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叔说  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生活

理中丸(汤),很多人并不陌生,仲景时期,无论是《伤寒论》还是《金匮要略》中均有提及,只是在《金匮要略》中称为人参汤

伤寒论》中的理中丸  

理中丸,最开始出现在《伤寒论》中,顾名思义,“理中丸理中焦也”。此方的组成为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各三两。

之所以理中焦是因为实寒邪中焦,就像是一个带着武器的冷物件横在了您的胃中,这样的结果就是胃中的阳气受损,同时吃进去的东西顿时被冻住,不能被消化,胃也动不了了,导致的结果肯定不是吐就是泻。

此时的治疗应该是先将伤害的阳气补回来,所以使用温助中焦阳气干姜

另外,气与津液伴行,吐泻伤津液的同时也会伤到气,使用人参甘草补益津液中焦之气。

此时只是补了被伤害的东西,并没有驱除这个外来的物件,所以要用生白术,将这个寒冷的家伙运利出体内。

   金匮要略》中的人参汤  

金匮要略》中人参汤治疗的是上焦中焦并病中焦阳气不足就像一个块积在胃中,胃的交通堵塞了,故阳气不能通行,阳气不能下降则会上冲,上冲的阳气郁积在胸部经络中,会使人胸部有冲撞或疼痛之感。

那么,此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将郁积在胃中的块温化,这样阳气得以通行,就不会再上冲了。人参汤就是在温通这个郁积在胃中的块。

讲来讲去,理中汤在仲景时期的作用都是在温运脾冷的东西。只不过这个冷的东西有可能是外来的,也有可能是内生的而已。

   中成药“理中丸  

现代将理中丸(汤)治成了中成药,依据其说明书,其主要药物为: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术

功用为: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为:脾胃虚寒呕吐泄泻胸满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阳虚失血,小儿慢惊等。用于治疗虚寒性胃脘痛、虚寒性泄泻(急慢性胃肠炎)、吐血便血肌衄(过敏性紫癜)、鼻衄血崩、贫血,小儿慢惊风黄疸、慢性肝炎、胆道蛔虫病、术后胆汁过多、肾下垂、慢性肾炎、慢性盆腔炎等。

  如何使用理中丸? 

了解了理中丸(汤)的来源与组成之后发现,此说明书所说的主治,似乎已经超出了仲景时期运用此方的本意。但理中丸所治疗的疾病无论外来的还是内生的,病机应该为中焦阳气不足。

  外来寒邪导致的阳气不足

外来寒邪导致的阳气不足表现为腹满呕吐泄泻,治疗的目的是驱除外来的寒邪;此时的舌苔是水滑苔,一定不可以是黄苔;脉应该为弦脉

  内伤导致的中焦虚寒

内伤病应该为中焦阳气不足、阳气郁滞于局部,导致畏寒、四肢冷、食欲不振、大便难等;但是,由于阳气郁滞在中焦也可能出现喜食冷饮,而中焦阳气又不足,所以吃了冷饮之后又会导致大便稀溏。

至于说明书中所说的吐血便血等出血性疾病,由于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出现症状之后还是建议患者去医院就诊,而不是擅自服用理中丸等中成药治疗。

说到此,大家是否清晰:理中丸所治疗疾病不能离开中焦阳气不足这个病机,脱离此病机就不可以使用此药。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