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便毒、疳疮、杨梅疮


  夫便毒生于小腹下两腿合缝之间,其毒初发,寒热交作,腿间肿起疼痛是也。夫肾为作强之官,所藏者,精与智也。男女大欲不能直遂其志,故败精抟血,留聚经隧,乃结为便毒矣。盖腿与小腹合缝之间,精气所出之道路也。或触景而动心,或梦寐而不泄,既不得偶合阴阳,又不能忘情息念,故精与血交滞而成肿结也。初起切不可用寒凉之药,恐气血愈滞,不得宣通,反成大患。惟当开郁散气,清利热毒,使精血宣畅,则自然愈矣。

  生生子曰:按:前论盖思想无穷,所愿不遂者设也。此固一说,而意犹未完。果如此论,当僧尼、孀妇、宫人、旷夫,多有此患。然予目击商贾中,野合不洁淫妓,便构此疾。或疳疮,或杨梅者,亦由欲火内炽,一旦交合不洁,为淫火冲动,肤腠开通,是以受毒。初发之时,慎不宜以败毒之药泻之。何也?毒邪非虚不入,若复虚胃气,则毒邪下陷,治之非弥年累月不愈也。捷法只宜发汗,其次利小便。肤腠所感之邪,汗易散也。阴茎、腿缝,皆肝经络,肝肾主下焦,又肝主小便,使毒邪从小便中出,所治皆顺也。故治之不旬日便可奏功。若曾已发汗利小便,体厚邪固而不得宣通者,乃以破毒活血调气之剂攻之。俟毒气宣通,随以补剂托之,亦不失先后着也。此予历试良验,特附于斯。

  便毒之剂

  退毒散

  治便毒肿结。

  穿山甲(蘸,炙焦,五钱)  木猪腰子微炙,三钱)

  为末,每服二钱,食前老调下。次以煮肥皂研膏敷之,妙。(木猪腰子即木猪苓。)

  双解散

  治便毒,内蕴热气,外挟寒邪精血交滞,肿结疼痛。

  桂皮  川大黄  白芍药  泽泻  牵牛(炒,取头、末)  桃仁(去皮,炒。各二钱)  甘草(一钱)

  分做二帖,生姜五片煎,食前,日二服。先小便快,热从小便出,后大便利,皆是稠毒。

  敷药

  治便毒肿痛。

  雄黄  乳香(各二两)  黄柏(一两)

  为末,新汲水调敷肿处,自消。

  瓜蒌散

  治便毒恶疮

  瓜蒌(一个,去皮)  牛蒡子(炒)  金银花(各三钱)  生姜  甘草(各半两)

  上忌铜器,捶碎,以一大碗,煎数沸,空心温服,微利为度。

  三物汤

  治便痈

  牡蛎  大黄  山栀子(各等分

  为末,、水一大盏,煎七分,空心温服。露一宿,尤妙。

  四神散

  治便毒初起,寒热欲成痈疽,服此神效。

  大黄  木鳖子  僵蚕  贝母(各二钱半)

  用、水各一盅,煎至一盅。食前热服,若得汗下为妙。

  止痛妙绝饮

  治便毒肿硬,不消不溃,疼痛无已。此方一服,立能止痛。

  人参(五钱)  大黄(五钱)

  、水各一盅,煎至一盅,入乳香没药末各一钱,空心食前服

  曾经泻后而痛肿如故者,此胃气已弱,但当补托胃气,使气血充实,邪乃消释。已溃者,亦以此补之生肉

  人参  黄芪(各一钱)  粉草(五分)  防风(五分)  柴胡(五分)  当归(一钱)  赤芍(五分)  桂枝(四分)  白芷

  枣一枚,水煎服。

  立消散

  消便毒痈肿,如神。

  全蝎(炒)  核桃(去壳、肉,只用隔膜,炒)

  等分为末,空心,调下三钱,下午再服,三日痊愈。

  消毒五圣汤

  治便毒肿疼,神效。

  五灵脂  白僵蚕  郁金  贝母  大黄(各三钱)

  、水各半煎服,连服三帖,立愈。  下疳之剂

  七宝槟榔散

  玉茎疳疮,或渐至蚀透,久不愈者。

  槟榔  密陀僧  雄黄  轻粉  黄连  黄柏  朴硝

  各等分,为末,先将葱白浆水洗净,软帛挹干,如疮湿,干掺,如干,少油调搽。

  粉散

  疳疮痛不止。

  密陀僧  寒水石(煅)  滑石(各半两)  腻粉  麝香(各少许)

  上为末,油调敷,湿则干掺。

  金银花散

  治下疳

  金银花  荆芥  朴硝  蛇床子  甘松  白芷  槟榔

  每用五钱,水煎,加葱白二根,数沸,盆盛,先熏后洗,一听上药。

  敷药

  妙方。

  多年墙上白螺壳炒,竹蛀屑等分,研极细,每一钱,入梅花片二厘,敷此药就不痛。先以川椒芽茶飞盐煎汤,入小口瓶内,将玉茎插入瓶中,先熏后洗。

  治下疰

  象皮烧灰存性,如干,用油调,敷疮上。

  补遗蛀〖余〗疮

  用黑油伞纸烧灰,出火毒,敷于疮上便结,甚妙。

  治外肾阴疮

  抱鸡蛋壳  黄连  轻粉

  各等分,为细末,用煎过清油调敷。

  杨梅疮之剂

  初起者,宜清表之

  荆芥  防风  升麻  葛根  甘草  川芎  蝉蜕  当归  柴胡  芩  连翘  白鲜皮  皂角刺(各八分)  猪胰子(二枚)

  先以土茯苓四两煎汤,复煎前药,七日见效。

  又方

  癞蛤蟆三只,去肠杂,入雄猪肚内,苎麻扎缚,水煮极烂,食之。蛤蟆亦听食,三五次除根。

  又方

  嫩羊七八斤一只者,如常宰治,去肠杂,以土茯苓一斤,捶碎,入腹中,苎麻缚定,水煮极烂,听食汤,准淘饭,绝妙绝妙。服此后,其毒皆发出,头面俱肿,五日后自消,七日痊愈。

  神应散

  肥皂核烧存性,五钱,另研为末)  荆芥  何首乌  天花粉  防风  苦参(各一两)  薄荷叶(五钱)

  共为末,每日用新鲜白土茯苓八两,雄猪肉四两,(入前末药五分,肥皂核末子一分。)共用水七碗,煮烂,去渣,其肉听食,汤准服,不过十日痊愈,再无他余症。如善肉者,可作大剂与之。

  擦药

  极佳。

  水银  明矾(各一两)  杏仁  大黄(各二两)  胆矾(三钱)

  俱为细末,用香油拌匀,擦手心、脚心、前后心,每日擦三次,不可见风,擦至七日,口中热气出,或喉咙作疼,乃药力到也,以后解毒药二贴除根。

  防风(三钱)  荆芥穗  牛蒡子  玄参  生地  连翘  黄芩  黄连  白鲜皮(各一钱)  大黄(三钱)  土茯苓(四两)

  水六碗,煎三碗,不拘时服。

  点广疮方

  杏仁(去皮,取霜)  真轻粉(各一钱)  雄黄  辰砂(各五分)

  为极细末,以雄猪胆汁调搽,一日三次,三日愈。

  杨梅

  十年、二十年,筋骨风泡肿痛。

  土茯苓(三斤)  川椒(二钱)  甘草(三钱)  黑铅(一斤)  青藤(三钱)

  上以好入埕,将药用袋盛煮,服之妙。  洗杨梅疮

  臭梧桐  野菊花  金银花

  三味煎,入旧马桶内熏之,一日二次,有痔漏,加枸杞子

  杨梅疮杨梅风方

  川归  防风  牛膝  羌活  甘草  木瓜  金银花  皂荚子  熟地  川芎(各一钱)  土茯苓(四两)

  水五盅,煎三盅,分三次服。

  加味遗粮汤

  治杨梅疮风毒,及误服轻粉瘫痪,筋骨疼痛,不能动履者,服此除根。

  防风  木瓜  木通  薏仁  白鲜皮  金银花(各五分)  皂荚子(四分)

  如虚弱,加人参当归(各七分),土茯苓二两,即仙遗粮也。

  上以水煎,空心服,一日三服。轻者十日可愈,重者必四十日痊。

  杨梅漏

  猪蹄子汤

  治杨梅漏

  牙皂(去皮、弦,炒)  麻黄  防风  连翘  地黄(各三分)  牙硝(一分半)  土茯苓(四两)  雄猪前蹄(一只)

  水三碗,同药煮熟听食,汤亦尽吃,半月痊愈。

  又方

  皂角(五钱)  金银花(五钱)  土茯苓(四两)

  大肥皂核烧存性,为末,每用三厘,前药煎熟调服

  膏药

  猪油(熬,去渣,一两),加香油(三钱),同熬,离火稍冷,加乳香没药各五钱,搅匀,再入孩儿茶七钱,搅匀,又入冰片一分,轻粉五分,麝香一分,待冷,做膏药贴之。

  十全大补汤防风,与前方相兼服之,庶虚弱者,易收功也。凡漏疮,脓水既多,故属不足,治宜补养为先。


上一篇:臁疮 下一篇:金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