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论篇第三十一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此论热病。故篇曰热论。盖论外因之热病也。太阳之气主表。阳明之气主肌。凡外淫之邪。始伤表阳。皆得阳气以化热。故曰凡病热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六日气周。七日来复。死于六七日之间者。六经之气已终。而不能复也。
愈于十日以上者。七日不作再经。十三日六气已复。故愈。)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巨、大也。属、会也。
谓太阳为诸阳之会。)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风府、穴名。在脑后发际内一寸。乃督脉阳维之会。督脉者。
总督一身之阳。与太阳之脉。挟背下行。言太阳之气。生于膀胱。出于胸胁。升于头项。主于肤表。太阳之脉。起于睛明。会于风府。挟督脉循行于背。经气皆阳。故为诸阳主气。)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为者。谓太阳之气为之也。太阳标阳而本寒。天之寒邪。始病太阳之气者。同气相感也。得太阳标阳之化。是以则为病热。所谓病反其本。中标之病。治反其本。中标之方。言本寒邪而反为热病。反以凉药治之。是病太阳之标热。而不病天之阴寒。是以热虽甚不死也。)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二日阳明。三日少阳。是阴寒之邪。得阳气以化热。虽传入于三阴。而亦为热病。七日来复于太阳。不作再经。而其病自愈。若两感于寒者。阴阳交逆。荣卫不通。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状、形象也。伤寒之邪。病三阴三阳之气。而兼涉于皮肤肌络之形层。故曰状者。
谓无形之气象。有形之形层。)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太阳之气主皮毛。故伤寒一日。太阳受之。阳气在上。故头项痛。背为阳。故腰脊强。此言始病。太阳之气也。伤寒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七日来复于太阳者。此六气之相传。不涉有形之经络。故首论太阳而不言太阳之经也。
然伤寒为病。变幻无常。有病在六气。而不涉六经者。有经气之兼病者。有气分之邪。转入于经者。为病多有不同。是以太阳只言气而不言经。阳明少阳。兼经气而言也。倪冲之曰。有云素问言其常。而常中有变在焉。)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阳明之气主肌肉。身热者。病阳明之气也。病虽在气。而阳明之脉。挟鼻络目而属胃。故有目疼鼻干之形证。胃不和。故不得卧也。杨君立问曰。六经伤寒。既病在气。奚复见有形之证。曰太阳曰阳明者。谓无形之气也。以有形之病。证无形之气。非实病于经也。若邪在经则溜于腑。不复再传少阳及三阴矣。)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少阳之气。主枢主胆。胆气升则诸阳之气皆升。所谓因于寒。欲如运枢也。诸阳之气。从枢胁而出于肤表。太阳主表。阳明主肌。少阳主胸胁。胸胁痛而耳聋者。病在气而见有形之经证也。)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脏者。里也。阴也。言三阳之经络。皆受三阳邪热之病。然在形身之外。而未入于里阴。可发汗而解也。)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六经之脉。皆外络形身。内连脏腑。三阴之脉。言内而不言外者。谓伤寒之邪。随阴气而循于内也。杨君立曰。即此可见病在气而见于经证也。)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气相传。虽入于里阴。而皆为热证。故燥渴也。)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厥阴木火主气。故烦满。
脉循阴器。故囊缩也。)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夫经络受邪。则内干脏腑。此言六气相传。而经脉亦病。是以荣卫不行。脏腑皆伤。而为死证也。)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此所谓两感者。承上文而言。荣卫血气皆伤。以致脏腑俱病。故不免于死。若止于气分相传。六日已周。七日来复于表阳。
则太阳之病气渐衰。而头痛少愈矣。)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
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伤寒之邪。为毒最厉。故曰大气。邪气渐衰。则正气渐复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脏脉、谓手足三阴三阳之经脉。病传六气。故当调其六经。经气相调。则荣卫营运。而不内干脏腑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前三日在阳分。故当从汗解。后三日在阴分。故当从下解。此言六气相传。表里阴阳之大概耳。然伤寒有病传者。有不传者。有八九日仍在表阳而当汗者。有二三日邪中于里阴而当急下者。此又不在阴阳六气之常法也。)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伤寒论曰。
大病瘥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五六枚。盖因伤寒热甚之时。而强食其食。故有宿食之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伤寒论曰。病患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瘥。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谓其余热未尽。而强增谷食也。此即复释上文之意。)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矣。(夫邪之所凑。其正必虚。正气虚者。
补其正气。余热未尽者。清其余邪。伤寒论曰。伤寒瘥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者以下解之。此之谓调其逆从也。)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少愈者。邪热未尽也。肉、谓豕肉。豕乃水畜。其性躁善奔。盖天之寒邪。即太阳寒水之气。邪未尽而食以豕肉。是动吾身之寒。
以应病之余热。似犹寒伤太阳而复病也。此言天之六淫。与人之六气相合者也。水畜之肉。其性寒冷。是以多食则遗。)帝曰。其病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岐伯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
(此复论阴阳两感之为病也。太阳与少阴相为表里。一日而阴阳俱受其邪。是以见太阳之头痛。少阴之烦满咽干。)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故见太阴之腹满。阳明之身热。不欲食。谵语。)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少阳与厥阴为表里。故见少阳之耳聋。厥阴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谷气绝也。不知人者。神气伤也。此脏腑皆病。荣卫不行。故尽气终而死也。倪冲之曰。伤寒重在胃气神气。胃气已绝。则水浆不入。邪伤神脏。则昏不知人。即病在三阳。亦系危证。如两感于寒。而胃气尚存。神气清爽者。即不致于死也。)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荣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
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此言荣卫血气。脏腑精神。皆阳明之所资生。如胃气先绝者。不待六气之终。三日乃即死矣。)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
勿止。(此复论邪气留连之热病也。凡伤于寒则为病热者。此即病之伤寒也。如邪气留连而不即病者。至春时阳气外出。
邪随正出而发为温病。盖春温夏暑。随气而化。亦随时而命名也。伏匿之邪。与汗共并而出。故不可止之。)(诸弟子问曰。本篇论三阴三阳之脉。皆属足经。是以有传足不传手之说。盖本诸此乎。曰。伤寒相传。病在三阴三阳之六气。盖以六经配合六气。经之所循。即气之所至。故兼论其脉。非病在有形之经。而可以计日相传者也。夫天为阳。地为阴。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故在地为水。在天为寒。在地为火。在天为暑。在地为木。在天为风。在地为金。在天为燥。在地为土。在天为湿。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是以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
辛生肺。肺生皮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是人之形骸脏腑。感在天无形之六气。在地有形之五行。而生长成形者也。是以人身有无形之六气。以配三阴三阳之经脉。有有形之脏腑骨肉。经脉皮毛。以应在地之五行。而三阴三阳之经气。又由五脏五行之所生。此亦阴阳形气之相合也。是以有病在无形之气。而涉于有形之经者。有病在有形之皮毛肌脉。筋骨脏腑。而涉于无形之气者。此形气之相感也。若夫伤寒之邪。系感天之六气。故当于吾身之六气承之。病在六气。而六经之经脉应之。此人与天地之气。相参合者也。按六微旨大论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太阳为诸阳主气。故先受邪。是以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
六日经尽。七日来复。而病气即衰。如七日不愈。又从太阳而当作再经。此病在无形之六气。故能六经传遍。而来复于太阳。若病在有形之经脉。此系转属一经之病。而不相传于别经者也。再按同篇曰。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
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少阴之上。君火治之。中见太阳。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又曰。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少阳太阴从本。阳明厥阴不从标本。
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盖太阳标阳而本寒。少阴标阴而本热。此皆有寒热之化。故曰从本从标。如天之寒邪。即太阳之本气。而病在太阳之标阳。得太阳阳热之气。而反化为热病。是反天之本寒。而反病标阳之热。所谓病反其本。中标之病。既病太阳标阳之热。而反以凉药治之。所谓治反其病。
中标之方。此太阳之从标也。如病在太阳。而不中标阳之热化。则太阳经中。有四逆汤及诸附子汤。以救太阳之本寒。
此太阳之从本也。如少阴经中。有急下之大热证。此少阴之从本也。有急温之大寒证。此少阴之从标也。故曰。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如阳明感阳热之悍气。则为大下之热病。如得中见阴湿之化。则为汗出和平之缓证。如厥阴得中见少阳之火化。则为便利脓血之热证。如病本气之阴寒。则为手足厥逆之危证。此皆寒热阴阳之气化者也。本篇论太阳为诸阳主气。先受天之寒邪。得太阳标阳以化热。即六经传遍。热虽甚而不死。故篇名曰热病论。盖专论病热之伤寒。而不论伤寒之变证。以其得太阳阳热之气化故也。至如其脉连于风府。循胁络嗌。皆病在无形之六气。而见有形之经证。非太阳之脉可传于阳明。阳明之脉可传于少阳。少阳之脉可传于三阴者也。能明乎天地阴阳。五行六气之化。庶可与论伤寒之为病。诸生复问曰。是伤寒之邪。只病在足经而不病手经耶。曰。六脏六腑。配合十二经脉。十二经脉。以应三阴三阳之气。然阴阳之气。皆从下而生。自内而外。故灵枢经云。六腑皆出于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是以本经以三阴三阳之气。始应足之六经。足之六经。复上与手经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