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贵教授
杏林悬壶50余年,博采众长,衷
中参西,对肝胆
疾病颇有研究,尤其是对当中的疑难杂症有其独到的理论见解和临床经验。
李佃贵教授首次提出了浊毒理论,并治以化浊
解毒为要,临床疗效显著,颇具特色。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不揣浅陋,现将自己对
李佃贵浊毒理论的认识及临证运用化浊
解毒法治疗肝硬化的实践体会撷要如下,以飨同道。 明析浊毒,自拟主方 肝硬化是指由一种或多种原因长期或反复损害肝脏,导致广泛的肝实质损害、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正常结构紊乱、质地变硬的一种慢性进行性
肝病,主要表现为脾肿大、腹水、
浮肿、
黄疸、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肝性
昏迷等。在历代
中医学文献中并无 “肝硬化”之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臌胀”“
瘕瘕”“
积聚”“
单腹胀”“
蜘蛛蛊”等范畴,亦涉及“
黄疸”“
胁痛”“
腹痛”“
水肿”“
眩晕”的部分内容。“千般疢难,不越三条”,肝硬化的病因有三:情志抑郁,
肝气郁结;
酒食不节,嗜
酒过度;感染邪毒,久入肝络。 情志抑郁,
肝气郁结:
将军之官失其畅达升发之性,而致
枢机不利,
木郁土壅,脾失运化之功,终而水津不布,
痰饮不化,积成成浊,郁久
化热,蕴热而生毒。
酒食不节,嗜
酒过度:
酒乃大辛大热之品,
酒食不节,嗜
酒过度,致使
胃热阴伤,
中州困乏,
酒湿难化,继而聚湿酿浊,蕴热成毒。 感染邪毒,久入肝络:感染邪毒而失治,毒邪久而入络,
肝血瘀络,
瘀血成癥,结于胁下。 由此可见,三者均可导致浊毒内生,相引于内,致使
气滞血瘀,水湿内停,终致肝肾两虚。
李佃贵指出,本病的基本
病机是浊毒内蕴,
气滞血瘀,毒入肝络。而
肝气郁结,
络脉阻塞,水湿内停,血瘀肝硬,损及肝肾,是本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因此,治疗本病宜采取化浊
解毒为主,兼以
疏肝、祛瘀、利水、补虚之法合用。
李佃贵教授选药精当,对中药的临床应用有着独到的认识和用法,自拟化浊
解毒软肝方:
茵陈15克,
垂盆草12克,
田基黄12克,
龙胆草12克,
当归15克,
香附12克,
川芎9克,
白术15克,
茯苓12克,
佛手15克,
香橼15克,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虎杖15克,
泽泻12克,
山甲珠9克。 方中
茵陈、
田基黄、
垂盆草性寒凉,善
解毒,化浊退黄;
当归配伍
香附,有养血、活血之功,亦能
理血中之气,再配伍
川芎,活血、养血、行血
三管齐下,
润燥相济,活血不留瘀、祛瘀不
伤血,同时配伍有情之品之
山甲珠,辛香走窜、通透
血络,直达病所。《
金匮要略》首条便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方中用
茯苓、
白术健脾益气,
燥湿利水;
佛手、
香橼疏肝理气,
和胃安中;
鳖甲、
龟板味咸,方中配伍取其
软坚散结、滋
养肝阴之功;
虎杖利湿消黄,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且能泻下通便,使浊毒从二便分消。
龙胆草、
泽泻清泄
下焦湿热,使毒从
小便而解。 分期论治,灵活化裁
气滞湿阻型:腹部胀大,如囊裹水,按之不坚,胁肋胀满或疼痛,脘闷纳呆,食后
腹胀、
嗳气,尿量少,
舌苔白腻,脉弦细。治宜:化浊祛湿,
疏肝理气。方用
茵陈15克,
垂盆草12克,
田基黄12克,
白术15克,
茯苓12克,
佛手15克,
香橼15克,
鳖甲15克,
虎杖15克,
泽泻12克。水煎,日1剂,分2次
温服。若胁下刺痛不移,舌紫有瘀点,脉涩,此为
气滞血瘀,可加
丹参、
延胡索、
郁金。若有苔腻微黄,
口干口苦,脉弦数,此为
气滞化火,加
丹皮、
栀子、
龙胆草、
生地。若有肢体困重,
大便溏泻者,此为湿邪下注于肠,加
大腹皮、
扁豆、
薏苡仁以
渗湿止泻。 肝脾血瘀型: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
青筋怒张,胁腹刺痛
拒按,面色晦暗,唇色紫褐,
大便色黑,
肌肤甲错,口于饮水不欲下咽,
舌质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治宜:化浊
解毒,活血消癥。方用
茵陈15克,
垂盆草12克,
田基黄12克,
白术15克,
茯苓12克,
虎杖15克,
泽泻12克,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当归15克,
白英9克,
冬凌草9克,
香附12克,
川芎9克,
山甲珠9克,
郁金9克。水煎,日1剂,分2次
温服。
水肿甚者,可加
大腹皮、
猪苓以利
水消肿;伴有两胁胀满疼痛,可加
郁金、
香附以
行气止痛;伴有脘
腹胀满,
嗳气频作,可加
白蔻、
砂仁、
厚朴、
枳实,以
下气消胀、
醒脾安中;伴有
气虚多汗,
口干难忍者,加
黄芪、
太子参以求气阴双补。 脾肾虚衰证: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撑胀不甚,朝宽暮急,面色苍黄,胸脘满闷,食少便溏,畏寒肢冷,尿少腿肿,舌淡胖边有齿痕,苔厚腻水滑,脉沉弱。治宜:化浊
解毒,利
水消肿,补益肝肾。方用:
黄芪20克,
枸杞子15克,
白术15克,
茯苓12克,
红景天15克,炮
附子9克,
大腹皮15克,
泽泻12克,
鳖甲15克,
龟板15克,
当归15克,
藿香15克,
佩兰12克,
茵陈15克,
垂盆草12克,
田基黄12克,
白英9克,
冬凌草9克。水煎,日1剂,分2次
温服。若伴食
少腹胀,食后尤甚,可加焦三仙、
陈皮、炒
莱菔子以
醒脾开胃、
下气除胀。若伴腹筋暴露严重,可加
赤芍、
泽兰,并重用
益母草以活血利水。 典型案例 齐某,男,52岁,农民。2010年11月8日因
腹胀、乏力1个月,腹大加重1周而收入我院。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12年,间断服药抗病
毒药物治疗(具体不详),1周前因过度劳累出现腹部臌胀、乏力,今为求系统治疗,遂来我院。 刻诊:见
面色黧黑、少神、
形体消瘦、食欲减退,
腹胀,食后更甚,腹大,倦怠乏力,畏寒肢冷,
大便溏稀,日行2~3次,
小便不利等症状。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弦滑。查体:见神志清楚、语言清晰、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腹满、移动性浊音阳性、腹壁
青筋显露、肝脾大、肝在右下胁2厘米可触及、脾在左肋下4厘米可触及、双下肢凹陷性
水肿等。 诊断:臌胀(浊毒内蕴,
瘀血内停)。
治则:化浊
解毒,软肝化结。 处方:
黄芪20克,
茯苓20克,
红景天15克,
茵陈15克,
田基黄15克,
龙胆草15克,
当归12克,
香附12克,
川芎12克,
垂盆草15克,
佛手12克,
虎杖15克,
苦参9克,
泽泻12克,
白术15克,
鳖甲15克,
白英9克,
冬凌草9克,
山甲珠9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
温服。患者服药28剂后,
精神、饮食较前大为改善,腹水减少,尿量渐增。患者出院后在门诊加减治疗半年有余,腹水基本消失,足肿消退,追访年余,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李佃贵认为,肝硬化腹水的形成,多表现“浊毒”“虚瘀”交错的病理特点。浊毒内蕴,瘀阻肝络,血瘀肝脾,则肝脾肿大;肝肾
虚损,水瘀泛于
下焦,则出现肝硬化腹水。《
日华子诸家本草》云:
鳖甲有“去血气,破癥结
恶血之功”,方中与
山甲珠相伍,祛
瘀血,补
营血,消癥
瘕,直达病所;
茵陈、
龙胆草、
田基黄、
垂盆草化浊
解毒、
利湿退黄;
虎杖、
泽泻给邪以出路,从二便分
消浊毒。
当归、
川芎活血
逐瘀。
黄芪、
茯苓、
红景天、
白术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
白英、
冬凌草防癌抗癌,取未病先防之意。治疗本病当中,最忌见血调血、见水利水。
宽中调气,方能使血化水利,互结之水瘀得解。方中伍入
香附、
佛手,以
行气活血,气行血化。全方用药精当,验于临床,确有良效。(徐伟超)
来源:中国中医报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