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全球哮喘的患病率为1%-18%,约3亿人患有哮喘[1]。刘伟胜教授是第3、第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40余载,在哮喘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善于运用中医养生保健理念指导哮喘疾病的预防,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寒热有别,避寒为先
  哮喘热哮与寒哮之分,热哮者发作多见痰热之证,寒哮则多受寒而发。然而,哮喘虽有寒热之分,值得注意的是,临床上热哮多见于哮喘的急性期,缓解期因疾病迁延,多已耗损阳气,常现肺脾肾虚损之象,因此有“治哮不远温”之说。《景岳全书·喘促》曰:“喘有夙根,遇寒即发,或遇劳即发者,亦名哮喘。”提示哮证的核心病机与“寒”密切相关。   避寒之法众多,首先是保暖,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如葛洪《枕上记》所言:“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他在《抱朴子·极言》中指出:“冬不欲极温,夏不欲穷凉,不露卧星下,不眠中见肩,大寒大热,大风大雾,皆不欲冒之。”宋代养生处厚《保生要录·论衣服门》中说:“寒欲渐著,热欲渐脱。腰腹下至足欲得常温,胸上至头欲得稍凉,凉不至冻,温不至燥。”古代医家皆从生活起居各方面的细节提醒人们要注重避风寒。对于哮喘患者,刘伟胜教授认为更加要注意避风寒之邪,尤其现代人,夏天长期处于空调环境,更易为寒邪所伤,因此哮喘之人应尽量少用空调,温度设置更要避免太低。如明代医家汪绮石理虚元鉴》所曰:“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   此外,古人的“负日之暄”是一种很好的养生保健法,明代医家万全养生四要》言“背宜常暖,暖则肺气不伤”。常晒太阳,能起到壮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尤其是背部是膀胱经循行部位,是抵御外来邪气的重要关隘,又有各种重要俞穴,因此晒背脊不仅有温通阳气的作用,同时有助于驱邪外出,因此尤其适用于寒性哮喘病人的预防,不过夏日应注意避免暴晒。   防治宿痰,去除夙根 《证治会补·哮病》曰:“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为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因此,宿痰即“夙根”是哮病的重要内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出:“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症因脉治·哮病》也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伏,结成臼,潜伏于内。”提示伏痰为病,遇感触发的机理。   刘伟胜教授对宿痰的防治,除了强调饮食注意少食生冷、黏滑及海鲜类食物之外,认为可多食山药扁豆芡实薏苡仁等品,并主张适当用三子养亲汤等进行调治。他推崇腹式呼吸锻炼法,认为这是预防哮喘的最佳自我保健法之一,呼吸注意要尽量匀、长、深、细、缓,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促进肺循环,同时对腹腔内脏器起到较好的按摩作用,增强胃肠蠕动,有助于改善代谢,也是消除宿痰于无形之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调摄饮食,谨和五味 哮喘发生,与饮食不当也不无影响,《沈氏尊生书》曰:“大都感于童稚之时,客犯盐,渗透气脘,一遇风寒,便窒塞道路,气息喘促。”《医碥·喘哮》则指出:“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因此,刘伟胜教授主张饮食不宜酸咸太过,尤其要留意自身是否存在食物过敏现象,对于曾诱发过敏的食物皆应慎食。而生冷之食亦须禁忌,《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尤其小儿为稚阳之体,最易受寒邪所伤,雪糕冷饮之品尤当慎食。当然,热哮病人饮食亦不适于辛燥或温补太过,尤其是急性发作之时。   情志调畅,病安从来 刘伟胜教授一向注重情志调节对疾病的影响,认为“情绪平和,对人生充满希望”是却病保健的重要途径之一,既重视“恬淡虚无”,又不失积极向上,是刘伟胜教授的一贯主张与作风。哮喘病人尤其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否则易诱发或加重疾病。诚如《症因脉治·哮病》所云:“哮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清代医家陈修园《时方妙用·哮症》亦言:“哮喘之病,寒邪伏于肺腧,痰结于肺膜,内外相应,一遇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伤即发,伤酒伤食亦发,动怒,动气亦发,劳役房劳亦发。”皆认为情志因素是哮病发作的重要诱因之一。而现代研究对心理情绪因素在哮喘发病中的影响也已得到肯定。     动静结合,形神合一 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改善肺功能,但运动性哮喘又可能由运动而诱发。因此选择何种运动方式,以及如何掌握运动的度,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刘伟胜教授建议哮喘病人或哮喘高危人群勿进行太过剧烈的运动,主张选择散步、慢跑等较为和缓的运动方式,尤其推崇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的运动方式,因为这些传统的运动方式都注重呼吸的配合,其锻炼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肌肉关节的功能,而更为关注形神合一的锻炼,因此不仅有增强体质与运动能力的功效,更有呼吸调节以及宁神定志的作用。与运动锻炼相结合,刘伟胜教授认为静养也是一种良好的保健方式,如前面提到的“腹式呼吸锻炼法”。     药膳食疗,日常固本 咳喘的预防或善后之法,刘伟胜教授推崇药膳食疗的配合,以下介绍的是他常用的几个经验方。   白果粥   白果10 g,粳米100 g。将白果去壳去衣,与米一同置锅中加水适量,煮粥即可。此粥有敛肺气定喘嗽之功,性味平和,可作为日常饮食,每日食用。   鱼胶瘦肉汤   鱼膘胶15 g,猪瘦肉50 g。将洗净泡好的鱼胶、猪瘦肉,入炖盅,加水适量,隔水炖3 h,加少许盐调味即可。每周1-2次。有条件者可加冬虫夏草,每次2-5条。此汤具补益肺肾之效,可用于气阴亏虚之人。   核桃杏仁猪肺汤   猪肺1个,杏仁10 g,核桃8个,陈皮3 g。核桃去壳,与杏仁陈皮清水洗净稍浸泡猪肺切块,清水挤洗干净,放入开水锅内煮5 min,捞起过冷水,滴干水。全部材料入锅,加姜片、料,加水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5 h,调味即可。此汤可固肾润肺定喘,适用于肺肾亏虚咳喘之人。   鸡子汤   鸡子雄鸡睾丸)6-10枚,加水适量,煮熟调味即可。此为成人量,连服7-10 d。此汤温阳补肾,对预防哮喘发作有较好效果。   河车蛤蚧散   紫河车1个,蛤蚧1对,打散,每日服1-3 g。此方补肺固肾,纳气定喘,适用于肺肾两虚喘咳气促少气无力、声音低微者。   猫肠散   猫肠,洗净后晒干,瓦片上焙干,研粉,口服,2 g/次(可装入胶囊,4粒/次),2-3次/d。此方对哮喘有防治作用。     体质调养,溯本求源 刘伟胜教授认为,哮喘的发病,与体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体质调养是治病求本的最佳体现。先天的因素虽不易预防,但也并非不可预防。比如孕期的女性,若调养得当,则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小儿发生哮喘的风险。当然,针对后天的调养要比先天因素的改变更为简捷可行,调节空间也更为宽广一些。而后天的调养实则不外乎起居、饮食、运动、情绪等,即是以上各种预防调养方法的综合。   刘伟胜教授认为哮喘的预防,还要区分不同人群,把握好度。对于普通人群,主要是针对其原则性,注重养生保健,并关注遗传倾向,对于家族中有哮喘疾病的,尤其要注意预防。而对于患病人群,哮喘预防的重点主要在于预防诱因与增强体质,应针对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做得更为细致,并在共性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调理。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