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症
厥者。上逆之症也。世人咸以手足厥冷者指为厥症。非也。讵不知手足冷如冰者曰厥逆。
厥逆有先厥而后手足逆冷者。是气郁而不达于四体也。木盛则土必衰。当补其土以泄其木。气郁者四体失和。当温煦其气以分布四肢。其厥乃愈也。仲景伤寒书。有四逆散以治三阳厥逆。
四逆汤以治三阴厥逆。此皆治四肢逆冷之道也。又有凡阴阳不相顺接谓之厥。厥者手足必逆冷也。其阳虚故温之。阳陷而不与阴相顺者。则下之。邪热入阴而未深者。则散之。以上之辨。显系厥症。手足逆冷。与三阴三阳之厥逆有异也。经云。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此浑指厥字而不言厥逆。可知厥逆非厥脱之厥明矣。厥者。下行极而上也。盖足三阳之脉。起于足指之间。足三阴之脉。聚于足心之下。凡阳胜阴虚。阳乘于阴。曰热厥。阴虚之症。足心之其竭而矣。
阴。
度。
恶。
四逆散四逆汤
(详见伤寒症)四逆散治热厥。四逆汤治寒厥。
乌梅丸
乌梅(二百枚醋浸蒸)细辛桂枝淡附子人参黄柏(各六两)黄连(一斤)干姜(十共末。曲糊作丸。每丸二钱。每服一丸。水化服。
万氏牛黄丸
龙虎散
治阴千阳位。寒厥肢冷。
龙骨(二两)琥珀(一两)玄武板(四两)生鳖甲(二两)桂枝(一两)磁石(醋淬一两)石菖蒲(四钱)共为细末。每服三钱。姜汤调下。
逍遥散
当归赤芍柴胡(醋炒)茯苓白术丹皮(各二钱)栀子(炒三钱)薄荷(一钱)干姜
柴胡疏厥煎
(自制)治同前。
柴胡前胡当归(各二钱)赤芍琥珀(研冲各八分)左牡蛎(四钱)砂仁末(五分)枳
天麻琥珀丸
(自制)治风动阳升。冲气上逆。足冷而厥。
煨天麻(二两)琥珀(二两)乌药(一两)茯神(三两)肉桂(五两)黄柏(五钱)防风(柴胡(八钱)广郁金(一以上十四味。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二钱。金箔为衣。白蜡封固。每服一丸。去蜡。
水
失笑散
独参汤
自制星香二陈汤
治痰厥症。
胆星(五分)沉香(陈酒磨冲五分)人参(一钱)姜半夏(一钱五分)茯苓(三钱)陈皮(
葛花解酲汤
治酒厥。
葛花白豆蔻(研冲)砂仁(研末)人参白术陈皮(各一钱)神曲泽泻赤茯苓白
和胃汤
神曲山楂麦芽茯苓(各二钱)浓朴(姜制一钱五分)姜半夏制香附(各一钱半)丁
金匮肾气丸
熟地(八两)茯苓泽泻怀山药(各四两)丹皮(三两)山萸肉(三两)桂淡附子(各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日三餐。空腹。淡盐汤送下(三四)钱。此方去车前牛膝。加芍药元参故录
烧盐汤方
炒盐一味。以热汤调服一盏。急以指头探喉。其痰自吐矣。
至宝丹方
犀角(镑)朱砂(水飞)雄黄(水飞)琥珀玳瑁(镑)水安息香(各一两酒熬成膏)西牛共为细末。将安息香膏重汤炖烊。入诸药末拌匀。分作百丸。用蝎壳固封。每服一丸。
参汤
苏合香丸
苏合香安息香犀角冰片麝香香附薰陆香沉香丁香白术蜜丸。朱砂为衣。蜡丸。每服一丸。
天麻二陈汤
(自制)治厥头痛。
煨天麻(一钱)姜半夏(一钱五分)茯苓(三钱)陈皮(一钱)炙甘草(五分)姜(三片)水煎。
丹参蠲痛丹
(自制)治厥心痛。
丹参川连广木香川椒(各等分)炒香研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钱。酒送下。
舒筋汤
(自制)治腰痛致厥。
赤芍海桐皮当归白术(产仙居者各一钱半)片姜黄(六分)羌活(二钱)杜仲(炒二
古制葱白丸
治厥疝痛。
熟地黄(四两)白芍当归川楝子茯苓(各二两)川芎枳壳青皮浓朴麦芽(各用葱白捣汁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下或酒下。
又方人参阿胶川芎当归浓朴(各等分)葱白汁为丸。桐子大。每服四十丸。温酒送下。
矾石汤
治香港脚厥逆。上冲心包。
白矾(二两)煎汤浸洗两足可也。
大补肝肾丸
熟地(六两)淡苁蓉菟丝子枸杞子(各四两)潼蒺藜白蒺藜川萆草(各二生怀牛膝以上共二十味共末。用虎骨胶(二两)阿胶(二两)鹿角胶(一两)陈酒少许熔化和丸。
如弹子大脉候阳厥肢温脉是浮。胸中热上势难留。阴虚气逆诊在尺。尺内多阳火不收。脉沉肢冷面如朱。阴盛格阳温药需。若遇晕厥沉迟脉。急急温通或可扶。厥症之脉。两寸必濡。浮而有力。风痰盈盂。若形动滑。必是虚躯。厥时脉代。决其难苏。如遇伏脉。定在热驱。六脉浮大。暴厥无虞。若云虚症。死在须臾。
崔氏八味丸
治香港脚上冲致厥。肾虚不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