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治妊胎诸方


凡妇人虚羸,血气不足肾气少弱,或当风取冷太过,心下有淡水者,欲有胎便喜病阻

何谓欲有胎?其人月水尚来,颜色肌肤如常,而沉重愦闷,不用饮食,不知其患所在,脉理顺时平和,则是欲有胎也。如此经二月日后,便常不通,即结胎也。

阻病者,患心中愦愦头重眼眩,四肢沉重懈堕,不欲执作,恶闻食气,欲啖咸酸果实。

多卧少起,世谓恶食,其至三四月日已上皆大剧,吐逆,不能自胜举也。此由经血既闭,水渍于脏,脏气不宣通,故心烦愦闷,气逆呕吐也。血脉不通,经络否涩,则四肢沉重,挟风则头目眩也。觉如此候者,便宜服半夏茯苓汤,数剂后将茯苓丸。淡水消除,便欲食也。

既得食力,体强气盛,力足养胎,母便健矣。古今治阻病方有数十首,不问虚实冷热长少殆死者,活于此方。

半夏茯苓汤,治妊身阻病,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重,四肢百节疼烦沉重,多

半夏(五两) 生姜(五两) 茯苓(三两) 旋复花(一两) 橘皮(二两) 细辛(二两) 芎(二两) 人参(二两) 芍药(二两) 干地黄(三两) 泽泻(二两) 甘草(二两)

凡十二物,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病阻日月不得治,及服药冷热失候,病变客热,烦渴,口生疮者,除橘皮细辛,用前胡知母各二两。若变冷下者,除干地黄、用肉二两。若食少胃中虚生热,大行闭寒,小行赤少者,宜加大黄三两,除地黄黄芩一两,余药根据方。服一剂得下后消息者,气力冷热,更增损方,调定即服一剂汤,便急将茯苓丸,令得能食,便强健也。

茯苓丸,治妊身阻病,患心中烦闷,头重眩目,憎闻饭气,便呕逆吐闷颠倒,四肢委热,不自胜持,服之即效,要先服半夏茯苓汤两剂,后将茯苓丸也。

茯苓(一两) 人参(二两) 肉(二两) 干姜(二两) 半夏(二两) 橘皮(一两) 白术(二两) 枳实(二两) 葛根屑(一两) 甘草(二两)

凡十物,捣筛,和丸如梧子,饮服二十丸,渐至三十丸,日三。

妊娠五月日,举动惊愕,动胎不安,下在小腹,痛引腰胳,小便疼,下血安胎当归#

方。

当归 阿胶(炙) 芎 人参(各一两) 大枣(十二枚,(一虎口

上六味,切,以、水各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纳胶令烊,分三服,腹中当小便缓瘥也。

妊娠重下,痛引腰背,安胎止痛汤方。

当归 胶(炙) 干地黄 黄连 芍药(各一两) 鸡子(一枚) 秫米(一升)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搅鸡子令相得,煮秫米令如蟹目沸,去滓,纳诸药,煮取三升,分四服。忌芜荑

胶艾汤,治损动母,去血腹痛方。

胶(一斤,炙) 艾叶(一莒)

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安胎寄生汤,治流下方。

桑上寄生(五分) 白术(五分) 茯苓(四分) 甘草(十分,炙)

上四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人壮者,可加芍药八分、足水二升。

若胎不安,腹痛端然有所见,加干姜四分,即安。忌海藻菘菜、酢物、桃肉等。

苎根,治劳损动胎,腹痛去血,胎动向下方。

苎根 干地黄(各二两) 当归 芍药 阿胶(炙) 甘草(炙,各一两)

上六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分三服。忌海藻菘菜芜荑妊娠数月日,犹经水时时来者,名曰漏胞;苦因房室劳有所去,名曰伤胎,视说要知如此,小豆治数伤胎将用之方。

赤小豆(五升,湿地种之令生牙,干之)。

上一物,下筛,怀身数月日,经水尚来,以温方寸匕,日三,得效便停。

治妊身腹中冷,胎不安方。

甘草 当归(各二两) 干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凡四物,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治母有劳热,动胎,胎不安,去血,手足烦方。

生甘竹皮(二升) 当归(二两) 芎 (一两) 黄芩(半两)

凡四物,以水一斗,煮竹皮取六升汁,去滓纳煎,取三升,分三服。

治妊身心腹刺痛方。

盐烧令赤熟,三指撮,服之,立瘥。

又方

烧枣十四枚,冶末,以小便服之,立愈。

治妊身腰痛如折方。

大豆三升,以三升,煎取二升,服之。

妊娠子淋,宜下,地肤大黄汤

地肤草 大黄(各三两) 知母 黄芩 茯苓(一作猪苓芍药 枳实(炙) 升麻 通草 甘草(炙,各二两)

上十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得下后淋不好瘥,还饮地肤葵根汁。忌海藻菘菜、酢物。

又方

猪苓(五两)

上一味,捣筛,以白汤三合和一方寸匕为一服,渐至二匕,日三夜二尽。不差,宜转下之,服甘遂散

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气急,已服猪苓散不瘥,宜服甘遂散下之方。

太山赤皮甘遂(二两)

上一味,捣筛,以白蜜二合和,服如大豆粒,多觉心下烦,得微下者,日一服之,下后还将猪苓散;不得下,日再服,渐加,可至半钱匕,以微下为度,中间将猪苓散黄柏寄生汤,在治子淋方中。

妊娠子淋小便数,出少,或热痛酸疼及足烦,地肤饮方。

地肤草三两 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日三,日一剂。

妊娠忽闷,眼不识人,须臾醒,醒复发,亦仍不醒者,名为 病,亦号子痫病,亦号子冒葛根汤。若有竹近可速办者,当先作沥汁,后办汤也;其竹远不可即办者,当先办汤。

此二治会得其一种。其竹沥偏治诸痉绝起死也,非但偏治妊娠产妇绝死者有效,小儿忽痫痉金疮,治之亦验。竹沥

取新伐青淡竹断之,除两头节,留中央一节,作片,以砖并侧,令竹两头虚,布列其上,烧中央,两头汁出,以器承之,取服。

主痉至冒葛根汤,治妊娠临月,因发风痉,忽闷愦不识人,吐逆眩倒,小醒复发,名为

子痫病方

贝母 葛根 牡丹(去心) 木防己 防风 当归肉(切,熬) 茯苓 泽泻 甘草(炙,各二两) 独活 石膏(碎) 人参(各三两)

上十四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二服。贝母令人易产,若未临月升麻代之。

海藻菘菜、酢物。

妊娠得病,事须去胎方。

麦 一升,末,和煮二升,服之即下,神效。

又方

七月七日法曲三升,煮两沸,宿不食,旦顿服即下。

治羸人欲去胎方。

甘草(炙) 干姜 人参生姜 桂心 蟹爪 黄芩(各一两)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

妇人得温病,欲去腹中胎方。

鸡子一枚扣之,以三指撮盐,量鸡子中,服之立出。

又方

井底泥,手书其腹,立出,神良。

治妊妇日月未至,欲产方。

知母为丸,如梧子,服一丸,痛不止,更服一丸。

治妊身欲去之,并断产方。

桂心(各三两) (一升)

上三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服之。

又方

附子二枚,捣为屑,以淳苦酒和,涂之右足,去之,大良。

断产方。

故布方圆一尺,烧屑,以饮服之,终身不产。

治月未足,胎死不出,母欲死方。

大豆煮,服三升,死儿立出,分二服之。

又方

桃白皮如梧子大,服一丸,立出。

又方

好书三寸,末,顿服。

又方

盐一升,鸡子二枚和,顿服之。

又方

瞿麦一把,煮令二三沸,饮其汁,立产。一方下筛,服方寸匕

子死腹中方。

水银二两,立出。

又方

捣芎 ,方寸匕,神良。

又方

室土三升,熬令热,袋盛 心下,胎即下。

又方

灶中黄土三指撮,服之,立出。

治母子俱死者,产难及胎不动转者方。

榆白皮(三两) 葵子五合甘草(炙) 桂心(各一两)

上四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服一升,须臾不产,更服一升。忌海藻菘菜、生葱。

产难历日,气力乏尽,不能得生,此是宿有病方。

赤小豆(二升) 胶(二两)

上二味,以水九升,煮豆令熟,取汁,纳胶令烊,一服五合,不觉,不过再,即产。

又方

马衔一枚,觉痛即令左手持之。

又方

取槐东引枝,手把之。

又方

手捉鸬 头,甚验。

难产三日不出者方。

皂荚子二枚亦效。

产难数日欲绝,秘方。

书奏作两行字,凡二十字,文曰∶帝乙生子,司命勿止,即出其胞及其子,无病其母。

封其中央,以朱印之,令产妇持之。

产难方。

取其父衣以覆井,即出。神良。

又方

小麦二七枚,吞之即出。

又方

蚕种布三寸,烧作散,方寸匕,立出。

又方

一合,以和服,即出。

又方

烧兔毛末,服方寸匕,即生。

又方

烧大刀环令热,以沃之,取一升服之,救死。

又方

葵子三指撮,服。

治横产及侧,或手足先出方。

可持粗针,针儿手足,入二分许,儿得痛,惊转即缩,自当回顺。

横生方。

实中子一枚,削去尖者,以水浆吞之,立产。

逆产方。

盐涂儿足底,又可急搔爪之。并以盐摩产妇腹上,即愈。

又方

盐和粉涂儿两足下,即顺矣。

又方

以弹丸二枚,捣末,三指撮,温服。

又方

取车 中膏,画腋下及掌心。

逆产

烧儿父手足十指爪甲,冶末服之。

又方

取生半斤,清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则顺生。若不饮,用水。

子上迫心方。

取弩弦缚心下即出。

预服散,令易生,母无疾病。未生一月日前预服,过三十日行步动作如故,儿生堕地皆不自觉,甘草散方。

甘草(八分,炙) 黄芩 大豆卷 粳米 麻子仁 干姜 桂心(各二分) 吴茱萸(二分)

上八味,捣散,方寸匕,日三。忌海藻菘菜、生葱。

治妇人易生产,飞生丸方。

飞生(一枚) 槐子 故弩箭羽(各十四枚)

上三味,捣末,桐子大,觉便以服二丸,即易产。

又方。

蛇蜕皮,着衣带中,鉴鼻系衣带,临欲产时左手持马衔,右手持飞生毛,令易产。

令易产方。

烧药杵令赤,纳中饮之。

产妇易产方。

马衔一枚,觉痛时右手持之。

又方

蛇脱皮,头尾完具者一枚,觉痛时以绢囊盛,绕腰,甚良。

胞衣不出方。

皂荚捣末,着鼻孔中,嚏,即出。

又方

鹿角末三指撮,服之。

又方

取夫单衣盖井上,立出。

又方

KT 儿衣不出,吞此符吉。

胞衣不出方。

井中土,如梧子大,吞之。

胞衣不出方。

以水煮弓弦,饮之一升许。

胞衣不出,并儿横倒死腹中,母气欲绝方。

半夏(二两,洗) 白蔹二两

上二味,捣筛,服方寸匕。小难一服,横生二服,倒生三服,儿死四服,亦可加代赭瞿麦各二两。

又方

小豆小麦相和,浓煮汁饮之,立出。


上一篇:治女子众病诸方 下一篇:治产后诸方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