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配代赭石
人参性味甘,微苦,微温,归脾、肺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代赭石性味苦,寒,归肝、心经,平肝潜阳,降逆止血。二者相伍,可以大补元气,引气归元,纳气平喘。张锡纯认为“生赭石压力最胜,能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隔、坠痰涎、止呕吐、通燥结”,“人参借代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基之”。常喜人参、代赭石同用:配伍生芡实、生山药、山萸肉、生龙骨、生牡蛎、生杭芍、苏子组成治喘息的“参赭镇气汤”,治疗“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配伍苏子治疗“痰涎上涌,堵塞咽喉几不能吸”;配伍山药、牛蒡子、知母、生地、生杭芍、三七组成“保元寒降汤”,治疗“吐血过多,气分虚甚,喘促咳逆,血脱二气亦将脱”。配伍生芡实、生山药、生杭芍、牛蒡子、生甘草组成“保元清降汤”,治疗“吐衄证,其人下元亏损,中气疲惫,冲气、胃气上逆,脉弦而硬急”;张锡纯多用人参、代赭石来治疗咳喘、衄血、冲胃气上逆、元气将脱等症,范围极广。
五灵脂配柏子仁
五灵脂性味苦、甘、温,归肝经,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柏子仁性味甘、平,归心、肾、大肠经,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二者相伍治疗肺胀出自《圣济总录》“皱肺丸”,该方由五灵脂、柏子仁、胡桃仁组成,主治“咳嗽肺胀,动则短气”。具体用法:五灵脂二两,柏子仁半两,胡桃八枚(去壳),上三味,研成末,滴水为丸,如小豆大,煎木香甘草汤下十五丸。五灵脂、柏子仁治疗肺胀组方比较奇特。朱良春教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认为五灵脂“降浊气而和阴阳……凡痰瘀交阻,宿食不消,浊气撑塞,而致腹痛撑胀,此药悉可以应用,往往可奏浊气下趋,阴阳调和,胀消痛定之效。”《贵州民间方药集》记载柏子仁“止咳治喘,收敛止血,润肺健胃,利尿消炎”,《岭南采药录》记载柏子仁“能治咳嗽”,这说明柏子仁具有止咳平喘之效,加之柏子仁归肾经,《药品化义》谓之“又取气味具浓浊归肾,同熟地、龟板、枸杞、牛膝,封填骨髓,主治肾阴亏损,腰背重痛,足膝软弱,阴虚盗汗,皆滋肾燥之力也”,有补肾纳气之功。显然五灵脂、柏子仁相伍具有祛瘀化痰,敛肺纳肾功效,适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两虚之证。据“十九畏”记载,“人参畏五灵脂”。
瓜蒌配牛蒡子
瓜蒌性味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化痰热,宽胸理气,润肠通便。牛蒡子性味苦、辛,寒,归肺、胃经,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利咽散肿。二者相伍,出自《医宗金鉴》瓜蒌牛蒡汤(瓜蒌、牛蒡子、天花粉、黄芩、山栀、金银花、连翘、皂角刺)。原方治疗乳痈初期寒热往来,红肿热痛,但由于本方具有疏散风热,清肺化痰之效,所以也可用于痰热壅肺,表邪未尽之证。瓜蒌、牛蒡子相伍具有清肺热,润肺燥,化痰热;润肠通便的功效,所以适用于肺中痰热、肺中燥热以及肺肠同病之证,有类似于吴鞠通宣白承气汤的“脏腑合治”之意。姜良铎教授常用瓜蒌、牛蒡子相伍治疗肺热、肺燥咳喘、肺燥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麻黄配熟地
麻黄性味辛、苦,温,入肺、膀胱经,有发汗、平喘、利水之效。熟地性味甘、微温,归肝、肾经,养血滋阴,补益精髓。二者相伍出自王洪绪《外科全生集》治疗阴疽的阳和汤(鹿角、肉桂、麻黄、姜炭、熟地、白芥子、生甘草)。麻黄平喘,归肺经;熟地补肾纳气,归肾经。一肺一肾,肺肾同补。麻黄辛散,可以去除熟地的滋腻,熟地可以制约麻黄的温燥辛散,二者相伍可以用于久咳久喘属于肺肾亏虚者。阳和汤具有温阳补虚、散寒通滞作用,虽为阴疽效方,但对于肾督阳虚、寒痰凝滞的咳喘有补虚泻实、上下同治之意。《国家级名老中医验方大全》记载胡翘武主任医师用熟地30克、麻黄6克配伍肉桂3克、白芥子6克、鹿角片20克、淫羊藿20克、当归10克、紫石英30克、五味子4克、桃仁10克、皂角3克组成“阳和平喘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气肿引起的久咳久喘属于肾督阳虚、痰瘀凝滞证者。《祝谌予临床经验辑要》记载祝谌予用麻黄、熟地配伍治疗久嗽久咳和妇女经期哮喘,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