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中医学称为“阴挺”、“阴茄”、“阴脱”、“阴突”等。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移,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子宫脱垂又常伴阴道前壁或后壁的膨出。因本病多数发生于产后,故又有“产肠不收”之称。   子宫脱垂是由于气虚下陷,肾虚不固致包络损伤,不能提摄子宫。常见临盆过早、难产、产程过长、产时用力太过,或产后过早参加体力劳动,或长期咳嗽、站立等,以致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不能提摄,故阴挺下脱;另素体虚弱,房劳多产,损伤胞络肾气,提摄无力,而使子宫失于维系所致。   子宫脱垂的临床表现为阴道脱出肿物,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伴有腰部酸痛,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感。脱垂严重者,不能自行还纳,如果与衣裤摩擦损伤后,出现红肿、溃烂等病变,会有黄水淋漓,或夹血水,分泌物秽臭等。本病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许多患者还可出现尿频、尿失禁,或排尿困难、癃闭,或大便秘结等症状。   在治疗上,采用辨证论治原则,根据“虚者补之,陷者举之,脱者固之”的原则,在利尿燥湿、升提收涩的同时,以益气升提、补肾固脱为主。   养生指导   子宫脱垂养生指导原则:益气补肾,升提固脱。妇女一生要经历许多特殊的生理时期,也是易患病的时期,做好这时期的保健,再加上适当的营养、休息、治疗,是预防子宫脱垂的关键。 发病前预防 a.尽早治愈旧疾   预防感冒咳嗽,有慢性支气管炎、顽固性便秘等旧疾者,如果此类慢性疾病反复发作,会长期增加腹腔压力。此外,腹盆腔肿块(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逐渐增大,发生腹腔积液亦会导致腹压增大,出现子宫脱垂及、阴道前后壁膨出。中医学认为,久病、重病耗伤气血,中气不足肾气亏虚,无力摄托,致使胞宫位置下移,故应尽早治愈慢性疾病,每年常规进行体格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b.女性应自爱   提倡晚婚晚育,做好避孕措施,避免人工流产,损伤冲任气血,以致胞脉胞络失养。青春期女性心理生理均未发育健全,须谨慎自爱,避免性行为,女性婚后亦要避免房劳过度,以免损伤肾气,导致肾虚不固。不能盲目减肥损伤脾胃,耗伤中气,使脏器下垂。亦不提倡穿紧身衣或使用收腹带,增加腹压,血行不畅,胞脉胞络失于濡养致使提摄失常,子宫下垂。

  发病后养护
  a.药物治疗   补中益气丸:每次10克,每日2次。调补脾肾、益气升阳,治气虚子宫脱垂。   黄芪汤:黄芪25克,加水400毫升煎煮,沸后5分钟加入1克红,分3次温饮,每日1剂。能益气升提,治子宫脱垂。   何首乌30克,山萸肉9克,煎水去渣,入鸡蛋煮熟后调味食用,早晚各1次,连服数日。补肾固摄。   b.外治法   熏洗:艾叶10克,五倍子10克,黄芪30克,葱白5根,煎水熏洗。有益气升提的功效,熏洗时配合提肛运动效果更佳。   坐浴: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苦参黄柏黄连蛇床子各10克服,煎汤后坐浴。可在收敛燥湿、收摄子宫的同时,治疗宫颈因衣裤摩擦而发生的溃烂。   外敷:五倍子10克,煅龙骨12克,冰片3克,研细为末,调拌麻油,外敷归来脐中穴,每3日换1次。具有收敛提摄的功效。   c.穴位按摩   取穴中极气海长强关元三阴交等,采用揉、按、摩、擦等手法,起到补肾益气、升提固托的作用。取百会穴,以一手的中指或食指附于百会穴上,由轻渐重按3—5下,然后再向左、向右各旋转揉动30—50次,有升阳举陷的功效。   d.针灸治疗   体针:取穴维胞子宫长强关元三阴交等,可用针刺或针灸治疗,或用艾叶灸温灸治疗。留针一般约15分钟。   耳针:将磁珠或王不留行籽放在黄豆般大小的橡皮胶布上,贴敷于耳部子宫、脾、肾、外生殖器官、交感等穴,贴好后经常按压,以耳部疼痛能忍受为度。   e.体位及体操疗法   盆底修复操:仰卧,两手平放在身体两侧,全身放松,两脚略分开,两膝弯曲,使两脚后跟靠近臀部,两脚及肩用力,撑住身体,髋部向上挺起,同时吸气,放下臀部,同时呼气。反复练习30—50次。   夹臀分脚运动:直体仰卧,两脚尖向左右两侧分开,同时两侧臀部夹紧,同时提肛10秒钟后还原,每日6次。   凳子操:端坐在木凳上,双脚交叉,双手平放于大腿,不用力气,交替做起立、坐下两动作。反复30—50次。   f.足浴泡脚   丹参15克,五倍子9克,加水1500—2000毫升,上火煎煮,沸后去渣取汁,倒入盆中,水温适宜时进行足浴。能活血行气,收敛固摄。   g.饮食调理   子宫脱垂虚证,在饮食上以补益脾肾之气为主,适当增加营养,如肉、蛋、禽类食品,或人参黄芪升麻煨鸡服用,每日清晨食用黄芪粥黄芪60克,水煎汁1000毫升,加入黑米糯米红枣莲心各30克煮粥),平时多食甲鱼、猪腰、黑鱼补肾食品。   冬令时可食用羊肉狗肉温补肾阳。少食生冷瓜果及蛤蜊、杮子、螃蟹等寒性食品,少食苦瓜丝瓜滑利性蔬菜,以免此等寒性、滑利性食物寒性下坠、损伤脾阳,加重子宫脱垂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