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胎漏下血(附:卒然下血,下如豆汁)


  《良方》曰:妊娠经水时下,由冲任气虚不能约制。盖心、小肠二经相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故妊娠经水壅之以养胎,蓄之以为乳。若经水时下,名曰胞漏,血尽则毙矣。

  丹溪曰:胎漏有因气虚者,有因血虚者,有因血热者,不可不察也。

  薛氏曰:前症有风热者,以防风黄芩丸。若因血热加味逍遥散血虚二黄散。血去太多,八珍汤,未应,补中益气汤。若因肝火,用柴胡山栀散脾虚加味归脾汤。若因事下血作痛,八珍汤阿胶、熟。脾胃虚者,补中益气汤五味子。下陷者,倍升麻柴胡内热,用逍遥散。亦有血气盛,养胎之外而有余者,不必服药。

  卒然下血,《良方》谓冷热不调,七情失宜,气血不和所致。若伤于胎则痛,血去多则堕矣。

  薛氏云:前症气怒者,小柴胡汤风热,用一味防风丸血热,用一味子芩丸脾气虚,六君子汤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一妇妊娠六月,每怒下血,甚至寒热头痛,胁胀,腹痛,作呕少食。予谓寒热头痛,乃肝火上冲,胁胀腹痛,乃肝气不行。作呕食少,乃肝侮脾胃。下血,乃肝火血热。用小柴胡芍药,炒黑山栀茯苓白术而愈。诃子能止胎漏,及胎动欲生,胀闷气喘

  安胎散

  治卒然腰痛下血

  熟地  艾叶  白芍(炒)  川芎  黄芪(炒)  川归  阿胶(炒)  甘草(炙)  地榆(各五分)

  加姜、枣,水煎服。

  子芩丸

  治肝经有热妄行。

  用细条芩沉实者,炒为末,每服一钱,以铁秤锤烧赤,淬,热调服。若脾胃虚者,不宜用。

  防风丸

  治肝经有风,血因妄动而不归经

  防风

  为末,每服一钱,白汤调下。

  防风黄芩丸

  治肝经风热血崩便血尿血

  用条芩(炒焦)、防风等分,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前,米饮或下。

  二黄散

  治胎漏下血,或内热热,或头痛头晕烦躁作渴,或胁肋胀痛等症。

  生地  熟地

  为末,每用三钱,煎白术枳壳汤调服。(二黄杵膏为丸,尤妙,庶不枯槁而有力也。)

  芎归胶艾汤

  妊娠下血腹中痛,为胞阻,以此安之。

  艾叶  阿胶(炒)  川芎  当归(各三两)  甘草(一两)

  上细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纳胶溶尽,分三服。

  立圣散  治妊娠下血不止。

  鸡肝

  三枚,用一升,煮熟,顿食之,大效。

  阿胶散

  妊娠无故下血不止。

  阿胶

  三两,炒,为末,一升半,煎令熔,一服愈。

  又方

  治血热下血,及胎漏下血不止。

  阿胶(二两,为末)  生地黄(半斤,捣取汁)

  以清三升,绞汁,分三服。

  又方

  治胎漏下血不止,胞干即死,宜急治之。

  生地黄汁(一升)  陈五合

  同煎三五沸,温三服,以止为度。

  枳壳汤

  治虚热胎漏下血,或因事下血

  枳壳  黄芩(各半两)  白术(一两)

  水煎,食前分三服。

  《本事方》治胎下血不止

  桃奴(桃树上干不落桃子是也。)烧存性,为末,水调服,妙。

  妊娠胎漏下黄汁,或如豆汁、白浆,或如赤豆汁。予历见此症,不早治,其胎必堕。

  《大全》方治妊娠忽然下黄汁,如胶,或如豆汁,胎动腹痛,乃气虚

  糯米(五升)  黄芪(六两)

  水七升,煎取二升,分四服。

  薛氏云:若肝脾湿热,用升阳除湿汤。肝脾风热,加味逍遥散。肝脾郁怒,加味归脾汤。脾胃气虚,用钱氏白术散。若脾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风入肠胃,用胃风汤

  东垣升阳除湿汤

  治妇人、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之物。皆由饮食失节,或劳伤形体,或素患心气不足,因饮食劳倦,致令心火乘脾,其脉缓而弦急,按之洪大,皆脾土受邪也。

  柴胡  羌活  苍术  黄芪(炒。各钱半)  防风  升麻  甘草(炙)  藁本(各一钱)  蔓荆子(七分)  独活  当归(各五分)

  上水煎,食前服

  胃风汤

  治风邪乘虚客于肠胃,水谷不化,泄泻下注,腹胀虚满肠鸣作痛,及肠胃虚热,下如豆汁或瘀血,日夜无度。

  人参  白术  茯苓  川芎  川归  白芍  桂皮  粟米

  上水煎,食远服

  银苎

  治妊娠下黄汁,或如赤豆汁。

  苎根(去黑皮)  好银(各一斤)

  水九升,煮取四升,每服入半升,煎,分二服。

  《脉经》曰:妇人怀躯六月、七月,暴下斗余水,其胎必倚而堕,此非时孤浆预下也。(胎漏下水乃徐徐而下,今暴下而多,故知胎堕。)


上一篇:胎动不安 下一篇:胎气上逼(子悬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