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为什么会升高?   现代医学认为是胰岛素不足所致。过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是设法补充胰岛素,或是刺激胰岛细胞的分泌。   但现代研究表明,胰岛素的不足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原因是机体组织细胞对糖的利用发生障碍。糖游离在细胞外,看似血糖很高,而真实的情况却是机体组织细胞内处于缺糖的状态,久之肌肉缺乏养分而松弛。   正是因为组织内处于这样一种糖缺乏的状态,所以机体启动各种方法来设法补充。患者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易饥,要多食,这是身体的本能。因此,治疗糖尿病的关键问题是要设法解决糖的利用问题。   糖尿病属于糖的代谢、利用障碍。糖是甘味,五行属土,糖的代谢、利用障碍,其实是土系统的障碍。我们取象比类,古人云:「人之有血脉,如大地之有江河。」血中糖分过多的病理情况放到自然里,实际就是水中的土太多了。土本来是大地来生养万物的,可现在却跑到河里去了。为什么土会流失?源于树木砍伐,植被减少。所以这个病好像是土的问题,土不安分,跑到水里来捣乱,可实际却是木的问题。   调理糖尿病,从脾胃入手    我有一位朋友,平时血糖处在临界的状态,他的体会是,只要熬夜或者情绪焦虑血糖马上升高。熬夜、生气都会伤肝,糖尿病患者更要遵循自然规律安排作息时间,保持情绪的从容淡定。   为什么要捏脊呢?《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云:「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这个脊,就是脊柱包括其两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里脊」的位置,每天捏脊可以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肝经梳理:  敲揉阴包穴,点揉太冲穴     阴包穴 位于屈膝,大腿内侧膝关节上4寸处。正坐位双脚着地,同侧小指掌指关节轻敲大腿内侧亦可。   太冲穴 的简单取法:在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自我操作时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此处然后点揉。      肾经梳理:  点揉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    大钟穴 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下0.5寸,骨头上缘。拇指或食指顺着跟腱内侧向下轻推至骨头处停住不动即可找到。   水泉穴 位于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水泉穴为肾经郄穴,为肾之气血所深集之处。肾为水脏,主水,穴似深处之水源,故名水泉。用对侧手的拇指点揉。   照海穴 位于足内踝尖与足根尖连线上,足内踝下缘凹陷中,点揉时拇指置于穴位处向斜上方微微发力。「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      脾经梳理:  敲揉地机穴,点揉公孙穴,太白穴    地机穴 位于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地机穴是脾经郄穴,「地机」,顾名思义:「大地的机关」。脾属土,只要脾的功能有一点儿变化,地机穴会最先有反应。   太白穴 位于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太白穴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   公孙穴 位于太白穴后一寸。公孙穴可以双向调节肠道功能(便秘、腹泻均可在此处寻找痛点)。      脾经梳理:  敲揉脾关穴,足三里穴,内庭穴    髀关穴 位于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胃有隐患时,此处的反应十分强烈。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按照五输穴五行关系,胃经属土,「足三里」是土经的土穴,是培补后天之本(脾胃)、强壮身体的要穴。   内庭穴 在足背,当第二、三脚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此穴是胃经荥穴,荥主身热,故“内庭穴”清胃火的效果很好。      三焦经的梳理:  敲揉四渎穴,消泺穴,翳风穴    四渎穴 位于前臂背面正中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前臂微曲,掌心向下,另一只手的小指掌指关节沿前臂背面正中线从肘至腕轻轻敲打,在肘关节下2寸的四渎穴有强烈痛点。多数人左侧痛于右侧,三焦经像一个情绪感应器。   消泺穴 位于上臂外侧中点处。,敲揉疏理后常常有红肿出痧的现象。   翳风穴 位于耳垂后下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为阻止风邪的一道屏障,所以感受寒邪,这个穴位马上有异常反应。      胆经梳理:  敲揉风市穴,阳陵泉穴,悬钟穴    风市穴 位于直立双手并拢在大腿外侧,中指尖下。胆经既容易存郁气,也容易受寒,所以疏理此穴能理气、排寒。   悬钟穴 位于外踝尖上3寸(4指宽),两骨头之间。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寒气凝结之人,此穴反应会强烈。   阳陵泉穴 在小腿外侧,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是胆经的重要穴位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