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百合狐惑阴阳毒方


总歌百合(尤云。百脉朝于肺。以肺为主。)病从百脉成。起居冒昧各难名。药投吐利如之气而淅

  百合知母汤


百合病发汗后者。此方主之。

百合(十枚。)知母(三两。)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别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歌曰病非应汗汗伤阴知母当遵三两箴。渍去沫涎七(枚)百合。别煎泉水金针诸方元犀按。百脉俱朝于肺。百脉俱病。病形错杂。不能悉治。只于肺治之。肺主气。气之为病源下阴王晋三云。本文云。百脉一宗。明言病归于肺。君以百合甘凉清肺。即此可疗此疾。再佐以伤太救阴

  百合滑石代赭石汤


百合病下之后者。此汤主之。

百合(七枚。。)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上先煎百合如前法。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歌曰不应议下下之瘥。既下还当竭旧邪。百合七枚赭弹大。滑须三两效堪夸。

元犀按。误下者。其热必陷。热陷必伤下焦之阴。故以百合清补肺金引动水源。以代赭石镇矣。

王晋三云。误下伤少阴者。淅然。以滑石上通肺下通太阳之阳。恐滑石通府利窍仍蹈出

  百合鸡子黄汤


百合病吐之后者。此方主之。

百合(七枚。)鸡子黄(一枚。)上先煎百合如前法。取一升。去滓。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歌曰不应议吐吐伤中。(中者阴之守也。)必仗阴精上奉功。(内经云。阴精上奉其人寿。

元犀按。吐后伤中者。病在阴也。阴伤。故用鸡子黄养心胃之阴。百合肺气下润其燥。

胃王晋三云。误吐伤阳明者。以鸡子黄厥阴之阴以安胃气。救厥阴即所以奠阳明。救肺之母

  百合地黄汤


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此汤主之。

百合(七枚。)生地黄汁(一升。)上先煎百合如前法。取一升。去滓。内地黄汁。煎取一升五合。温分再服。中病。勿更服歌曰不经汗下吐诸伤。形但如初守太阳。(迁延日久。始终在太阳经不变者。)地汁一升百元犀按。病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是郁久生热。耗伤气血矣。主以百合地黄汤者。

以中病者。热邪下泄。由大便而出矣。故曰如漆色。

  百合洗方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此方主之。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已。食煮饼。勿以咸也。

歌曰月周不解渴因成。邪热流连肺不清。百合一升水一斗。洗身食饼不和羹。(勿以咸(合参)皮毛为肺之合。洗其外。亦所以通其内也。又食煮饼者。假麦气谷气以输津。

勿以咸者。恐咸味耗水以增渴也。

  栝蒌牡蛎散


百合病渴不瘥者。此散主之。

蒌根牡蛎(熬。等分。)上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歌曰洗而仍渴属浮阳。牡蛎蒌根并等量。研末饮调方寸匕。寒兼咸苦(苦寒。咸寒。)效逾元犀按。洗后而渴不瘥。是内之阴气未复。阴气未复。由于阳气之亢。故用牡蛎以潜其阳。

  百合滑石散


百合病发热者。此散主之。

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上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歌曰前此寒无热亦无。(首章言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变成发热热堪虞。清疏滑石宜三两元犀按。百合病原无偏热之证。变发热者。内热充满。淫于肌肤。非如热之比。主以百合滑石取散

  甘草泻心汤


狐惑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嗄。宜此汤。蚀于下部则苦参汤洗之。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甘草(四两。炙。)黄芩干姜人参(各三两。)半夏(半升。)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歌曰伤寒(论中)甘草泻心汤。却妙增参三两匡。彼治痞成下利甚。此医狐惑探源方。

元犀按。虫有情识。故能乱有情识之心脏。而生疑惑矣。虫为血化之物。故仍归于主血之心热。杂以辛苦之味。名曰泻心。意深哉。

  苦参汤


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用苦参半斤。槐白皮、野狼牙根各四两。煎熏洗之。

  雄黄熏法


雄黄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歌曰苦参汤是洗前阴。下蚀(从下而冲于上。)咽干热最深。更有雄黄熏法在。肛门虫蚀亦元犀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狐惑病乃感风木湿热之气而生。寒极而化也。苦参苦寒取其寒而

  赤小豆当归散


治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黑。若能食者。脓已成也。此方主之。并治先便后血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当归(十分。)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方寸匕。日三服。

歌曰眼赤黑变多般。小豆生芽曝令干。豆取三升归十分。杵调浆水日三餐。

元犀按。此治湿热侵阴之病。大抵湿变为热则偏重于热。少阴主君火厥阴主风木。中见少出火极似水之色。主以赤豆去湿清热解毒。治少阴之病。当归导热养血。治厥阴之病。下以浆水。以和胃气。胃气与少阴和。则为火土合德。胃气厥阴和。则为土木无忤。微乎微乎。

又按。或谓是狐惑病。或谓是阴阳毒病。然二者皆湿热蕴毒之病。金匮列于二证交界处。

  升麻鳖甲汤


治阳毒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此汤升麻(二两。)当归甘草(各一两。)蜀椒(炒去汗。一两。)鳖甲(手指大一片。炙。)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阴毒。去蜀椒雄黄

歌曰(面)赤斑(纹)咽痛毒为阳。鳖甲周遭一指量。半两雄黄升二两。椒归一两草同行。

元犀按。非常灾疠之气。从口鼻而入咽喉。故阴阳二毒皆咽痛也。阴阳二证。不以寒热脏腑之里者为阴。

  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


治阴毒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歌曰身痛咽痛面皮青。阴毒苛邪隶在经。(阴毒以面不赤而青。身不斑纹而痛如被杖别之去特丁宁。(蜀椒雄黄二物。阳毒用之者。以阳从阳。欲其速散也。阴毒去之者。恐阴邪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王晋三云。升麻阳明太阳二经。升清逐秽。辟百邪。解百毒。统治温厉阴阳二病。如阳毒为病面赤斑如锦纹。阴毒为病面青身如被杖咽喉痛。毋论阴阳二毒。皆已入营矣。但升麻仅走二经气分。故必佐当归通络中之血。甘草解络中之毒。微加鳖甲守护营神。俾椒、黄猛劣之品攻毒透表。不能乱其神明

阴毒去椒、黄者。太阴主内。不能透表。恐反动厉毒也。肘后千金方阳毒无鳖甲者。

不欲其守。亦恐留恋厉毒也。


上一篇:痉湿病方 下一篇:疟病方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