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第三卷-口门


  生生子曰:经云: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此脾之所主于口也。又曰:胃足阳明之脉,挟口下交承浆。又曰:手阳明大肠之脉,挟口交人中。此二阳所挟于口也。又曰:有病口苦,名曰胆。盖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为清净之府,是以事事皆取决于胆也。胆或不决,为之恚怒,则气上逆,胆汁上溢,故口苦。或热甚而使然也。

  东垣曰:《内经》云:膀胱移热于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好饮人多有此疾。易老用五苓散导赤散相合服之,神效。

  刘河间曰:肝热则口酸心热口苦,脾热则口干,肺热则口辛肾热口咸胃热口淡。或曰:口臭者,亦胃热为之

  生生子曰:口者,五脏六腑所贯通也。为脾之窍。脏腑之气,皆由此出入,若门户也。《难经》谓: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吸门,义本诸此。故脏腑有偏胜之疾,则口有偏胜之症也。肝热口酸者,用小柴胡汤黄连吴茱萸青皮,甚者,当归龙荟丸心热口苦,或口舌生疮者,黄连泻心汤凉膈散。脾热口干者,三黄丸、泻黄丸。肺热口辛者,甘桔汤泻白散前胡山栀肾热口咸者,滋肾丸大补阴丸滋阴降火汤胃热口淡者,清胃散石膏。有谋虑不决,肝移热于胆,而口苦者,用益胆汤加柴胡龙胆草,或龙胆泻肝汤。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口酸者,用伐肝补脾汤。有膀胱移热于小肠,而口糜溃烂者,用柴胡地骨散,实者,大黄朴硝以利之,或导赤、五苓,加黄连兼服。大抵口舌生疮,初起不可便用凉药敷掺,恐寒凝不消,久而难愈。必须先用辛轻升散之剂,而后清凉,或视其所因而分治之。或有中气不足致虚阳口疮者,又当从理中汤附子治之。此又不可不知也。

  升麻散

  上膈热壅,口舌生疮,先用此升发。

  升麻(一两半)  赤芍药  人参  桔梗  葛根  薄荷  防风(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一片,水煎,食后服

  三黄丸

  三焦实热

  黄芩(春四两,夏秋六两,冬三两)  黄连(春四两,夏五两,秋三两,冬三两)  大黄(春三两,夏一两,秋二两,冬五两)

  为末,炼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远白汤送下。

  加味龙胆泻肝汤

  胆口苦

  柴胡(一钱)  黄芩(七分)  生甘草  人参  黄连  天门冬  胆草  山栀(各五分)  五味子(七粒)  麦冬  知母(各五分)

  水煎服,忌辛热物,大效。

  移热汤

  治口糜。即五苓散导赤散

  胡黄连散

  口糜

  胡黄连(五分)  藿香(一钱)  细辛(二钱)  黄连(三钱)

  为末,每用五分,干掺口内,漱而吐之。

  加味甘露饮

  男妇小儿胃经客热口臭牙宣赤眼口疮,一切疼痛。及上焦消渴喉腥等症。丹溪云:此心肺胃药也。

  熟地  生地  天冬  麦冬  枇杷叶(去毛)  黄芩(各一两)  茵陈  枳壳  石斛  甘草(各一两)  犀角(三钱)

  为粗末,每服三五钱,水煎,食后临卧温服。此方得自一品之家,其间加犀角一味,尤为有理,百发百中。

  香薷汤

  口臭

  香薷一把,煎浓汤,稍稍含之。

  丹溪云:香薷能治口臭

  《宝鉴》泻白散

  治肺热喉腥。一人膏粱而饮,因劳心过度,肺气有伤,以致气出腥臭,涕唾稠粘,咽嗌不利,口苦干燥,以加减泻白散治之良愈。

  桑白皮(三钱)  地骨皮  甘草(炙。各一钱半)  知母(七分)  黄芩(五分)  五味子(三十粒)  麦冬(五分)  桔梗(二钱)

  作一服,水二大盅,煎一盅,食后服。日进二次。

  张子和云:一人年二十余岁,病口中气出,臭如登厕,虽亲戚莫肯对语。戴人曰:肺金本主腥,金为火所乘,火主臭,应便如是。久则成腐,腐者,肾也。此亢极则反兼水化,病在上,宜涌之。以茶调散涌去其七,夜以舟车丸浚川丸,五七行,比旦而臭断。

  黄连升麻汤

  口舌生疮。

  升麻(一钱半)  黄连(三钱)

  为细末,绵裹入口内,含津液咽下。

  《衍义》柏皮散

  川柏炙、为末,一分)  青黛(一分)

  研匀,入生龙脑一字,研匀。治心脾热,舌颊生疮,掺上,有涎即吐之。

  治口疮

  砂仁(火煅存性)

  为末,掺上即愈。

  又方

  槟榔(火煅存性)

  为末,入轻粉敷之。

  又方  取桑树汁,先以发拭口,即以汁敷之。

  东垣化毒法

  凡口疮无论新旧,遇夜卧,将自己两肾丸以手〖扌历〗紧,左右交手揉三五十度,但遇夜睡觉行之,如此三五度良愈。因而生者,一夜愈。久病诸口疮,三二夜愈。如鼻流清涕恶寒者,〖扌历〗二肾丸,向上揉之,数夜可愈。

  益胆汤

  黄芩  甘草(炙)  人参(各一钱)  官桂  苦参炒)  茯苓(各五分)  远志(八分)

  水煎,食远服

  伐肝补脾汤

  黄连(一钱二分)  芍药  柴胡(各一钱)  青皮(八分)  白术(一钱半)  人参(八分)  白茯苓(一钱)  甘草(炙,五分)

  水煎,食前服

  柴胡地骨散

  柴胡  地骨皮(各五分)

  水煎,食远温服

  赴筵散

  细辛  黄柏(炒。各等分

  为末,掺患处,吐涎乃愈。

  泻白散

  滋肾丸

  滋阴降火汤(俱见火门)

  大补阴丸(见虚损

  清胃散(方见牙门)

  治口疮黄柏炙,同细辛各二钱,研极细,敷之。噙少时,当即满口有涎,吐之,少刻又敷又噙,如是五七次,立愈。

  绿袍散

  大人小儿口疮多不效者。

  黄柏(四两)  甘草(炙,一两)  青黛(一两)

  上先取二味为末,入青黛同研匀,干贴。

  五倍子口疮,以末搽之,便可饮食。

  治口疮,以胆矾一块,用百沸汤泡开,含漱,一夕可瘥八分。

  治口疮,以好蝼蛄极细,敷之立效。胡氏方,蝼蛄小肠膀胱,其效甚捷,因力气猛,阴虚气上致疮者戒用,惟体实有热,在上焦者用之。

  内府口臭

  连翘为末糊丸,食蒜、之后,吞二三钱,口中浊气化为清气,妙绝。

  治少阳口疮半夏散

  声绝不出者,是寒遏截,阳气不伸。

  半夏(制,一两)    乌头(各一字)

  同煎一盏,分作二服。

  治太阴口疮

  甘矾散

  以甘草二寸,白矾栗子大,含化咽津

  治赤口疮

  乳香散

  以乳香没药各一钱,白矾半钱,铜绿少许,研为末,掺之。

  治白口疮

  没药散

  以乳香没药雄黄各一钱,轻粉半钱,巴豆霜少许,为末,掺之。

  红芍药散

  心痛口疮,紫桔红苍,三钱四两,五服安康。

  上件紫菀桔梗红芍药苍术等分,为细末,羊肝四两,批开,掺药末三钱,用麻扎定,火内烧令熟,空心食之,大效,白汤送下。

  小儿口疮遍白者,及风疳疮蚀透者。  以白僵蚕洗净,炒令黄色,为末,用和,敷之,立效。

  多效散

  治唇紧疮及疹。

  诃子肉  五倍子(各等分

  为细末,干贴上,效。

  唇上生疮,用白梅瓣贴之,神效。如开裂出血者即止。

  唇紧燥裂生疮,以青皮烧灰,猪脂调涂。


上一篇:耳肿痛 下一篇: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