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水肿第三


方二十六首,并五不治证

水肿有五不治∶一面肿苍黑,是肝败不治;二掌肿无纹理,是心败不治;三腹肿无纹理,是肺败不治;四阴肿不起,是肾败不治;五脐满肿反者,是脾败不治。

猪苓散

虚满通身肿,利三焦,通水道方。

猪苓(去皮) 茯苓 葶苈(熬) 人参 五味子 防风 泽泻狼毒 玄参 干姜 白术合) 苁蓉(二分半)

上一十九味,捣筛为散。方寸匕,日三夜一,老小服一钱匕,日三,以小便利为度治百病诸荒邪狂走,气痞冷病,历年黄黑,大腹水肿,小儿丁奚疟疾经年,霍乱中恶尸及暴疾,皆悉主之方。

芫青 巴豆(去心皮,熬) 斑蝥(各三十枚,去翅足,熬) 天雄(炮,去皮) 干姜(各半两) 乌头(炮,去皮) 细辛 蜀椒(汗,去目、闭口者) 附子(炮去皮) 踯躅 黄芩

上一十二味,细切,以绢袋中盛一斗,渍十日,去滓,服半合,日三,以知为度,暴滓作散。服半钱匕,日三,强人一钱。伤寒、中温、湿冷、头痛拘急寒热、疟发、头风,皆须服一钱匕,浓覆取汗,初服当吐清汁三四升许。又主心疝,妇人无子。服之烦闷不堪者,饮冷水一升即解。

蒲黄酒

通身肿,此风虚水气,亦主暴肿方。

蒲黄 小豆 大豆(各一升)

上三味,以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

商陆

风水肿方。

商陆,切一升,以二升,渍三宿,服一升当下,下者减之,从半升起,日三,尽更合服。

又方

大豆一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纳上一升,合煎取一升,随能杯饮之,日三服,常令有势。

茯苓丸

水胀大。甄主簿与康公处得效方。

茯苓 白术 椒目(各一两) 葶苈子(一两半,熬) 桂心(三分) 芒硝 泽泻 木防己(各五分) 甘遂(三分) 赤小豆 前胡 荛花(各半两,熬。《千金》作芫花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末,炼和丸,如梧子。汤服五丸,日一,稍加,以知为度。

汉防己煮散

水肿上气方(褚澄秘之)。

汉防己 泽漆石苇(去毛) 桑白皮 泽泻 丹参 茯苓 橘皮 白术(各三两) 生姜(十两,切) 郁李仁(五两) 通草(一两)

上一十二味,捣筛为散。以水一升七合,纳四方寸匕,煮取八合,顿服,日二,小便利为度。

第一之水,先从面目肿遍一身,名曰青水,其根在肝,大戟主之;第二之水,先从心肿,名曰赤水,其根在心,葶苈主之;第三之水,先从腹肿,名曰黄水,其根在脾,甘遂主之;第四之水,先从脚肿上气而咳,名曰白水,其根在肺, 本主之;第五之水,先从足趺肿,名曰黑水,其根在肾,连翘主之;第六之水,先从面至足肿,名曰玄水,其根在胆,芫花主之;第七之水,先从四肢起,腹满大,身尽肿,名曰风水,其根在胃,泽漆主之;第八之水,先四肢小肿,其腹肿独大,名曰石水,其根在膀胱桑根白皮主之;第九之水,先从小肠满,名曰果水,其根在小肠巴豆主之;第十之水,乍盛乍虚,乍来乍去,名曰气水,其根在大肠赤小豆主之。

上十病,皆药等分,与病状同者则倍之,白蜜和,先食,服一丸如小豆,日三,欲下病者,服三丸,弱者当以意节之。

治宿食、流饮寒热温病水肿方∶郁李仁(十枚,熟研) 粳米三合,研,令中断)

上二味,以水四升合煮取二升,顿服,此粥日三度作服之,人强用十五枚,羸者五、六枚,不知者稍加之,以知为度。

鲤鱼主肿满方

鲤鱼长一尺五寸,以尿渍令没一宿,平旦以木篦从口贯之至尾,炙令黄熟,去皮,宿勿食,空腹顿服之,不能者再服令尽,勿与盐,神方。

男女新久肿得恶,暴风入腹,妇人新产上溷,清风入脏腹中如马鞭者,嘘吸短气咳嗽,一味大豆煎方。

大豆(一斗,择令净)

上以水五斗,煮之得一斗三升,澄清去下浊者,纳釜中,以一斗半美纳汁中,煎取九升,宿勿食,旦服三升,温覆取汗两食顷,当下去风气肿减。慎风冷。十日平复如故,除日服之佳。若急不可待除日,逐急令服合时,于清净无人处,令童子一人视之,不用六畜妇人见之,自度身中肿未尽退,更服三升,瘥了了者,勿服也,神验,千金不传

又方

楮皮叶(一大束)

上二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服之不过三四日,面肿乃减,虽得瘥,常可服之

莨菪丸

水气肿,鼓胀小便不利山连治韦司业得瘥,司业侄云表所送,云数用神莨菪子(一升) 羊肺(一具,青羊亦佳)

上二味,汤微炸肺,即薄切之,曝干捣末,以三年大莨菪子,一伏时出之,熬令变色,熟捣如泥,和肺末,和捣作丸。食后一食久,服如梧子四丸,麦门冬饮服之,日三以喉麦门冬饮麦门冬(二十五枚,去心) 粳米(二十五粒)

上二味,以大合三合半水煮之,米大熟,去滓,以下丸药,每服常作。

有人虚肌积年,气上似水,病眼似肿,而脚不肿方。

楮叶(八两)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纳米煮粥,食如常食,勿绝,亦以当水,煮羹等皆用之,秋时多收,以拟经冬用,其水多少浓淡,任人勿拘,此方慎蒜、面、猪、鸡、鱼、油腻,重者三年服之,永瘥,轻者一年瘥。

水肿

葶苈子(六两,生用) 桂心(二两)

上二味,捣筛为末,炼和丸如梧子。饮服十丸,日二。慎如前法,忌口味。

麻豆煎

大腹水肿方。

大麻(一石,未入窖,不郁挹者) 赤小豆(一石,不得一粒杂)

上二味,取新精者仍净拣择,以水淘曝令干,蒸麻子使熟,曝令干,贮净器中,欲服,取五升麻子熬之令黄香,惟须缓火,勿令焦,细捣取末,以水五升,研取汁令尽,净器密贮之,明旦欲服,今夜以小豆一升净淘渍之,至晓干漉去水,以新水煮,豆未及好熟即漉出令干,纳麻子汁中煮令火烂熟为佳,空腹恣意食,日三。其陈郁麻子,益增其病,慎勿用之。

一切水肿,皆忌饱食,常须少饥后,有灸三里绝骨,作鱼羹法,见《千金》中。

苦瓠丸

主大水,头面、遍身大肿满方。

苦瓠白穣实捻如大豆

上一味,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午后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即瘥,三年慎口味,苦瓠须好无翳者,不尔有毒,不堪用。

槟榔丸

水肿方。

槟榔 桂心 麻黄(去节) 杏仁(去皮尖、双仁,熬) 茯苓 椒目 白术(各三两) 附子(炮,去皮) 吴茱萸五合) 浓朴(炙) 干姜海藻(一本无) 木防己葶苈(熬) 甘草(炙,各二两)

上一十七味,捣筛为末,炼白蜜和丸,如梧子。饮服二丸,日三,加至四丸,不知,又加二丸,可至十二丸。此主老小水肿虚肿、大病客肿作喘者,用之佳。(一云忌海藻,必恐无此一味)风水通身肿欲裂,利小便方。

防风 猪苓(去皮) 泽泻 麻黄(去节) 茯苓(各四两) 黄 (三两) 泽漆 白术(各五两) 杏仁(去皮尖、双仁大戟(各一升) 独活(八两) (一斗) 大豆(二升,以水七升,煮一升)

上一十三味, 咀。以豆汁及合煮取七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尽,当小便极利为度。

泽漆根汤

水通洪肿,四肢无堪,或从消渴,或从黄胆,支饮内虚不足,荣卫不通,血气不化,气实皮肤中,喘息不安,腹中响响胀满,眼不得视方。

泽漆根(十两) 赤小豆(二升) 茯苓(三两) 鲤鱼(一枚重五斤者,净去肠胃生姜(八两,切) 人参 麦门冬(去心) 甘草(炙,各二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七升,煮鲤鱼、豆减七升,去之,纳药,煮取四升五合,去滓,一服三合,日三,弱人二合,日再服,气下喘止可至四合, 时小便利,肿气减,或小溏下。若小便大利,还从一合始,大利便止。若无鲤鱼, 鱼亦可。若水甚,不得卧,卧不得转侧,加泽漆一斤;渴,加栝二两;咳,加紫菀二两,细辛一两,款冬一两,桂心三两,增鱼汁二升。

大豆汤

风水,通身大肿,眼不得开,短气欲绝或咳嗽方。

大豆(一斗) 乌头(炮,去皮) 黄 泽泻(各三两) 杏仁(一升,去皮尖、双仁半夏(六两,洗) 茯苓 白术(各五两) 生姜(七两,切) 麻黄(去节) 猪苓(去皮)防风木防己(各四两) 甘遂 甘草(炙,各二两) (一升)

上一十六味,以水四斗,先煮豆取一斗,去豆,纳药及合煮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快利小便为度,肿减便住,不必尽剂。若不得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苈二两半,无不快也,万不失一。

麻黄汤

风湿,水疾,身体面目肿、不仁而重方

麻黄(四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 咀。以水五升,煮麻黄再沸,去沫,纳甘草,煮取三升,分三服,重复日移二丈,汗出。不出更合服之,慎护风寒皮水用之,良。

水肿

苦瓠穣一枚,以水一石,煮一炊久,去滓,煎令可丸服如大豆小便利后,作小豆羹,乃饮食之。

又方

葶苈(五两,熬) 牵牛子 泽泻 昆布(洗) 海藻(洗) 猪苓(去皮,各三两)

上六味末之,炼和丸如梧子大。饮服十五丸,日三。

石胆

足胫肿小便黄,胸痛颊车骨筋解开痛方。

石胆(研) 吴茱萸 天雄(炮去皮) 芫花(熬) 柏仁(各一分) 防风 荛花(熬)杜仲

上一十一味,捣筛为末,炼和为丸如蜱豆。以饮服三丸,日二。


上一篇:淋病第二 下一篇:痰饮第四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