经脉气血阻滞、 筋脉失养而致腰痛。
该病按病程发展可以分为初 期、中期、晚期,提倡分三期论治。 初期以疼痛、麻木为主;中期疼痛、 麻木缓解未尽;后期疼痛缓解,仍 感局部酸胀不适,病情多虚实夹 杂。
一、初期
1.血瘀型。症见腰腿疼痛如针 刺,疼痛麻木有明确的定位,白天 较轻,夜晚加重;腰部板硬,下肢牵 掣,腰部活动受限;舌质紫黯或有 瘀斑,脉多弦紧。治法:行气活血, 疏通经络。
处方:黄芪、白芍各15克,川 芎、羌活、秦艽、制香附、川牛膝各 12克,当归、生地、柴胡、乳香各9 克,地龙、炙甘草各6克。
加减:疼痛明显者,加青风藤、 络石藤、鸡血藤各10克;以麻木为 主者,加全蝎6克,土鳖虫8克。
2.湿热型。腰部疼痛、作胀,下 肢无力,疼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 雨天加重,口渴,小便色黄、量少而 频,舌质偏红,舌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疏经通络。
处方:黄芪15克,柴胡、当归、 .苍术、知母、黄芩、秦艽、露蜂房各 9克,苦参、炙甘草各6克,党参、 防风、大枣、薏苡仁各12克,羌活、 茵陈、牛膝各10克。
二、中期
中期多见气虚血瘀证。症见腰 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 木不仁,舌质淡黯,苔薄白腻,脉沉 细。治法:益气化瘀,祛湿通痹。
处方:炙黄芪15克,当归、柴 胡各9克,党参、白芍、川芎、熟地、 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桂枝、茯 苓、杜仲、川牛膝各10克,炙甘草 6克。
加减:以疼痛为主者,加青风 藤、络石藤、鸡血藤各10克;以麻 木为主者,加全蝎6克,土鳖虫8 克。
三、晚期
1.肝肾亏虚型。症见腰部酸 痛,腿膝乏力,劳累后明显,平躺休 息后则减轻。偏阳虚者,面色苍白, 手足不温,精神疲惫,腰腿发凉,或 有阳痿、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 淡,脉细。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 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 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 苔,脉弦细数。治法:补益肝肾为 主。偏阳虚者,宜温补肝肾,充养精 髓;偏阴虚者,宜滋阴补肾,柔肝益 精。
偏阳虚者,处方:炙黄芪、党 参、白芍、川芎、熟地、山茱萸、枸杞 子、菟丝子、杜仲各12克,当归、柴 胡、鹿角片各9克,山药18克,熟 附片(先煎)7克,肉桂6克。
偏阴虚者,处方:炙黄芪、党 参、白芍、川芎、熟地、山茱萸、枸杞 子、川牛膝、鹿角片、菟丝子各10 克,当归、柴胡、炙龟甲(先煎)各10 克,山药18克。
2.气血不足型。症见腰腿酸软 无力,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面 色萎黄,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食欲 不振,睡眠不佳,舌质淡,苔薄白 脉沉细无力。治法:益气和营,活血 通痹。
处方:党参15克,白术、茯苓、 黄芪各12克,甘草6克,陈皮、当 归、白芍、熟地、五味子、远志各10 克,桂心3克。
3.寒湿痹阻型。症见腰腿冷 痛,遇寒筋脉痉挛则腰腿酸楚,下 肢发凉,腰部沉重,转侧不利,受寒 及阴雨天加重,舌质淡,舌苔薄白 或腻,脉沉紧或濡缓。治法:温经散 寒,祛湿通络。
处方:黄芪、熟地各15克,党 参、白芍、川芎各12克,当归、柴 胡、鹿角片、白芥子、牛蒡子各 克,肉桂、砂仁各3克,炮姜、麻黄 炙甘草、白僵蚕各6克。
以上处方用法:水煎分3次 服,每日1剂。 粱 杏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