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   ①月经不调,甚至崩漏或闭经。   ②腰酸关节酸痛,易疲劳,抵抗力下降。   ③容易紧张焦虑、烦躁、易怒或抑郁,甚至潮热汗出。   ④皮肤干燥、缺乏弹性,甚至出现暗沉、色斑、皱纹。   ⑤阴道干涩松弛、白带量少、性欲减低,甚至性生活有困难。   ⑥尿频、尿痛、尿不尽、反复尿路感染、小便有坠胀感。   ⑦年龄35~49岁或未满35岁者便出现上述情况。   如果出现两条以上者,那就应该引起重视了,说明你的卵巢功能已经在慢慢衰退了。研究表明,卵巢衰老有四大原因:一是寒湿,二是久坐,三是精神压力大,四是过度或不正确的减肥。   在女人的一生中,卵巢起到灵魂作用。卵巢对女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器官,女人的年轻、美丽可都受它影响。卵巢保养得好,可使女人面部皮肤细腻光滑,白里透红,永葆弹性,还可以促进生殖和机体健康,调节并分泌雌性激素。   世界上没有哪种花是常开不败的,但是只要我们精心呵护,用爱浇灌,总是可以延长花期。卵巢也如同一朵花,若能从年轻时就开始注重卵巢的护理与保养,自然可以延缓衰老,美丽绽放。   常按七大穴位护好卵巢   三阴交穴 属足太阴脾经穴。位于人体下肢穴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调和气血、通经活络、健脾和胃等功效。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等。每天早晚对三阴交穴位进行点按式按压,每次20分钟。   关元穴 位于脐下三寸处,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此穴最好使用点按与轻敲结合的方式。   气海穴 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按压气海穴有温阳益气化湿理气的功效。   涌泉穴 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是全身穴位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肾主气血,肾脏不好的女性,往往会面临内分泌等多种问题,因此平时涌泉穴一定要勤于按压,每天热水泡脚后,按压20分钟左右即可。   血海穴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平时可以对这个部位进行点按,能够有效缓解痛经荨麻疹以及面部雀斑问题,有效促进体内血液循环,改善体寒导致的宫寒等问题,恢复经期正常,防止经期过短,月经量较少带来的卵巢问题。   复溜穴 位于小腿里侧,脚踝内侧中央上二指宽处,胫骨与跟腱间。(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经常按摩复溜穴对女性下焦冷、痛经、手脚浮肿很有效,这一穴位能够有效促进下半身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有效改善下半身循环不畅的问题,平时可采取点按与轻敲的方式。   照海穴 是八脉交会穴,通阴,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主治咽喉干燥、失眠、嗜卧、惊恐不宁、目赤肿痛、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不寐。临床常用于治疗肾炎、神经衰弱、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问题,平时可使用点按式按摩法,如果遇到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等妇科问题,坚持每天点按3次,每次10分钟即可。   保护卵巢 从生活中小细节做起   保证睡眠 《素问》载:“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子时是晚23时至晨1时,此时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乃阴阳交替变换之候,女性养气血之时;现代医学也发现雌激素大多夜间分泌。所以在子时休息好对女性卵巢的养护至关重要。睡眠的黄金时间在晚上10点到晨2点,千万不要超过晚上11点,即使次天补觉也无法弥补。   均衡饮食 清淡、有节制的饮食是强健脾胃乃至滋养肾气的基础,日常饮食宜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的食品。还可多食富含植物性雌激素的食品,如豆类、谷类、菠菜、西兰花南瓜番薯小麦黑米等食物。减少摄入盐类、精和咖啡,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   放松心情 情志不调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现代生活节奏快,女性都有事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好多女性朋友总觉得心浮气躁,焦虑、易怒,甚至抑郁,故需要缓解情绪,释放压力,才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正常运行。女性朋友可在家听听音乐,看看杂志,放松心情,也可以时常约上三五好友,踏青聊天,宣泄下近来的烦心事,使心情保持愉悦。   品饮花 一是玫瑰红枣玫瑰花15克,红枣3颗。玫瑰花红枣用水冲洗干净,红枣要切开,材料放到杯里,倒入沸水,盖好盖子,焖20分钟左右。有理气解郁、活血散瘀功效,能缓解不良情绪、解除疲劳、美容养颜;二是枸杞桂花,有祛斑、润燥、明目、养肾、排毒、养颜、美白皮肤、促进排毒、调节内分泌的作用;三是党参红枣,可补气养血,改善贫血、乏力等症状。   中药泡脚 足部离人体的心脏最远,负担最重,而女子常出现“气血不足”“肝郁气滞”“血虚寒凝”等证,可以试试中药泡脚。每次浸泡15~20分钟,每日早晚各熏洗1次,每剂药重复使用两天,可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疏肝理气安神助眠的作用,每次经期前三天熏洗,还可以治疗痛经。(蒋晨)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