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痈疽门


  灸法


治一切痈疽恶疮。初起宜早灸为妙。

凡人初觉发背。欲结未结。赤肿痛。以湿纸覆其上。先干处即头也。独头大蒜切片安头上不痛饼上或四用此亦无又灸法此物以麻油调敷。血热血虚疮疥神效。

万年冰一块。水洗净为末。阳毒以童便和成一饼。阴毒以和成一饼。量毒大小盖上。

约浓

  消肿方


治诸肿毒。兼治项后侧少阳经中疙瘩。不辨肉色。不问大小日月深远。或赤硬肿痛生山药一块去皮。蓖麻子一粒研匀。摊贴之。

  无名肿毒方


当归(八钱三分)生黄(五钱)甘草(一钱八分)金银花(五钱)黄煎服。二帖即愈。

又方五倍子炒研末。用成膏贴之。加百草霜更妙。

又方鲜山药捣成泥。敷之即消。或萝菔菜捣碎敷之。热则换亦妙。

  发背肿毒未成方


虾蟆一个。按扎疮上。小半日。虾蟆必昏愦。置水中救活之。再换一个。如前法。虾蟆少覆疮

  三生散


治诸毒大痛。不辨肉色。漫肿光满。名附骨痈。宜速服之。

蜂房蛇蜕头发等分。共存性为末。下三钱。

  李迅蜡矾丸


凡病痈疽发背。不问老少皆宜服。蜡矾丸服至一两以上。

无不取效。最能止疼痛。不动脏腑。活人不可胜数。

明亮白矾(一两)生研。以好黄蜡(七钱)溶化。和丸桐子大。每服十丸。渐加至二十丸。熟水亦三五则有力尤妙。

  古方蜡矾丸


痈疽肺痈肠痈脏毒痔漏。服之固脏腑。敛肌肉。止痛消毒。托里散后服此。长肉收口。

黄蜡明矾乳香没药雄黄(各四两)将溶化。离火待温。入各末和匀。丸梧子大。食前温下。二三十丸。日三服。

  治一切痈疽方


不问虚实寒热。治之皆愈。有死血阴毒在中则不痛。敷之即痛。有忧怒等气不可忍。或蕴热逼人手。敷之则即清凉。或气虚冷溃而不敛。敷之即敛。

远志(米泔浸洗去心为末)每服三钱。温二盏。煎一盏。澄清服。渣敷患处。

  无名肿毒初起


核桃壳半个。以大蒜捣烂填满。以黄纸封口。盖在患处。用大艾丸放壳上。灸七壮。

灸三

  内消散


治一切肿毒。

贝母知母金银花白芨半夏(姜制)穿山甲(炒)角刺乳香去油赤芍生甘上药水各一碗。煎八分。随病上下饥饱服。渣不再煎。捣烂加芙蓉叶末一两。五匙。

  真人夺命饮


治一切痈疽疔肿。不问阴阳虚实。善恶肿溃。大痛或不痛。但当服于未溃之先之际。如毒已失溃。不可服。其功甚捷。真仙方也。

金银花(三钱)归尾(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角刺(五分炒)土贝(七分)防风(七(一钱)花粉(一钱)山用水煎好。加一杯。空心热服。能饮者。服后再饮三五杯。渣再煎服。在背俞皂角刺

  七叶散


热毒大叶浮萍芙蓉叶枣槐桑柳桃各叶等分。入盐少许。少许。捣烂敷患处即消。

  吕祖发背方


(五个取子)乳香五块如枣大。二味共研末。以白蜜一斤同熬膏。每服三钱。温下。

  炙苏汤


生(三钱五分)连翘(三钱去心)本(一钱五分)生甘(一钱五分)羌活(一钱五分)梗(各一钱)人参(五梢苏木归尾防己(各五上廿二味。每剂一两。水煎去渣。入少许。温服。凡疮。不过阴中之阳阳中之阴而已食不竹小便不通。加车前子栀子

  塌肿汤


治一切恶疮发背痈疽疔疮。痛不可忍者。或疮毒入内。神思昏倦呕吐者。未消。已成即溃。不假砭蚀。恶毒自下。又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妇人产后肚痛。恶路赤白带下等症。

白芍川芎当归陈皮甘草麻黄(去节各二两)人参乳香(炙)没药(炙各上锉为片。每服一两五钱。或二两。水煎温服。凡疮科能专守此方。未有不获全功者。

  肿香汤


治一切无名肿毒。淡红不赤。坚硬不起者。此系阴症。非此药不能治也。专治下焦痈疽骨疽

当归(一两)芍药甘草牛膝川芎黄(各三钱)木通(五分)乳香(炙)没药(炙水二大碗煎服。

  洪宝丹


花粉(三两)姜黄赤芍白芷(各一两)上药为末。阳毒用汁调敷患处留头。阴毒敷留头。汤火伤鸡子青麻油调敷。金疮流

  如意黄金散


痈疽发背。疔肿。乳痈丹毒。跌扑。损伤。湿痰流注。大头时症。漆疮风热。天泡。肌肤赤肿。干湿香港脚。及一切顽恶肿毒。随用辄效。

花粉(上白者十两)大黄黄柏(色重者)姜黄(各五两)白芷(三两)紫浓朴陈皮甘共为细末。瓷器收贮。勿泄气。凡遇红赤肿痛。发热未成脓者。及夏月火令时。俱用清同不变形汁

  保元大成汤


溃疡。元气素虚。精神怯弱。或脓水出多。神无所主。睡眠昏倦。六脉虚细。足冷身凉。

人参白术黄(炙各二钱)茯苓白芍陈皮归身附子(制)炙甘草萸肉五味水煎。空心服。服至精神回。手足暖。脾胃醒。肉色红为度。数症乃元气虚脱。欲变坏症。

流注肿未

  花草汤


痈疽初起。

生甘(五钱)金银花(三两)当归(一两)元参(五钱)花粉(二钱)白矾(一钱)附子(水煎服。初起一服即消。肿起者二服即消。

  发背初起


此方活人已多。未溃者微出黄水。既溃者能收口。

穿山甲(四片)牛皮胶(四两)新瓦上烧灰。研细和匀。从容服完。永无大患。外用牛皮胶少加姜汁水。熬如稀糊。以布摊又方将泥水调涂上。看其何处先燥。即用圈以竹管盖定。取蚂蝗数条。入竹筒内。令蚂蝗

  蟾酥丸


发背。疔肿。喉毒。小儿急慢惊风。痘疹伤寒寒症等候。

朱砂雄黄(各五钱)麝香(三分)为细末。端午日以蟾酥。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葱油送下。取汗为效。咽喉肿痛。点患处

  壶公丹


治诸般肿毒阴症。

附子(一个半生半熟以面包煨)倍子(五钱炒微黑)麻黄(五钱)枯芩(五钱)甘草节(五共为细末。用米醋调涂留头。

  神烟


治一切无名肿毒背疽疔疮立效。

桑树嫩枝。铜刀切碎。香炉贮。微火烧熏患处。再用桑枝煎浓汁。绢帕蘸拭患处。屡拭熏至

  咬头方


蟾酥麝香等分为末。掺上疮口。

又方二蚕出过蚕蛾茧一个。烧灰送下即出。只服一个。切勿多服。如多服一个。即多一头矣。

  化腐紫霞膏


治坚顽疮毒。发背已成。瘀肉不腐。不作脓者。或诸疮有脓而外不穿溃。俱用烂者自烂。不溃者自溃。功甚于乌金膏碧霞锭子。

轻粉蓖麻子(研各四钱)血竭(二钱)巴豆仁(二钱)潮脑(一钱)金鼎砒(五分)螺蛳为末。瓷罐收贮。用时以麻油调搽顽硬肉上。以棉纸盖贴。或膏贴俱可。至顽者不过二次。

  六合回生丹


痈疽发背溃烂者。有回生之妙。兼治疮下疳

铅粉(一两炒黄色)轻粉银朱雄黄没药乳香(并炙各二分五厘)上药为细末。收贮。遇病者先煎汁。将疮洗净。软帛拭干后。剖开猪腰子一枚去膜。

用药可手如上疳缚半

  治诸毒已破者


如未破者不可用。

葫芦壳烧灰存性。麻油调敷留头。三日毒尽收口。或用桃枝竹去青。刮肉捣软。蒸熟罨之

  八宝丹


琥珀(一钱新瓦炒)珠子(四分)象牙(一钱火外黑内带白色)冰片(二分)乳香(炙一上药为细末。掺膏上贴之。即收口。

  收口长肉神方


背疽恶疮并效。

甘蔗渣晒干。火存性。研细。以小竹管如疮口大。用细夏布扎紧。筛灰于疮上。填满。

  敛口生肌散


此治已溃疮。

若有一人。患背疽已溃。如碗面大。视五脏仅膈膜耳。自谓必死。人传此方。用之而愈。

鲫鱼一个。去肠。以山羊粪入其中。烘焙焦黑为细末。干掺之。疮口遂收而愈。屡试皆验须候脓少欲生肌时用之。

  久远疮口不收方


桑叶贴之。即收口。

  长肉生肌散


龙骨(二钱)血竭(三钱)象皮(一两炒)儿茶(二钱)甘石(二钱)乳香没药(各共为末。瓷瓶收贮。用时以少许掺膏药上。

  生肌膏


轻粉(一分半)密陀僧(三分)水粉(一钱)冰片(三厘)龙骨(一分)银朱(五分)赤上为末。熟猪肉油调和敷患处。外用膏盖之。

  珍珠散


生肌用。

炉甘石(五钱)防风生地甘草连翘花粉白芷大黄(各三钱)上煎浓汁。火甘石令红淬汁内。再再淬。以汁尽为度。冷定研细末。加冰片二分。

研匀

  黄连消毒饮


专治脑疽对口。及一切头上太阳经病。初患三日者。服之立效。又治骨槽风剂而愈。真神方也。

生地洗)连翘桔梗羌活归身(各一钱)炙黄人参炙甘草生甘梢陈皮知母用水三钟。煎盅半。加一小杯。再煎数沸。食后服。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各一钱去油)同

  对口仙方


鲫鱼一个。(去鳞肠)捣烂入头垢五六钱。再捣极匀。加蜂蜜半盏搅匀。从外围入里面。

留或又方用抱小鸡母出时热粪涂之。即愈。神效。

  肺痈奇方


薏米仁为末。糯米饮调下。或煮粥吃。

又方野芥菜。又名山芥菜。捣自然汁。浆和服立愈。

又方鲜百部根捣汁一盏。入浆一盏。灌下两时辰即效。三服吐白痰。或口渴饮水不妨。忌饮

  地罗汤


肺痈胸膈作痛。咳嗽尤痛。手按气急。

元参麦冬(各二两)锦地罗甘草(各一两)桔梗贝母(各五钱)水煎服。一剂消半。二三剂全愈。

  岐伯养肺去痿汤


肺痿久嗽。皮肤黄瘦。毛悴色焦。膈上作痛。气息奄奄。

金银花(三钱)生甘(五分)生地(二钱)麦冬(三钱)紫菀(五分)百合(二个)款冬(水煎服。二十剂而膈上痛少轻者。便有生机。再服二十剂更轻。五十剂全愈。

  玄天散


肺痈。凡人咳嗽而两胁疼痛者是。即宜速用此方。

玄参(八两)天冬(四两)桔梗(二两)炙甘(一两)水十五碗。煎二碗。取汁加入蒲公英五钱。金银花五钱。再煎至八分。饱服。初起者即消。

  三真汤


治大小肠痈。一剂即消。不须二服。

地榆(一斤)水十碗煎三碗。再用生甘金银花各二两。同煎一碗服。

  败毒至圣散


治大小肠痈

金银花(八两)水十余碗。煎二碗。当归(三两)地榆(一两)薏米仁(五钱)水十余碗煎二碗。同金银花汁和匀。分作二服。上午一服。临卧一服。二剂愈。凡肠痈必须内消。而火邪甚急。且大非杯水可救。必须大剂始效。然大剂败毒。恐伤元气。惟金银花败毒而又补

  多骨疽方


生大腿傍。中有骨。

茯苓紫花地丁(各一两)金银花(三两)牛膝(五钱)水煎空心服。三剂骨消。五剂愈。

  国老汤


治骑马毒。(在阴囊粪门居中处)初发用甘草五钱。一碗。水一碗。煎服立愈。

  骑马痈方


金银花(八两煎水二大碗)大黄(一两)牛膝(二钱)车前子(五钱)当归(一两)生甘(用前金银花汁煎后六味药。空心服。服后饮尽醉。睡醒则如失。过一日微泻而愈。(忌房

  立消散


便毒痈肿神方。

全蝎(炒)核桃肉炒等分为末。调下二钱。空心午后晚日三服即愈。

  便毒方


米醋牛皮胶。热敷之即愈。

  千金内消散


肠痈便毒。初起即消。已肿即溃。血从大便出。

大黄(三钱)赤芍白芷木鳖(去壳)乳香(炙)没药(炙)角刺僵蚕花粉银花(三钱)水煎。空心服。有红点者。加芒硝八分。服药后宜避风。

  会毒散


鱼口便毒。未成脓者暗消。已成脓者从大便出。神效。

贝母大黄角刺(各五钱)山甲(炙)槐角(各三钱)连翘(二钱)水煎服。

  制火润尻散


治尻上锐疽

金银花玄参(各二两)苦参(五钱)生甘(三钱)熟地(八钱)山萸白芥子茯苓(各水煎服。

  筅帚床头验方


初起觉舌下一脉连脚根而痛。乃阴虚之症。

  第一方


菊花(三株)芭蕉(三钱)水煎。入半杯服。渣罨。

  第二方


牛膝(五分)银花(三钱)扁蓄(一钱)菊花(三株)芭蕉(三钱)水煎。入半钟服。渣罨。

  第三方


三角酸草(二钱)伏龙肝(一钱五分)万年锻石(一钱五分)黄柏(五钱)蚯蚓

  内服药方


白芍(三钱)甘草节(一钱)银花(一两)牛膝(八分)续断(一钱)真龟板胶(二钱)当上用银花益母叶二味。先煎汁六七碗。入余药煎服。

  黄蛇散


治甲痈肿烂。生脚指甲赤肉努出。又治嵌甲入肉。时常出血。痛不可忍。

雄黄(五分)蛇蜕烧(烧存性一分)为细末。温泔水洗疮。以利刀去甲角拭干。敷药。绢帛裹半日许。药湿即换。敷数次愈。

  琥珀膏


嵌甲

黑沙糖(慢火熬成小球烧存性)每一钱加轻粉二分。麝少许。麻油调敷。甲入肉者。一二日自去。

  木蛇毒


惊蛰时。毒蛇出穴。遇草木必啮一口。人遇之生毒。名木蛇毒。指上生者。取田鸡肚。包在指上。即不疼。过夜取出。有细蛇六七条出愈。

  蛇疮


凡蛇相交。遗精涎于草上。人染之。足便起白泡。痛不可言。毒至心。三日即死。

急用硫黄研末。搅尽醉饮。可保无虞。又雄黄研末。调服并涂。

  天蛇寄毒


此症生十指罗心。一指烂去。递传一指。一节烂去。递传一节。传至手心。必殒方屡试屡验。

雄黄(五分)蜈蚣(炙末二分)鸡子一枚(打一孔去黄入药)拌匀以患指套浸。不可轻动


上一篇:二便门 下一篇:疔疮门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