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心痛通治方


加味七气汤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气为病,发则心腹刺痛不可忍者。或外感风寒湿气作痛,亦宜服之。

半夏(汤泡,洗,三钱)  桂心(不见火)  玄胡索(炒,去皮,以上各二钱半)  人参(去芦)  乳香  甘草(以上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远服

加味四七汤

治风冷寒邪客搏,心腹作痛。

桂枝  白芍药  半夏(制)  人参  紫苏(以上各一钱半)  白茯苓  厚朴(制)  枳壳(炒,各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前服

七气汤

七情气郁结,心腹痛不可忍。

半夏  人参  肉桂  甘草(各二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三片,煎一盅,不拘时服。

妙香散

心气不足,精神恍惚虚烦少睡,夜多盗汗。常服补益气血,安镇心神。

山药(姜汁炙)  茯苓(去皮)  茯神(去皮木)  远志(去心,炒)  黄芪(以上各一两)  人参  桔梗(去芦)  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木香(煨,二钱半)  辰砂(三钱,别研)  麝香(一钱,别研)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调服

却痛散

心气冷痛,不可忍者。

五灵脂(去砂)  蒲黄(炒,各一钱)  肉桂(去皮)  石菖蒲  当归  木香  胡椒(以上各一钱半)  川乌(炮,二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入盐米醋少许,食前服

鸡舌香散

治心卒痛,安胃进食,调冷热,定泄泻

丁香(一百枚)  高良姜(一两)  白芍药  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汤调服

玄胡索散卒心痛久不愈者。

玄胡索(一两)  甘草(二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一盅,服如吐逆,分作三五次服。

胜金散

卒心痛

桂枝  玄胡索(炒)  五灵脂  当归(各四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滓,入盐少许,食前服

拈痛丸

九种心痛

五灵脂  蓬莪术(煨)  木香  当归(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用橘皮煎汤送下。

姜桂饮

治心刺痛。

良姜  辣桂(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汤调,不拘时热服

生姜枳壳汤

中脘气滞,心下引痛。

生姜(七钱)  枳壳(三钱)  辣桂(五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

九痛丸

治九种心疼,及腹胁气胀,不欲饮食。

附子(炮,去皮脐,二两)  吴茱萸(炒)  人参(去芦)  干姜(炮)  狼毒(锉碎,拌,炒黄,以上各一两)  巴豆(去壳油膜,半两)

上为细末,炼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不拘时用热送下。

愈痛散

治急心痛,胃痛。

五灵脂(去砂)  玄胡索(炒,去皮)  蓬莪术(煨,锉)。良姜(锉,炒)  当归(去姜)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热调服

附汤

治冒涉风邪入腹,拘急切痛,或吐或泻,状如霍乱

附子(一只,去皮脐,切作四片,以蜜煎附子黄色,以汤洗去,切作片)  桂心  芍药(以上各三钱)  甘草(炙,一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一盅,食前服

加味麻黄汤

恶气发热外因心痛,内攻五脏拘急不得转侧,宜服之。

麻黄(去节)  白芍药  桂心  半夏(汤泡七次)  干姜(炮)  香附子(炒)  细辛(以上各一钱)  甘草(炙,一钱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姜五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二姜丸

治心脾冷痛,暖胃消痰。

干姜(炮)  良姜(去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橘皮煎汤送下。

没药散

治一切心腹痛不可忍者。

没药  乳香(各三钱,同研)  穿山甲(五钱,炙)  木鳖子(四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用同煎,不拘时服。

大沉香丸

冷气攻冲,心腹刺痛,亦治卒暴心痛

沉香  干姜(炮)  姜黄  辣桂  檀香(以上各四钱)  甘松(洗,焙)  白芷  天台乌药  甘草(以上各八两)  香附(一斤)  白豆蔻仁(二两)

上为细末,炼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食前细嚼,用生姜汤送下。

苏合香丸卒心痛,用生姜橘皮汤化下。

方见气门

沉香降气汤乳香

方见气门。治阴有阳不和,心腹刺痛。

烧脾散

治食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不可忍,及老人霍乱吐泻。

干姜(炮)  厚朴(姜制)  麦蘖(炒)  草果仁  神曲(炒)  良姜(锉炒)  橘红  缩砂仁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用热盐汤调服

紫沉煎丸

治虚寒积冷伏滞,阴气膨胀,心腹疼痛,两胁刺痛妨闷,用之如神,重者紧服。

沉香(一两,炼半斤,煎五十沸,别贮)  阿魏(一两,半升,研化尽)  没药(一两,半升捣研,研化尽,入阿魏)  巴豆霜(一分,半升洗,入银器内煮十余沸)  硇砂(一两,半升煮化,去石入巴豆内,熬欲得如稀糊,次入沉香等三味,一处熬成膏,下后药,研同丸)  硫黄(滴水研细)  木香(不见火)  青橘皮(去白)  人参(去芦)  胡椒  官桂(去皮,不见火)  良姜(水煮六七沸,曝干,以上各一两)  槟榔(一两)  干姜(三分)  丁香(不见火)  朱砂(别研,各半两)

上除硫黄朱砂外,先将诸药为末,次入二味研匀,入煎膏搜和,入臼杵二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丸,橘皮汤送下。如卒暴心痛,嚼破,汤吞下,立效。

灵脂酒

热气乘心作痛。

五灵脂(去砂石,炒)  加玄胡索  没药(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调下。

芜荑

治大人小儿蛔咬心痛。经云:虫贯心则杀人。欲验之,大痛不可忍,或吐青黄绿水涎沫,或吐虫出,发有休止,此是蛔心痛也,宜速疗之。

芜荑  雷丸(各半两)  干漆(捶碎,炒大烟尽,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水七分盏,调和服,不拘时,甚者不过三服,小儿每服半钱。

金铃子散

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宜先灸太溪昆仑穴)

金铃子肉  玄胡索(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调下,白汤亦可,食后服

术附汤

寒厥心痛手足逆冷,通身冷汗,脉微气弱。

白术(九钱)  附子(四钱半)  甘草(炙,一钱半)

上咀作二帖,每帖用水二盏煎,食前温服

蚕砂

治男子妇人心气痛不可忍者,服之立止。

上用晚蚕砂为末,滚汤泡过,滤清汁服之,不拘时候。

立应散

治妇人血刺心痛

玄胡索(一两,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用热调服,米汤亦可。

神保丸

治心膈气筑痛甚者。

方见气门

铁刷汤

治心脾积痛,妇人血气刺痛,中恶心,肠滑泄泻。

良姜(炒,二两)  茴香(炒,七钱)  苍术(制)  甘草(炙,各二两八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两,空心姜盐汤调服

辰砂一粒金丹

治一切厥,心小肠膀胱痛不可忍者。

附子(炮)  郁金  干姜

上各等分为细末,煮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男子温下,妇人汤下,食远服神效散

治远年近日一切脾疼,或阴寒作痛,引入背疼。

荜澄茄  丁香(各四钱)  补骨脂(炒)  玄胡索  白芍药  官桂  香白芷  神曲(炒)  蓬术(煨)  三棱(煨)  枳壳(炒)  麦蘖(炒)  陈皮  木香  青皮  甘草(炙,以上各一钱)

上咀作二帖,每帖用水二盏,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空心日午临卧各一服。

神圣代针散

心痛不可忍者。

乳香  没药  川芎  当归  白芷(以上各半两)  芫青(一两,去翅足)

上为细末更研,每服一字,病甚者半钱,先点好一盏,次糁药末在上,不得吹搅沉底,细细急呷之。心惊欲死者,小肠气搐,得如角弓,膀胱肿硬,一切气刺虚痛,并妇人血癖血刺,迷闷血晕,血冲心,胎衣不下难产痛疾,服之神验。

治心疼。

歌曰:

姜黄共玄索,乳香没药

用一盏,心疼如手捉。(一方用水煎)

上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温调服

治心脾痛。

此药极奇。叶石林游山,见一小寺颇整洁,学徒亦众,问僧所以仰给者,答云素无田产,亦不苦求于人,只货数药以赡,其间脾疼药最流布。有诗云:

草果玄胡索。  云脂并没药

调一二钱;  一似手拈却。(一方有乳香

上各等分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温调下。

治男子妇人急心气疼。

禁闭牙关欲死者,可急救。

上将隔年老葱白三五根,去皮须叶,捣为膏,将病人口斡开,用银铜匙将葱膏送入咽喉中,用香油四两灌送。葱膏油不可少用,但得葱膏下喉中,其人即苏。少时将腹内所停虫病等物,化为黄水,微利为佳,除根永不再发。

海上方

治一切心痛,不问新久,服之良久,当利即愈。

上用生地黄,随人所食多少,捣绞取汁,搜面作饦,或冷淘食,良久当利,出虫长一尺许,头似守宫,后不复患矣。昔有人患此一年不瘥,深以为恨,临终戒其家人,吾死后当剖去病本。果得虫,置竹节中,每所食皆饲之,因食地黄饦亦与之,随即坏烂,由此得方。刘禹锡传信方》亦纪其事云:贞元十年,通事舍人崔抗女,患心痛垂气欲绝,遂作地黄冷淘食之,便吐一物,可方一寸以来如蛤蟆状,无目足等,微似有口。盖为此物所食,自此遂愈,食冷淘不用盐。

治暴心痛

不可忍,男子妇人小儿皆可服,及治小肠气

上用荔枝核为末,每服一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稍温服。一方烧灰存性为末,每服二钱,用糊粉汤下之,或热调下。《集验方》用汤调下一钱。

神捷丸

治急心疼不可忍,浑身手足厥逆呕吐冷沫。

吴茱萸(汤泡)  干姜(炮)  肉桂(去粗皮)  莪术(煨)  附子(炮,去皮脐)  川芎(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热汤送下。

雷丸鹤虱散

心痛,三十年不瘥者,月上旬日服,杀虫。

雷丸  鹤虱  贯众  狼牙  桂心  当归  槟榔(各八分)

上为末,空心煮水半鸡子许,服方寸匕,日二服,若重不过三服瘥。忌生葱生冷油腻猪鱼小豆大蒜等。

暖胃

治心脾疼不可忍。

上用苍术四两,黄泥和浆水煮令透,洗净焙。干,碾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或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米汤下五十丸,立效。史丞相奉内祠偶患此疾,不可忍,宣和时百般治疗,得此药服愈。

香附散

治心脾疼不可忍。

香附(炒)  良姜(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入盐调服二味,须各炒,同炒即不效。一方治肚疼腹胀,及妇人脾血痛,用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温送下。一方为细末,用陈米饮调下。

吴开内翰,宣和壬寅得此方,即修合,次日登舟。舟人妻患心痛欲死,以半碗饮之,即愈。蠲毒丸

九种心痛

巴豆(一粒,去油)  丁香(十枚)  胡椒(四十九粒)  斑蝥(一枚,去翅足)

上为细末,捣烂饭和丸,如小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五丸,不拘时用温汤送下。

必效方

治蜎心痛

上用熊胆,如大豆,和水服,大效。一方疗心痛,细研,温水服。

又方  治同前。

上取鳗鲡鱼,淡炙令熟,与患人食一二枚,永瘥,饱食弥佳。

玄胡散

冷气心痛,及疝气心腹疼痛。

玄胡索(炒)  胡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前用温调服

心气冷痛。

良姜(四两。切碎,分作四分,一两用陈壁土半两,同炒,黄色,去土。一两用斑蝥三十四个,同炒黄色,去斑蝥。一两用巴豆三十四个,去壳,同炒黄色,去豆。一两用陈仓米半合,同炒黄,去米)  陈茱萸(一两,拣淘净,用浸一宿)

上将茱萸同四色炒过良姜,再同炒令干,碾为细末,用浸茱萸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更看病人腹中冷热加减,空心用生姜汤送下。

调中汤

心掣胸中忿气,不欲饮食。

赤茯苓(去黑皮)  当归(切碎)  干姜(炮)  人参  白术(以上各二两)  官桂(去粗皮,一两半)  五味子  甘草(炙,各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日二夜二。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