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胆囊急性化脓性感染,80%~95%的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结石引起;另有10%左右的患者并无胆囊结石,而是因细菌感染、创伤、化学刺激所致,称为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本病是急腹症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发病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男女发病比例为1:3左右。本病属中医“胆胀”、“胁痛”、“腹痛”、“黄疸”等范畴。

  辨证分型

  肝郁气滞:右上腹或剑突下间歇性隐痛,可牵扯至肩背部疼痛,可有低热,咽干,性急易烦,食欲缺乏。舌淡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弦或弦紧。

  [治法方药]  疏肝利胆,行气止痛。四逆散加味。主要药物甘草枳实柴胡芍药。咳者,加五味子干姜;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

  肝胆湿热:右胁或上腹部疼痛、拒按,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其痛多向右肩部放射,脘腹胀满,身热口渴或恶寒发热,或恶心呕吐,纳呆,多有目黄,身黄。舌偏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方药]  疏肝利胆,清热利湿四逆散茵陈蒿汤加减。主要药物茵陈栀子大黄柴胡枳实芍药炙甘草

  毒热内蕴:寒战高热,右胁及脘腹疼痛拒按黄疸加重,尿短赤,大便秘结,甚则神昏气促,肢冷。舌绛红、干燥,苔腻或灰黑,无苔,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方药]  清热解毒通里攻下。大承气汤茵陈蒿汤加减。主要药物茵陈栀子大黄厚朴芒硝枳实

  肝阴不足:右胁痛,多呈隐痛,头目眩晕,口干耳聋耳鸣,急躁易怒,少寐多梦。舌红或有裂纹或见光剥苔,脉弦细。

  [治法方药]  养阴柔肝,酸甘利胆。一贯煎加减。主要药物北沙参麦冬当归身、生地黄枸杞子川楝子

  适宜技术

  1.针刺疗法

  (1)取穴:日月期门肝俞,配内关阳陵泉太冲。手法:针用泻法(取左侧卧位,均针右侧),每5分钟行针一次,留30分钟。随证加减:高热不退可加合谷曲池大椎恶心呕吐可加足三里中脘

  (2)主穴:①右胆俞日月中脘;②右胆俞期门日月。配穴:足三里(或胆囊穴)、阳陵泉丘墟太冲。手法:每次取主穴和1~2对配穴,针用泻法,留针30分钟,每3~5分钟行针一次,每日治1~2次。随证加减:绞痛加合谷呕吐内关;高热加曲池黄疸至阴

  (3)体针主穴为阳陵泉胆囊穴足三里,配穴为章门期门曲池合谷强刺激,加留针,每日针刺一次,每次选4~5穴,留针30分钟,5~7日为一疗程。

  2.耳针疗法

  (1)取穴:神门、交感、肝、胆、胰区、十二指肠。方法:取反应敏感的耳穴2~3对,重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1~2次;也可用电针或于上述穴区埋针或压王不留行籽,每2~3天换一次。平时自行用手按捏留针(压丸)处1~2分钟,每日3~5次。

  (2)取皮质下交感、胰穴、胆穴,中等刺激后留针或埋针。

  (3)处方:神门、胰胆、肝、肩。配穴:交感、内分泌、十二指肠、脾。操作:以主穴为主,再选择1~2个反应明显的备用穴而行针刺法。重刺激,留针30~60分钟,留针期间间断刺激。根据发作与否,每日1~3次,7~15日为一疗程。

  3.电针疗法

  主穴:日月期门、右胆俞中脘(均连阴极)。配穴:足三里阳陵泉胆囊穴太冲内关(均连阳极)。方法:取主穴和配穴1~2对,进针得气后,接G-6805治疗机,用疏密波,强度由弱到强,以耐受为度,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起针后服50%硫酸镁40毫升有助排石)。10次为一个疗程。

  4.穴位针法

  处方:期门章门巨阙上脘、九椎透十椎(夹脊右侧)、肝俞胆俞。操作:选用28号0.5~3寸毫针,局部常规消毒,针刺得气后,用胶布将针柄固定于皮肤,埋藏2~3天。在埋藏期间,注意埋针部位有无刺痛,如有刺痛感,即将针拔出。

  5.灸法

  (1)处方:阳陵泉期门日月肝俞胆俞太冲足临泣发热大椎曲池合谷;绞痛加丘墟足三里胸满膈俞内关丰隆。操作:用灸条在以上穴位处施以雀啄灸,以皮肤潮红为度,每穴施灸10分钟,每日两次,7日为一疗程。

  (2)处方:神阙穴。操作:将食盐研细后经锅炒制,取5~l0克,艾炷数壮,汤匙一把。治疗时令患者仰卧露腹,将食盐均匀地铺于脐中,厚约0.3厘米,直径2~3厘米。上置艾炷一壮,点燃,待烧至刚有温热感时用汤匙压灭其火(注意不宜烧得太过和压得过猛,以防烫伤),脐部会有较明显的烧灼感,向腹中扩散。每日一次,直至疼痛缓解或压痛减轻为止。

  6.拔罐法

  处方;肝俞胆俞。操作:用中型火罐对准穴位用闪火法将罐拔于穴位处,留罐20分钟,每日两次,5日为一疗程。

  7.三棱针

  处方:前腹正中线及旁开2寸线上自剑突下或肋弓下到肚脐的经穴。操作:局部常规消毒,以左手拇食指捏起皮肤,右手持三棱针快速直刺一分,针刺后,每穴挤出血3滴。每日一次,5日为一疗程。

  8.梅花针疗法

  处方:阿是穴背腧穴夹脊穴。操作:局部常规消毒,用梅花针中度叩击,以皮肤红润少量出血为度。每日一次,7日为一疗程。

  9.推拿疗法

  处方:日月中脘胆俞肝俞。操作:患者取仰卧位,点按右侧日月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约3分钟,再将两手置于胸肋部,自内向外搓揉约36次。在中脘穴上做一指禅推法3分钟,再用掌由上至下轻轻推揉腹部36次。患者俯卧位,点按双侧胆俞肝俞,每穴约3分钟,再用掖法沿膀胱经背腧穴由上至下掖3遍。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10.中药敷贴

  处方:山栀10克,生大黄10克,芒硝10克,冰片1克,乳香3克。操作:上药共研细末,为一次量。加蓖麻油30毫升,75%乙醇溶液10毫升,蜂蜜适量,调成糊状,敷于胆囊区。每天一次,每次可保持8~12小时。用至腹胁疼痛缓解而不拒按为止。一般外敷即觉舒适,数分钟后疼痛即开始减轻,在30~60分钟内疼痛减轻更为显著。本散外敷后,如使用较久,少数患者局部皮肤可起红色皮疹作痒,停药即可逐渐消失,一般不必作特殊处理。

  11.穴位注射

  取穴:胆俞足三里中脘胆囊穴。方法:取1~2穴,每穴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5毫升,或当归液(或红花液)1~2毫升,进针得气后,强力快速注入,每日1~2次。

  12.药疗法

  (1)处方:玉米须50克,蒲公英茵陈各 25克。用法:上药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沸5分钟,取汁倒入杯,代茶饮用。每日一剂,可频频饮用。

  (2)处方:金钱草败酱草茵陈各30克,白糖适量。用法:前3味药放入盛有开水的保温瓶内,浸泡30分钟后,取汁倒入杯,加入白糖代茶饮用。每日一剂,频频饮服。

  (3)处方:青皮9克,郁金10克,茵陈15克。用法:上药放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煎沸15分钟,取汁倒入杯,代茶饮用。每日一剂,频频饮服。(摘自《急症中西医诊疗技术》)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