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咳嗽方论第十一
夫肺为四脏之华盖,内统诸经之气,外司腠理皮毛,若外邪入于肺中,故令咳嗽。当以脉息辨之,浮而弦者起于风,濡而弱者起于湿,洪而数者起于热,迟而涩者起于寒。风者散之,湿者燥之,热者凉之,寒者温之,虚者补之。
愚按:丹溪云:春是木气上升,夏是火气炎上,秋是湿热伤肺,冬是风寒外来。当发散、行痰、开腠理,用二陈汤加麻黄、桔梗、杏仁。痰饮,随症加药。劳嗽,宜四物加竹沥、姜汁。干咳嗽,难治。此症乃痰郁火邪也,用苦梗开之。夏用补阴降火,不已则成劳。上半日多嗽者,胃火也,用贝母、石膏。午后嗽者,火气浮于肺也,用五味子、五倍子。五更嗽者,饮食之火流于肺也,以贝母、软石膏。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挟瘀血气滞而病,宜养血疏肝清痰,用四物加桃仁、诃子、青皮、竹沥之类。嗽而胁下痛,宜疏肝气以青皮。挟痰实者,白芥子之类。血碍气作嗽者,桃仁、大黄,姜汁丸服。治嗽多用生姜,以其辛散故也。痰因火动,逆上作嗽者,先治火,次治痰,以知母止嗽清肺,滋阴降火。夜嗽用清阴分之剂。若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去病根,此乃收敛药也。窃谓前症,午前嗽属胃火盛,用竹叶石膏汤;胃气虚,用补中益气加炒山栀。午后嗽,属阴血虚,用四物、黄柏、知母(二味酒拌炒黑);肾水虚,用六味地黄丸。黄昏嗽,用四物、五味、麦门,并前丸。五更嗽,用六君子。不得眠及两胁下痛,用六味地黄、补中益气。若因气虚,腠理不密,六淫所侵,当祛外邪而实脾土。若因心火太过,当伐肝木而滋肺金。若因肺金气虚,当补脾土而生肺气。若因肾水亏损,虚火炎上,当补肺肾以滋化源。大抵风邪胃火,此实热为患,易治。惟肺肾亏损,此真脏为患,最难调治。
附治验
一妇人素勤苦,冬初咳嗽发热,吐血盗汗,遍身作痛,或寒热往来,用化痰降火之药,口噤筋挛,此血本虚而药复损之耳。余用八味丸为主,佐以补中益气、麦门、五味、山药,年余而愈。
一妇人咳嗽发热,呕吐痰涎,日夜约五六碗,喘咳胸痞,燥渴不食,崩血如涌,此脾土虚寒,用八味丸及附子理中汤而愈。(全见《女科撮要》)
一妇人不得于姑,患嗽,胸膈不利,饮食无味。此脾肺俱伤,痰郁于中也。先用归脾汤加山栀、抚芎、贝母、桔梗,诸症渐愈;后以六君加芎、归、桔梗,间服全愈。
一妇人咳嗽,早间吐痰甚多,夜间喘急不寐。余谓早间多痰,乃脾虚饮食所化;夜间喘急,乃肺虚阴火上冲。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而愈。
一妇人患咳嗽,胁痛发热,日晡益甚。余曰:此肝脾虚热而伤肺也。用加味逍遥散加熟地治之而愈。后因怒气劳役,前症仍作,兼太阳痛,或寒热往来,或咳嗽遗尿,此肺气虚而尿脬失制也,仍用前散及地黄丸而瘥。
一妇人久咳嗽,面色萎黄,或时白,肢体倦怠,饮食少思,稍多则泻。此脾土虚而不能生肺金,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六君子汤为主,间佐以八珍汤,三月余渐愈。后感寒邪喘嗽,胸腹作胀,饮食不入,四肢逆冷。此中气尚虚,不能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之所致也,遂用六君加生姜、桔梗而愈。
附方
半夏 南星(去皮尖) 白矾 皂角 干姜(各四两) 先将白矾等三味,用水五碗,煎取水三碗,却入半夏二味,浸二日再煮,至半夏、南星无白点为度,晒干。
陈皮 青皮 紫苏子(炒) 萝卜子(炒,另研) 杏仁(去皮尖,炒,研) 葛根 神曲(炒) 麦(炒) 山楂子 香附子
茯苓 人参 白术(炒,各三两) 枳实(炒,一两) 橘皮(二两半) 生姜(四两)
上用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柴胡 半夏 黄芩(炒,各一钱) 甘草(炒) 干姜(炮,各五分) 五味子(炒,杵,三分)
上水煎服。
黄连解毒汤 治一切实火喘咳,脉洪大,或狂言烦躁,口干饮冷,喘急郑声,目睛赤痛。
上水煎服。
栀子仁 赤芍药 大青 知母(各一钱) 升麻 黄芩 石膏 甘草 杏仁(各二钱) 柴胡(二钱半) 豆豉(百粒)
上水煎服。
麦门冬(去心) 桑白皮(炒) 生地黄(各一钱) 半夏 紫菀 桔梗 淡竹叶 麻黄(各十分) 五味子(杵) 甘草(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二陈汤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竹叶石膏汤方见十三卷第十论)
六君子汤三方见二十四卷第六论)
六味丸
八味丸二方见二十四卷第十一论)
附子理中汤方见二十卷第八论)
八珍汤三方见十卷第四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