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棍儿……这可是很多人的挚爱,但有时候吃着吃着肚子就不舒服了,腹泻那个难受呀!腹泻甚是伤心啊,尤其是久泻不止的,更是烦,怎么办?国医大师朱良春三招制宜!   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往往病程迁延缠绵,反复发作。我治疗久泻,恒遵《内经》“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治病必求于本”之旨,“有”、“无”,是指邪气之“有”或“无”而言。无邪者求之脾肾,有邪者即须兼顾其邪。而“治病必求于本”之“本”,非泛指阴精阳气,而是察其起病之因,即张介宾所谓之“病本”也。   一、脾肾为本,重在益火补土   泄泻论治,一般以暴泻久泻为纲。暴泻责之湿盛,久泻咎于脾虚,因此久泻多从脾论治。盖“脾虚则健运无权,湿浊内生,泄泻以成”。久之则脾病及肾,命火式微。釜底无薪,火不暖土,脾肾同病,恒以久泻不止,水谷不化,肠鸣腹胀,腹部隐痛,甚则五更泄泻,舌淡苔薄,脉象沉细作为辨证的依据。“脾旺不受邪”,“脾肾为本,重在益火补土”,   故治疗上多健脾运中为主,佐以温肾益火。用药党参白术茯苓山药量宜加大,旨在脾旺方能磨谷。泻久体虚配用芪、升、柴益气升清,鼓舞脾气。泻下滑脱不固,酌加诃子肉、石榴皮收敛止泻。   至于益火之品肉桂附子用量宜小,因久泻不仅伤阳,亦且伤阴。且体弱多有不耐、附刚愎之剂者,须从督脉着眼,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督脉之气,是敷布命火的动力,通补督脉则阳回,常用仙灵脾鹿角霜菟丝子补骨脂赤石脂温肾壮督之品,以振奋肾阳,温壮督脉,往往获验。   二、虚实夹杂,贵在补泻并施   慢性泄泻,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辨证往往既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滞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的征象,所以在治疗上,既要补脾敛阴,又需清化湿热,才能取得效果,余之仙桔汤即据此而设,主治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   适用于久泄便溏,夹有黏冻,纳呆肠鸣腹胀乏力,苔腻舌尖红,脉象细濡等症,包括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急性发作者。方剂组成:仙鹤草30g,桔梗6g,乌梅6g,白槿花10g,炒白术10g,广木香6g,白芍10g,白头翁10g,炒槟榔2g,甘草5g。   其中仙鹤草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强壮之功。《滇南本草》载“治赤白痢”。个人体会本品不仅可治痢,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而对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最为有益,可谓一药数效。桔梗《别录》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治“下痢腹痛”。久泻用其排脓治痢,凡大便溏泻夹有黏冻者,用桔梗甚效。白术木香健脾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善治泄泻而兼腹痛者,腹痛甚者可加重白芍甘草之用量,白芍用至15~30g。白槿花甘、平,清热利湿凉血,对下焦湿热能迅速改善症状。槟榔本是散结破滞,下滞杀虫之药,小量则善于行气消胀,对泄泻腹胀较甚者,芩、连宜少用、暂用。因苦寒之味,过则伤脾,损阳耗阴,久泻脾虚尤需注意。白头翁白槿花,可增强清泄湿热之效,而无弊端。   脾虚湿热久泻,处理不当,往往顾此失彼。甘味健脾之品,过则助湿生热;苦寒燥湿之属,重则伤阳损阴。仙桔汤补泻并施,有健脾敛阴,清泄湿热之功,对虚实夹杂之症,既不壅塞恋邪,亦无攻伐伤正之弊。本方桔梗槟榔,升清降浊;槟榔乌梅炭,通塞互用;木香白芍,气营兼调。方中无参、芪之峻补,无芩、连之苦降,无硝、黄之猛,盖肠道屈曲盘旋,久痢虚邪伏,湿热逗留,一时不易廓清,进补则碍邪,攻下则损正,故宜消补兼行,寓通于补,始于病机吻合。
三、从证求因,端在详察明辨   治疗久泻,须顾及病者的体质,平日的嗜好,旧有的宿疾及饮食、居住、药敏等情况,结合久泻的性质和轻重而论治,强调因人制宜,审证探因。素体丰腴者,多见气弱湿滞,须注意气化的流畅;形质瘦削者,常伴阴液暗耗,当顾及气阴的生化。   凡久泻者,不可概以脾肾虚寒论治,临证中,非因虚致泻的因素,屡见不鲜,如情志不遂,肝木乘土的泄泻水土不服肠胃功能紊乱的泄泻;食物(药物)异体蛋白过敏的泄泻等,全在详察明辨,不可忽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