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 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中暑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    二、诱发因素 中暑发生不仅和气温有关,还与湿度、风速、劳动强度、高温环境、曝晒时间、体质强弱、营养状况及水盐供给等情况有关。据实验,导致中暑发生的条件:①相对湿度85%,气温30-31℃;②相对湿度50%,气温38℃;③相对湿度30%,气温40℃。
三、起居调摄 在外出时,要做好防晒工作,戴太阳镜、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穿透气性好的棉质或真丝面料衣服。烈日炎炎下长时间骑车最好穿长袖衬衫,或使用披肩,戴遮阳帽。进行长时间户外运动时,要准备好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十滴水、仁丹等。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最强时,尽量不要待在户外,有条件的可适当进行午休。空调温度不要开得过低,室内外温差太大也会导致中暑
四、营养素的预防缓解作用 夏天在户外时,应及时补充含盐的水分,以维持身体的体液平衡和酸平衡。
五、推荐/禁忌食材 推荐食材:西瓜荷叶莲子肉,绿豆苦瓜杨梅柠檬薏苡仁莲子心香薷 禁忌食材:忌大量饮水、忌大量食用生冷瓜果、忌吃大量油腻食物、忌饮镇啤
六、推荐药膳
(一)脾肾两虚型:脸上没有血色、暗淡无光,容易腰酸腰痛,或月经色淡,或阳痿早泄遗精,膝盖打软,腿没劲
1、枸杞西瓜鸡 【组成】西瓜1个(重约2000克),项鸡1只(重约1000克),枸杞子20克,花生油25克,料5克,生姜3克,葱3克,精盐15克,味精2克。 【功能主治】补肝益肾,清热解暑 【烹调技巧】将西瓜近蒂部切下一块,作盖,挖尽籽瓤,使呈盅状,然后放开水锅中汆一下,取出放冷。鸡宰杀后,煺毛剖腹去内脏,洗净,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将枸杞子用温水漂洗干净,姜、葱分别洗净切成细末。锅中放入花生油大火烧至八成热,将姜、葱和鸡块一起下锅翻炒片刻,注入清水400毫升,烧开后,撇去浮沫,下枸杞子、料、精盐,转用小火炖半小时,然后连同原汤一起装入西瓜盅内,盖上瓜盖,上笼大火蒸20分钟,将西瓜蒸熟,使西瓜鸡肉枸杞子的味道互相渗透。出笼后加味精以调味,将西瓜盅端正摆放于大盘中。分2—3次1天服完,趁热食鸡肉,喝汤。 【注意事项】体虚胃寒、便溏、消化不良患者慎服。 【按】本方适用于热病伤律,口干舌燥,心胸烦热大便秘结水肿腹胀。   2、五香荷叶肉 【组成】猪五花肉750克,五香炒粉200克,白糖30克,料30克,油60克,大荷叶3张。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升运脾阳 【烹调技巧】将猪五花肉洗净去骨,切成长6厘米—9厘米,宽3厘米到6厘米的长方块,放入大碗中,加入料油和白糖。拌和均匀,腌渍1小时、然后将每块肉均匀裹上五香炒粉。将每张大荷叶切成10厘米—12厘米见方小块,每小块荷叶放入一块裹粉五花肉,包好,整齐排放于大盘中, 上笼用大火蒸3小时。分3次—4次服。可用于佐餐。 【按】本品有清热解暑、升运脾阳的作用,适用于体虚脾弱,食欲不振,易感暑湿之症。   3、荷叶粉蒸 【组成】老肉(3年以上白色者为佳)200克,五香炒粉100克,油15克,料10克,生姜3克,葱3克,胡椒粉0.5克,味精0.2克,大荷叶1张。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滋阴养胃 【烹调技巧】将生姜和葱洗净,切成细末。肉去骨切成块,一起放于大碗中,加入油、料、味精、胡椒粉拌和均匀,腌渍1小时。然后将每块肉均匀裹五香炒粉,分成4份。将大荷叶对切成4小块,每一块放1份裹粉肉,包好,整齐排放于大盘中,上笼用大火蒸2小时。分1次—2次服。单食或用于佐餐。 【按】本方有清热解暑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体虚脾弱,食欲不振,水肿胀满,阴虚失眠及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贫血、慢性肝炎等,可久服。   4、祛暑汤 【组成】党参薏苡仁莲子百合玉竹南沙参芡实枣各15克,银耳枸杞子各10克,冰糖150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补脾益肾 【烹调技巧】将党参百合玉竹薏苡仁南沙参淮山药芡实枣、枸杞子分别洗净沥干。莲子用温水浸泡后,撕去外衣,抠去心。冰糖清水200毫升熬溶,过滤,除去沉淀物,收取冰糖水。将银耳清水洗净,除去耳蒂和杂质,再用冷开水500毫升浸泡1-3时,然后将银耳连浸水一起放于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加入以上各药和冰糖水,转用小火熬1小时。分3-5次服,趁温食薏苡仁百合莲子银耳,喝汤。 【按】本方有清热祛暑、补脾益肾、滋润心肺的作用。适用于感暑烦躁,肺虚干咳,食欲不振。   5、荷包饭 【组成】优质大米500克、烧100克、鲜笋150克,仁、叉烧、猪瘦肉各50克,鸡蛋1只,化猪油、水发香菇30克,油10克、料5克,麻油3克,精盐3克,味精2克,胡椒粉1克,鲜荷叶15片。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健脾 【烹调技巧】将大米淘洗干净,加入化猪油,拌和均匀。蒸笼内放湿布,将拌好的大米放入,用大火蒸熟,取出晾冷,摊作5份。鲜笋去壳,去老留嫩,放于锅中,加水煮熟,取出切丝,再入锅中,加水烧开,捞出沥干。鸡蛋敲破,打入碗中,用筷子打发,放入锅中加油煎成薄片。水发香菇剪去菇柄,与烧、叉烧、猪瘦肉均分别切成丝,一起放入盆中,加入油、料麻油、精盐、味精、胡椒粉拌和均匀作馅,分成5份。鲜荷叶放入开水中烫软后取出,两片相叠作底,一片垫中,将熟饭1份分作两半,先放半份熟饭于荷叶上摊开,入馅料于饭中间,再加半份熟饭盖上馅料。用荷叶包裹成方形,用水草扎紧,上笼蒸20分钟,使荷叶、熟饭、馅料的味道互相渗透。分2次—3次服。 【按】本方具有健脾消食、清热解暑的作用。适用于胃肠胀满,食欲不振。   (二)暑热伤津型:口渴,面红,大汗淋漓,小便少 1、西瓜翠衣粥 【组成】鲜西瓜翠衣(西瓜皮刮去表皮,削净瓜瓤)50克,绿豆100克,薏苡仁50克,红糖100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利尿生津 【烹调技巧】将西瓜翠衣洗净、切成细粒;红糖加水熬溶、过滤,除沉淀物,收取糖水。将绿豆薏苡仁放入砂锅中,注入清水1200毫升,大火烧开后,煮至绿豆开裂,撇出浮沫,再下西瓜翠衣,转用小火慢煮成粥,加入糖水,搅匀。分2次—3次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 【按】本方有清暑祛湿、生津、利尿、解毒的作用。适用于因暑湿引起的暑温咽喉肿痛,疮,热,夏季皮炎。   2、茅根荷叶粥 【组成】鲜白茅根100克(干品50克),鲜荷叶一大张,大米100克,白糖50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健脾生津 【烹调技巧】鲜荷叶洗净,剪成3厘米见方小块。大米淘洗干净沥干。白茅根洗净,切成3厘米长的段,放于砂锅中,注入清水1500毫升,煎半小时,过滤去渣,留下白茅根汁,加入大米大火烧开后,再下鲜荷叶,转用小火慢熬成粥,加白糖,搅匀,烧开。每天服3—4次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忌服,注意忌用器煮。 【按】本方具有清热凉血,祛湿解暑的作用。适用于热,疮,暑天烦渴,小便短赤。   3、绿豆粥 【组成】绿豆100克,大米100克,红糖100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暑生津 【烹调技巧】红糖加水熬溶,过滤,除去沉淀物,收取糖水。绿豆大米分别淘洗干净。先将绿豆放于砂锅中,注入清水1200毫升,大火烧至绿豆开裂,再下大米。继续用大火烧开后,转用小火慢熬成粥,加入糖水,搅匀,再熬5分钟。分2—3次服,每周服2—3剂。 【按】本品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解暑除烦的作用。适用于中暑烦渴,痈肿热毒,下肢胀满,小便不通口干泻痢等病症。   4、山楂麦冬饮 【组成】山楂片、麦冬各20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健脾消食 【烹调技巧】将山楂片、麦冬分别洗净,—起放于砂锅中,水煎两2次,每次用水300毫升,煎20分钟,两次共取混和药汁400毫升,去渣。分2次—3次服。 【按】本方具有健脾和胃生津止渴、降压的作用。适用于暑热烦闷,咽干舌燥,肉类食积不化,胃部不适,动脉硬化性高血压症。   5、莲子心 【组成】莲子心甘草各5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宁心安神 【烹调技巧】将莲子心甘草洗净沥干,入滚开水300毫升,盖好,温浸半小时。代茶饮,每天3—4次。 【按】本方有清心安神、降压的作用。适用于烦躁,睡眠不宁,心悸烦热口干等。   6、苦瓜 【组成】绿适量,苦瓜1个。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 【烹调技巧】苦瓜从上端切开,挖去瓜瓤,装入绿,再将切开的瓜盖合拢,用竹签串住,将瓜挂于通风处阴干。取瓜洗净,连同茶叶切碎,混合均匀。每次取10克,开水冲泡,焖半小时,频饮。 【按】本方具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适用于中暑发热,口渴烦躁小便不利等症。   7、拔丝香瓜 【组成】香瓜50O克,白糖150克,干淀粉100克,花生油250毫升。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生津止渴 【烹调技巧】先将香瓜洗净,削去外皮,除去瓜瓤,用刀将瓜肉切成长条,蘸上干淀粉,备用;将锅放火上,加入花生油并烧至八成热,下入香瓜条,待之炸成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原锅置火上,留少许底油,加入少量清水白糖,炒至浅黄色能拔出丝时,投入已炸好的瓜条,离火,颠翻均匀,撒上芝麻,装入已抹上一层麻油的盘内。蘸凉开水食用。 【按】本菜具有解暑生津,除烦止渴,通利小便之功效,可治疗暑热伤津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及暑热痢疾等病症。  8、杨梅 【组成】新鲜杨梅500克,白糖50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 【烹调技巧】杨梅洗净后加入白糖,共同捣烂放入瓷罐中,自然发酵1周后成,用纱布滤汁(若甜度不够可加适量白糖),再置锅中煮沸,停火冷却后,装瓶密封保存。越陈久者越好。随量饮用。 【按】此具有清解暑热,祛湿止泄的功效,可用于预防中暑及治疗暑热泄泻。   9、柠檬速溶饮 【组成】鲜柠檬500克。 【功能主治】清热祛暑、除烦生津 【烹调技巧】取鲜柠檬果肉切碎,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先以大火,后改以小火,慢慢熬煮成膏,装瓶备用。每次10克,以沸水冲化,每日饮用2次。 【按】此饮具有祛暑除烦,生津止呕作用,可治疗中暑呕恶,口渴烦躁等病症。   七、专家提醒 夏季防暑降温,尤其在高温下作业的人员更要做好个人防护,采取及时补充含盐的水分,工作场所加强通风降温,调整作息时间等预防措施。年老体弱多病者要注意房间通风降温,劳逸结合,适当补充水分和营养。现在使用空调的家庭较多,居民在使用家庭空调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7℃,相对湿度在50-60%,同时要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以防暑热感冒发生。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