哕(即吃逆)
哕,即俗所谓吃逆,杂病辨之甚详。按《说文》:哕,气牾也。于月切,又乙劣切。乙劣之讹,遂为吃逆,亦犹俗呼团为突栾,角为葛洛,其故明矣。名世如东垣,亦谓哕是干呕之重者。不知有声无物,皆为干呕,岂以轻重分为二病哉?至所云咳逆者,即今之喘嗽是也。乃与吃逆混而为一,或以为哕,皆不考之过,而得失利害系焉,不可以不辨。
〔胃寒〕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者,以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成〕大吐大下,胃气极虚。复极发汗,又亡阳气。外邪怫郁于表则身热,医与之水,以发其汗,胃虚得水,虚寒相抟,则哕也,吴茱萸汤、理中汤。《活人》用橘皮干姜汤、羌活附子散、半夏生姜汤、退阴散。)
《活人》云:若服药不瘥者,灸之必愈。其法妇人屈乳头,向下尽处骨间,灸三壮。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为率,男左女右,艾炷如小豆许,与乳相直间,陷中动脉是。
〔胃热〕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详胃实。)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愈。(仲景无方。《活人》云:前部宜猪苓汤,后部宜调胃承气汤。)
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与小承气,汤入腹中,不转矢气者,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食,与水则哕。(详潮热。)
本渴而饮水呕者,柴胡不中与也。食谷者哕。(详胁痛。)阳明病,胃实不能食者,攻其热必哕。湿家头汗出,背强恶寒,欲覆被向火者,下之早则哕。(详体痛。)
太阳病,以火劫发汗,血气流溢,身黄欲衄,头汗腹满,谵语,甚者至哕,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可治。(论见头汗。)
附:
橘皮干姜汤 橘皮 通草 干姜(炮) 桂心 甘草(炙。各二两) 人参(一两)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日三。
治吃逆。
羌活 附子(炮) 茴香(微炒。各半两) 木香 干姜(炮。各如枣许大)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盐一捻,同煎一二十沸,带热服,一服止。
治哕欲死。
上以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分二服,温服。
〔失下〕
海藏云:伤寒咳逆脉散死,仲景之言不虚伪。大抵原因失下生,咳逆喉中阴不内。便软惟宜用泻心,便硬尤宜大承气。二药神工作者谁,东垣洁古为良剂。
〔洁〕咳逆者,火热奔急上行,而肺阴不纳,何其当哉!故便秘者,宜大承气下之。便软者,泻心汤主之。
〔海〕少阴咳逆者,此失下也。阴消将尽,阳逆上行,使阴不纳也。然阴既尽,阳亦将尽也。吸入肾与肝,阳逆上行,阴入不纳,故为阳极。脉微将尽者,不宜下,宜服泻心汤,养阴退阳而已。如不用泻心汤,凉膈散去硝黄、清肺散亦可。若脉左浮右沉实,非表也,里极则反出于表也。何以然?咳逆舌强,右脉实者,知少阴里也。饮水过多,心下痞而渴逆者,五苓散主之。别无恶证是也。恶候生,或兼以舌挛,语言不正,而反昏冒与咽痛者,少阴也。速下之,宜大承气汤也。何以脉浮为表?浮之实大,沉之损小,是为表也。浮之实大,沉之亦然,即非表也,邪入已深矣。内热当沉反浮,阳极复之表也。
〔阴证〕者,内已伏阴,阴气太甚,肾水擅权,肝气不生,胃火已病,丁火又消,所以游行相火,寒邪迫而萃集于胸中,亦欲尽也,故令人发热,大渴引饮,欲去盖覆,病人独觉热,他人按执之,身体肌肉骨髓血脉俱寒,此火即无根之火也。故用丁香、干姜之类热药温胃,其火自下。
用川乌(大者三枚,炮裂,去皮、脐)
为细末,每服三钱,用黑豆二十一粒,砂糖同泡汤调,乘热细细饮之。
治阴毒吃逆方(《本事》)
川乌头 干姜 附子(以上俱炮) 肉桂 芍药 半夏 炙甘草 吴茱萸 陈皮 大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三五片,煎至七分,去渣,温服。
肉豆蔻汤
肉豆蔻(一个) 石莲肉(炒) 茴香(各一两) 人参 丁香(各半两) 枇杷叶(五片,拭去毛,炙)
上锉细,用水四盏,生姜十片,煎二盏,去滓,空心温服,分二服。
橘皮 良姜 桂枝 当归(各一两) 杏仁(二十个) 麻黄 甘草(各半两) 槟榔(三个,另为末)
上㕮咀,用水四盏,姜十片,枣三枚,同煎至二盏,去渣。下槟榔末,再煎三沸。通口服一盏,未已再服。庞老云:伤寒吃逆不止,是阴阳气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下,故胃气上逆,为吃逆无休止,宜服此方。
沸汤点作一服,乘热猛吃,极效。
上以上五方,阴证所宜。
上方阳证所宜。
上细锉,用酒半盏,先将药置银石器内炒,渐渐滴酒,炒药焦黄色,研细末。每二钱,水一小盏,煎至八分。细细旋呷服。一方:单用香附子末。
又方
大蒜头二个,煨烂,研爆,入白姜末(丸得为度),研和如梧桐子大。捣韭菜自然汁,吞下二十丸,病退再服一十五丸。
〔吴〕吃逆者,气上逆而为吃忒也。《医方》或以为咳逆者,非也。经曰:咳逆上气,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成无己注引《千金方》云:咳逆上气,乃咳嗽也。言心火以刑肺金,其气喷逆而为嗽喘也。若肺绝则脉散,皮毛焦折而死,故曰形损也。与吃逆何相干哉?吃逆有因胃热失下而作者,且其气皆从胃至胸嗌之间,而为吃忒矣。易老治法,失下胃热内实,大便硬者,以承气汤下之,便软者,以泻心汤主之。胃虚有热者,橘皮竹茹汤。有痰饮者,半夏生姜汤,或茯苓半夏汤。若胃冷者,橘皮干姜汤、加味理中汤。《要略》言其气自脐下直冲于胸嗌间。吃逆者,此阴证也,其病不在胃也。且病下虚,内以伏阴,或误用寒凉,遂致冷极于下,迫其相火上冲,率集于胸中,以为吃忒,亦欲尽也。病人烦躁,自觉甚热,他人以手按其肌肤则冷,此为无根失守之火,散乱为热,非实热也,乃水极似火。若不识此,误用凉药,下咽则败矣。凡治须用《活人》羌活附子散或加味附子汤,急温其下。真阳一回,火降吃逆自止也。如冷极吃逆不止者,或兼以硫黄乳香散嗅法,或灸期门、中脘、关元、气海,但要取手足温暖,脉生阳回,阴退则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