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行痹治剂


(即走注疼痛)

  仲景桂枝芍药知母汤

  治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兀兀欲吐,痛风神效。

  桂枝  知母  防风(各四两)  芍药(三两)  甘草  麻黄  附子(炮。各二两)  生姜  白术(各五两)

  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一日三服。

  乌头汤

  历节风不可屈伸,疼痛。

  麻黄  芍药  黄芪(各三两)  甘草(炙)  川乌(五枚,㕮咀,以二升,煎取一升,即去乌头

  水三升,煎一升,去渣,纳,再煎七合,不时尽服之。

  河间防风汤

  治行痹走注无定。痛风神效。

  防风  当归  赤茯苓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钱)  甘草  (各五分)  黄芩  秦艽  葛根(各二分)  麻黄(去节,五分)

  水、各二盏,枣三枚,姜五片,煎一盏,去渣,温服

  《本事方》薏苡仁散

  治湿伤肾,肾不能生肝,肝自生风,遂成风湿流注四肢筋骨,或入左肩髃肌肉疼痛,渐入左指。

  薏苡(一两)  当归  芎  干姜  甘草  官桂  川乌  防风  白术  茵芋(即山药)  麻黄  独活(各五钱)

  上末,每服一钱,空心,临卧调下,一日三服。

  麝香丸

  治白虎历节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啮,昼静夜剧,及一切足疼痛。

  川乌(大者,三个,生用)  全蝎(二十一个,生用)  黑豆(二十一个,生用)  地龙(五钱)

  上末,入麝香半字,同研匀,糯米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七丸,甚者十丸,夜卧令膈空,温下,微出冷汗一身便瘥,予得此方,凡是历节及不测痰痛,一二服便瘥。在歙州日,有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予曰:此正历节风病也,三服愈。

  丹溪龙虎丹

  治走注疼痛,或麻木不遂,半身疼痛。

  苍术  草乌  白芷(各一两)

  上末,水拌,待发热过,再入乳香二钱,当归牛膝各半两,糊为丸,弹子大,化下。

  无择附子八物汤

  治历节风,四肢疼痛如锤锻,不可忍。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  芍药  茯苓  半夏  桂心(各三两)  白术(四两)  人参(三两)

  每服五六钱,水煎。

  加味二妙散

  痛风走注疼痛。

  黄柏炒)  苍术炒。各二钱)

  水煎,调威灵仙末、羚羊角灰(臣),苍术(佐),白芥子(使),生姜一片,入药末一钱,擂碎,以煎药再温服

  东垣和血散痛汤

  治两手十指一指疼了一指疼,疼后又肿,骨头里痛,膝痛,左膝痛了右膝痛,发时多则五日,少则三日,昼轻夜重,痛时觉热,行则痛轻,肿却重。(注云:先血后气,乃先痛后肿,形伤气也。)

  羌活  升麻  麻黄(去节。各一钱半)  桃仁(十个)  柴胡  防风  黄柏  知母炒。各一钱)  黄连炒)  防己(各六分)  猪苓  独活(各五分)  当归(各一分)  甘草(炙,二分)  红花(一分)

  分二服,水煎,食前热服

  罗太无治真定府张大,素好嗜,五月间病手指节肿痛,屈伸不利,膝膑亦然,心下痞满,身体沉重,不欲饮食,食即欲吐,面色痿黄精神减少,至六月间,求予治之。诊其脉,沉而缓,缓者,脾也。《内经》云:诸湿肿满,皆属脾土。仲景云:湿流关节,肢体烦痛,此之谓也。宜以大羌活汤主之

  羌活  升麻(各一钱)  独活(七分)  苍术  防风  甘草  威灵仙  茯苓  当归  泽泻(各五分)  分二帖,水煎,食前一服,食后一服,忌面、生冷、硬物。

  牛蒡子

  治风热历节,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大便闭。

  牛蒡子  新豆豉(炒)  羌活(各三两)  生地(二两半)  黄芪(一两半)

  为末,汤调二钱,空心。食前,日三服。此病胸膈生痰,久则赤肿,附着肢节,久久不退,遂成厉风。此孙真人预戒也,宜早治之。

  河间大豆糵散

  治周痹走注五脏留滞,胃中结聚,益气出毒,润泽皮毛补肾

  大豆糵(一升,炒香熟,为末)

  每服五分,温调下,空心服,加至一钱,日三服。

  《本草》云:大豆瘀血,破妇人恶血,治热痹筋挛膝痛。古人多用沃豆糵取汗,盖表药也。

  犀角汤

  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

  犀角(二两)  羚羊角(一两)  黄芩  栀子  射干  大黄  升麻(各四两)  (一升)

  每七八钱,水二盅,煎服。

  张子和治一税官,风寒湿痹,腰脚沉重,浮肿,夜则痛甚,两足恶寒,经五六月间,犹绵缠靴,足膝、皮肤少有跣露,则冷气袭之,流入经络,其病转剧,走注上下,往来无定,其痛极处,便挛急而肿起,肉色急而肿起,肉色不变,腠理如虫行,每遇风冷,病必转增,食减,肌体瘦乏,起须人扶。所服者,乌、附、姜、种种燥热燔针着灸,莫知其数,前后三年不愈。一日,予脉之,其两手皆沉滑有力,先以导水丸通经散各一服。是夜泻三十余行,痛减半,渐服赤茯苓汤川芎汤防风汤。此三方在《宣明论》中,治方是也。日三服,煎七八钱,漐漐然汗出。予欲作玲珑灶法熏蒸,血热必增极。诸汗法,古方中多有之,惟以吐法者,世罕知之。

  丹溪控涎散

  治身及胁走痛,痰挟死血,加桃仁泥丸。治走注疼痛。

  威灵仙  栀子(炒)  苍术  当归(各一钱)  川芎(七分)  肉桂(一分)  桃仁(七个)  甘草(五分)  生姜(五片)

  水二盏,煎半干,入童便半盏,竹沥半盏,热服。忌肉、鸡、面。

  定痛方

  治一切风湿痹痛。

  乳香  没药  地龙  木鳖子肉  金星石  五灵脂等分

  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卧下。

  升麻汤

  治热痹肌肉热极,体上如走,唇口反纵,皮毛黑,兼治诸风。

  升麻(三两)  茯神  人参  防风  犀角)  羚羊角  羌活(各一两)  官桂(五钱)

  每服五六钱,生姜一块,捣碎,竹沥少许,同煎至一盏,温服

  八珍丸

  治痛风走注脚气头风

  乳香  没药  代赭石  穿山甲(生用。各三钱)  羌活  草乌(生用。各五钱)  全蝎(各二十一个,炒)  川乌(生用。不去皮、尖,一两)

  上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一丸。

  四妙散

  治痛风走注

  威灵仙浸,五钱)  白芥子(一钱)  苍耳子(一钱五分。又云是苍术)  羊角灰(二钱)

  上末,每服一钱,姜一大片,捣汁,入汤调服二妙散同调,尤妙。

  《济生》羌活汤

  治白虎历节,风毒攻注,骨节疼痛,发作不定。

  羌活(二两)  附子(炮,去皮、脐)  秦艽  桂心  甘草(炙)  木香  牛膝浸)  桃仁  骨碎补  川芎  当归  防风(各一两)

  姜五片,每服五六钱,水煎。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