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寿庆主任
医师,五世业医,从事中医管理、临床工作30余载,其医德高尚,治学严谨,善治疑难杂症。笔者就其“从
痰饮,痰瘀同治”
肺胀、
便秘案。其特色经验,略加整理,介绍如下: 案一: 云某,男,76岁,患
咳喘病20年余,每逢
感冒,气候突变,宿疾再发。后
经中西医治疗,诸症时轻时重,反复发作。曾诊为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
肺气肿,肺
心病,给予对症治疗。一周前因受惊、天气剧变,上述症状加重。在当地三甲医院抗炎、平喘治疗2周,症状略有改善。为求中医治本,前来
李先生求治。 诊见:
喘咳胸闷,痰多泡沫,
气喘息涌,
胸满不得平卧,肢体
浮肿,
心悸怔忡,唇甲紫
绀,
腹满,
口干舌燥,
便秘,
小便短少,
舌苔腻,黄白相间,脉弦略滑数。 查体:神清,面容憔悴,胸桶状,肺呼吸音减弱,
肺底部可闻及湿性罗音,心音遥远,肺
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二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率95次/分,律不齐,腹部膨隆,B超示:“少量腹水”。下肢
水肿,颈静脉怒张。 诊断:
肺胀、
便秘(
痰饮潴留,饮郁
化热)。治以
温肺化痰,泄热逐饮。方用
三子养亲汤合己椒苈黄丸加减。 处方:
白芥子10克,
苏子12克,
莱菔子30克,
防己20克,
川椒目6克,
葶苈子30克(
包煎),
酒大黄9克。5剂服 二诊:服药5剂后,开始泻下,溏粪,垢腻,
小便自利,
喘促平稳。后以本方加
仙鹤草40克,
红景天40克,
酒大黄3克,服药2周,诸症平稳。呼吸通畅,
大便尚可。
按:案一:辨证为“
痰饮潴留,饮郁
化热型”
肺胀、
便秘。
李先生指出:肺脾肾三
脏气化功能失调,肺的通调涩滞,脾的传输失职,肾的蒸化失职,相互影响,水液代谢为
痰饮。《
金匮要略》:“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
痰饮。”《
张氏医通·卷七》“
肥人宿多
痰饮,
湿热结聚,因病每致大
小便不通,
腹满不食,
气逆喘疾。势盛不得不下,有屡下不得通利者,有再三下而始通者,有下之遂利不止者。大抵
湿热素盛之人,
大便不行,日数虽多,结粪甚少,所下
不过,溏粪垢腻,甚至骤下不可曷者。多有热去寒起,
正气随脱,即变
呃逆之证。以此本属
湿热,
温补仍助本病,苦寒徒乏
胃气,每治不可救药,若始先知
湿热,
痰积......用
导痰汤加姜汁,
竹沥下,方为合法……,凡
大便不通而
腹中雷鸣者,下之必无结粪……不可不知。”
李先生在经典理论启发下,认为本案实属于
痰饮潴留
肠胃,饮郁
化热,阻
滞气机,
气道、
肠道均不利。《
素问·举痛论》“
热气留于
小肠,肠
中毒,
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本例患者治以温
化痰饮,泄热逐饮,使肺与
大肠各司其职,辨证精准,施治卓著,彰显临证悟性。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