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中国药典》:积雪草

积雪草

实际拼音: Jī Xuě Cǎo
英文名: HERBA CENTELLAE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Centella asiatica (L.)Urb.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
性状: 本品常卷缩成团状。根圆柱形,长2~4cm,直径1~1.5mm,表面浅黄色或灰黄色。茎细长弯曲,黄棕色,有细纵皱纹,节上常着生须状根。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近圆形或肾形,直径1~4cm,灰绿色,边缘有粗钝齿;叶柄长3~6cm,扭曲。伞形花序腋生,短小。双悬果扁圆形,有明显隆起的纵棱及细网纹,果梗甚短。气微,味淡。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晒干。
性味: 苦、辛,寒。
归经: 归肝、脾、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 15~30g;鲜品加倍。
贮藏: 置干燥处。

《中药大辞典》:积雪草

出处: 《本经》
实际拼音: Jī Xuě Cǎo
别名: 连钱草(《徐仪药图》),地钱草(《唐本草》),马蹄草(《滇南本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生草药性备要》),地棠草(《植物名实图考》),大马蹄草土细辛《草木便方》),崩大碗钱凿口(《广州植物志》),复箸碗草蚶壳草鲎圭草(《福建民间草药》),铜钱草遍地香(《浙江中药手册》),雷公根(《江苏植药志》),灯盏菜牛浴菜(《南宁市药物志》),野荠菜马脚迹遍地金钱草半边月(《江西民间草药》),老鸦碗(《滇南本草》整理本),酒杯菜(《广西中药志》),破铜钱半边钱地浮萍野冬苋菜、盘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全草带根全草。夏、秋采收,去净泥杂,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匍匐草本。茎光滑或稍被疏毛,节上生根。单叶互生,叶片圆形或肾形,直径2~4厘米,边缘有钝齿,上面光滑,下面有细毛;叶有长柄,长1.5~7厘米。伞形花序单生,伞梗生于叶腋,短于叶柄;每一花梗的顶端有花3~6朵,通常聚生成头状花序,花序又为2枚卵形片所包围;花萼截头形;花瓣5,红紫色,卵形;雄蕊5,短小,与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2,较短,花柱基不甚明显。双悬果扁圆形,光滑,主棱和次梭同等明显,主棱间有网状纹相连。花期夏季。
生境分布: 多生于路旁、沟边、田坎边稍湿润而肥沃的土地。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产广东、四川、广西、江苏、浙江、江西、福建、湖南等地。
性状: 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根圆柱形,长3~4.5厘米,直径约1~1.5毫米,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纵皱纹。茎细长、弯曲、淡黄色,在节处有明显的细根残迹或残留之细根。叶多皱缩,淡绿色,圆形或肾形,径2~4厘米,边缘有钝齿,下面有细毛。叶柄长1.5~7厘米,常扭曲,基部具膜质叶鞘。气特异,味微辛。
化学成分: 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甙、参枯尼甙、异参枯尼甙、羟基积雪草甙、玻热模甙、玻热米甙和玻热米酸等,以及马达积雪草酸。此外,尚含内消旋肌醇、积雪草糖、胡萝卜烃类、叶绿素,以及山柰酚、槲皮素和葡萄糖、鼠李糖的黄酮甙。
药理作用:

中枢作用

其中所含的甙对小、大有镇静、安定作用,此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胆能系统的影响。醇提取物无镇痛作用。

②对皮肤组织的作用

积雪草甙能治疗皮肤溃疡,如顽固性创伤、皮肤结核麻风等。对小,豚、兔肌肉注射或皮下植入可促进皮肤生长,局部白细胞增多、结缔组织盘管网增生、粘液分泌增加、毛及尾的生长加速等。曾有报告用含积雪草0.25~1%醇提取物(含积雪草酸、积雪草甙)的乳霜剂(其中尚含胚胎的或年幼的牛、猪或羊皮肤、肝、脑的水醇提取物)治疗皮肤病,获良好效果。

③抗菌作用

幼芽的水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积雪草甙能治疗麻风,有人认为其作用为溶解细菌的膜,从而被其他药物或机体防御机能所消灭。

④其他作用

醇提取物能松弛大离体回肠。甙部分能降低家兔及大离体回肠的张力及收缩幅度,并能轻度抑制乙的作用。对麻醉犬,静脉注射可轻度兴奋呼吸,心率变慢及中度的降低血压,后二者不能被阿托品阻断。

毒性: 醇提取物对大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93克/公斤。甙部分毒性较小,大腹腔注射2克/公斤也不引起死亡。积雪草甙对小、兔皮下注射0.04~0.05克/公斤能产生中毒症状;0.2~0.25克/公斤则增加出血时间,导致出血。口服1克/公斤对小、兔皆能耐受。
性味:

苦辛,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苦辛。"

④《本草求原》:"甘淡辛,寒。"

归经:

入肝、脾、肾经

①《泉州本草》:"入肝、脾、肾三经。"

②《闽东本草》:"入心、肺、脾、胃、大肠五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痧气腹痛暑泻痢疾湿热黄疸砂淋血淋,吐、咳血目赤喉肿风疹,疥癣,疔痈肿毒,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②《药性论》:"治瘰疬漏,寒热时节来往。"

③《唐本草》:"捣敷热肿丹毒。"

④《日华子本草》:"以盐挪贴,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⑤《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

⑥《纲目》:"研汁点暴赤眼。"

⑦《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⑧《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治水泻赤白痢。"

⑨《陆川本草》:"解毒,泻火,利小便。治热性病,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

⑩《四川中药志》:"祛风散寒。治肺热咳嗽,消瘿瘤,涂痈疮肿毒,消食积饱胀。"

⑾《闽东本草》:"治暑热痧气腹痛腹胀。"

⑿《广东中药》Ⅱ:"清暑热,去湿热。治肝肿大,肋膜炎,双单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钩吻中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0.5~1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注意事项: 植物名实图考》:"虚寒者不宜。"
复方:

①治湿热黄疸积雪草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

②治中暑腹泻:积雪草鲜叶搓成小团,嚼细开水吞服一、二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砂淋积雪草一两。第二次的淘米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④治血淋积雪草头、草益根各-把。捣烂绞汁和冰糖一两,一次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小便不通:鲜积雪草一两,捣烂贴肚脐,小便通即去药。(《闽东本草》)

⑥治肝脏肿大:崩大碗每次约八两至一斤。煎水服。(《岭南草药志》)

⑦治麻疹积雪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⑧治乳痈初起:老公根茎叶和槟衣一个。煎服。(《岭南采药录》)

⑨治疔疮:㈠鲜积霄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㈡鲜积雪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⑩治缠腰火丹:鲜积雪草,洗净,捣烂绞汁,同适量的生糯米粉调成稀糊状,搽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⑾治跌打损伤积雪草八钱至一两,和红半斤至十二两,炖一小时,内服;渣捣烂后贴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⑿治刀伤出血:崩大碗,酌量,捣烂外敷伤口。(《岭南草药志》)

⒀治臁疮:鲜积雪草洗净,捣烂敷患处,一日一换。(《江西民间草药》)

⒁治目赤肿痛:鲜积雪草捣烂敷寸口处,或捣烂绞汁点患眼,一日三、四次。(《江西民间草药》)

⒂治麦粒肿:鲜积雪草洗净捣烂,掺红糖敷之。(《泉州本草》)

⒃治咽喉肿痛:鲜积雪草二两。洗净,放碗中捣烂,开水冲出汁,侯温,频频含咽。(《江西民间草药》)

⒄治百日咳崩大碗三两,瘦猪肉一两。同煎一小时,分两次服,连服数天。

⒅治误食砒霜或其他食物中毒老公根四两,胆矾一钱。煎水服。此方亦治钩吻及蕈中毒

⒆治骨鲠老公根煎水内服,服时须慢慢咽下。(⒄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⒇解大茶药中毒:取崩大碗捣烂,加茶油灌服。

(21)解木薯中毒:取崩大碗捣烂,温开冲服

(22)解毒中毒崩大碗四两,片糖二两,煎水内服;或崩大碗四两,萝卜一斤,捣烂榨汁内服。(⒇方以下出《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23)治咳血吐血、鼻出血:鲜积雪草二至三两,水煎或捣汁服。(《福建中草药》)

(24)治跌打肿痛:鲜积雪草捣烂绞汁一两,调,炖温服;渣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

①用于止痛

积雪草晒干研细,每日1~1.5钱,3次分服。治疗胸、背及腰部外伤性疼痛42例,27例止痛,14例好转,1例无效。

②治疗传染性肝炎

取鲜积雪草4两,加水500毫升,浓煎成250毫升,趁热加入冰糖2两溶化,分2次空腹服,7天为一疗程。治疗10例,服药4天黄疸消退、食欲改善、恶心呕吐消失者3例,服药1周黄疸消退、消化道症状好转、胃纳增进者5例。肝肿大于服药二疗程消退2例,三疗程消退5例,四疗程消退3例。

③处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

积雪草(干)1000克,水煎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0毫升,加防腐剂,pH调至8左右。每服10毫升,5岁以下儿童减半,每日3次,空腹服,连服3天。处理30例流脑带菌者,3天后连续3次作鼻咽分泌物采样培养,结果转阴24例,较磺胺噻唑对照组的转阴率高。

备注: 江苏、浙江等地区以本品作"落得打"使用。

《中华本草》:积雪草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实际拼音: Jī Xuě Cǎo
英文名: Asiatic Pennywort Herb
来源: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ntella asiatica (L.) Urban[Hydro-cotyle asiatica 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葡萄,细长,节上生根,无毛或稍有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15cm,基部鞘状;叶片肾形或近圆形,长1-3cm,宽1.5-5cm,基部阔心形,边缘有钝锯齿,两面无毛或在背面脉上疏生柔毛;常状脉5-7。单伞形花序单生,或2-4个聚状;花瓣卵形,紫红色或乳白色。果实圆球形,基部心形或平截,长2-3m,宽2-3.5mm,每侧有纵棱数条,棱间有明显的小横脉,网状,平滑或稍有毛。花、果期4-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990m的阴湿草地、田边、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栽培:

生物学特性 生于旷、路旁、沟边等阴湿处,喜阳光和较湿润的环境。

栽培技术 用种子分株繁殖。种子繁殖:于春、秋季条播,覆土2-3cm。分株繁殖:在早春进行。苗期勤除杂草,旱季注意浇水。

性状:

性状鉴别 干燥全草多皱缩成团,根圆柱形,长3-4.5cm,直径1-1.5mm,淡黄色或灰黄色,有纹皱纹。茎细长、弯曲、淡黄色、在节处有明显的细根残迹或残留的细根、叶多皱缩破碎,灰绿色,完整的叶圆形或肾形,直径2-6cm,边缘有钝齿,下面有细毛;叶柄长1.5-7cm,常扭曲,基部具膜质叶鞘。气特异,叶淡微辛。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细胞类圆形或近方形。皮层为7-9列薄壁细胞,外侧数列细胞的壁呈不均匀增厚。外韧维管束6-7个,排列成环;韧皮部外侧国微木化的纤维群;木质部导管约6-10个;束内形成层为2-3列细小细胞。髓部由较大的类圆形薄壁细胞组成。皮层和射线中分布圆形的油管,直径24-24μm,周围分泌细胞5-7个。

化学成分: 含多种α-香树脂醇型的三萜成分,其中有积雪草甙(Asiaticoside)、参枯尼甙(Thankuniside)、异参枯尼甙(Isothankuniside),羟基积雪草甙(Madecas-soside),玻热模甙(Brahmoside)、破热米甙(Brah-minoside)和破热米酸(Brahmic acid)等,以及马达积雪草酸(Madasiatic acid)。此外,尚含内消旋肌醇(Meso-inositol)、积雪草糖(Centellose,一种寡糖)、胡萝卜烃类(Carotenoids)、叶绿素,以及山柰酚、槲皮素和葡萄糖、鼠李糖的黄酮甙。全草主要含三萜酸和三萜皂甙。三萜有积雪草酸(asiatic acid)、羟基积雪草酸(brahmic acid)、异羟基积雪草酸(isobrahmic acid)及桦皮酸(be-tulinic acid)等。三萜皂甙有积雪草甙(asiaticoside,madecassol)、羟基积雪草甙(madecassoside)、落得打三糖甙(brahmoside)及落得打四糖甙(brahminoside),又谓含参枯甙(thankuniside)及异参枯甙(isothankuniside)。另含山柰素和槲皮素及其甙、积雪草(hydrocotyline)、内消旋肌醇(inositol)、积雪草低聚糖(centellose)、谷甾醇、维生素C、胡萝卜素、绿色挥发油及树脂状物质。
药理作用:

1.中枢作用:其中所含的甙对小、大有镇静、安定作用,此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胆能系统的影响。醇提取物无镇痛作用。

2.对皮肤组织的作用:积雪草甙能治疗皮肤溃疡,如顽固性创伤、皮肤结核麻风等。对小、豚、兔肌肉注射或皮下植入可促进皮肤生长、局部白细胞增多、结缔组织血管网增生、粘液分泌增加、毛及尾的生长加速等。曾有报告用含积雪草0.25-1%醇提取物(含积雪草酸、积雪草甙)的乳霜剂(其中尚含胚胎的或年幼的牛、猪或羊皮肤、肝、脑的水醇提取物)治疗皮肤病,获良好效果。

3.抗菌作用:幼芽的水提取物有抗菌作用。积雪草甙能治疗麻风,有人认为其作用为溶解细菌的膜,从而被其他药物或机体防御机能所消灭。

4.其他作用:醇提取物能松弛大离体回肠。甙部分能降低家兔及大离体回肠的张力及收缩幅度,并能轻度抑制乙的作用。对麻醉犬,静脉注射可轻度兴奋呼吸,心率变慢及中度的降低血压,后二者不能被阿托品阻断。有报道积雪甙对麻风病有治疗作用。

毒性: 醇提取物对大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93g/kg。甙部分毒性较小,大腹腔注射2g/kg也不引起死亡。积雪草甙对小、兔皮下注射0.04-0.05g/kg能产生中毒症状;0.2-0.25g/kg则增加出血时间,导致出血。口服1g/kg对小、兔皆能耐受。毒性:乙醇提取物大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1.93g/kg。
鉴别: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加已醇适量,热提1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潭用氯仿溶解至约1ml,加1ml硫酸,氯仿层显红棕色。(检查三萜类化合物)(2)取本品粉末1g,加已醇适量,热提10min,滤过,滤液浓缩至干,残潭溶于酐中,加入1滴硫酸,酐层显绿以。(检查三萜类化合物)
性味: 味苦;辛;性寒
归经: 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活血止血解毒消肿。主发热咳喘咽喉肿痛;肠为为;痢疾湿热黄疸水肿;淋证;尿血衄血痛经崩漏丹毒瘰疬;亲疮肿毒;带状疱疹;跌打肿痛;外伤出血;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者15-30g);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注意事项: 植物名实图考》:虚寒者不宜。
复方: ①治湿热黄疸积雪草一两,冰糖一两。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②治中暑腹泻:积雪草鲜叶搓成小团,嚼细开水吞服一、二切。(《浙江民间常用草药》)③治砂淋积雪草一两。第二次的淘米水煎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④治血淋积雪草头、草益根各一把。捣烂绞汁和冰糖一两,一次炖服。(《闽东本草》)⑤治小便不通:鲜积雪草一两,捣烂贴肚脐,小便通即去药。(《闽东本草》)⑥治肝脏肿大:崩大碗每次约八两至一斤。煎水服。(《岭南草药志》)⑦治麻疹积雪草一至二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⑧治乳痈初起:老公很茎叶和槟榔衣一个。煎服。(《岭南采药录》)⑨治疔疮: 一、鲜积雪草,洗净,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二、鲜积雪草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⑩治缠腰火丹:鲜积雪草,洗净,捣烂绞汁,同适量的生糯米成稀糊状,搽患处。(《江西民间草药》)11.治跌打损伤积雪草八钱至一两,和红半斤至十二两,炖一小时,内服;渣捣烂后贴伤部。(《福建民间草药》)12.治刀伤出血:崩大碗,酌量,捣烂外敷伤口。(《岭南草药志》)13.治臁疮:鲜积雪草洗净,捣烂敷患处,一日一换。(《江西民间草药》)14.治目赤肿痛:鲜积雪草捣烂敷寸口处,或捣烂绞汁点患眼,一日三、四次。(《江西民间草药》)15.治麦粒肿:鲜积雪草洗净捣烂,掺红糖敷之。(《泉州本草》)16.治咽喉肿痛:鲜积雪草二两。洗净,放碗中捣烂,开水冲出汁,候温,频频含咽。(《江西民间草药》)17.治百日咳崩大碗三两,瘦猪肉一两。同煎一小时,分两次服,连服数天。18.治误食砒霜或其他食物中毒老公根四两,胆矾一钱。煎水服。此方亦治钩吻及蕈中毒。19.治骨鲠老公根煎水内服,服时须慢慢咽下。(17-19方均出《岭南草药志》)20、解大茶药中毒:取崩大碗捣烂,加茶油灌服。21.解木薯中毒:取崩大碗捣烂,温开冲服。22.解毒中毒崩大碗四两,片糖二两。煎水内服;或崩大碗四两,萝卜一斤,捣烂榨汁内服。(20-22方均出《南方主要有毒植物》)23.治咳血吐血、鼻出血:鲜积雪草二至三两。水煎或捣汁服。(《福建中草药》)24.治跌打肿痛:鲜积雪草捣烂绞汁一两,调,炖温服;渣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大热,恶疮痈疽浸淫,赤熛,皮肤赤,身热

2.《药性论》:治瘰疬漏,寒热时节来往。

3.《唐本草》:捣敷热肿丹毒

4.《日华子本草》:以盐挪贴,消肿毒并风疹疥癣。

5.《滇南本草》:治子午潮热,眩晕,怕冷,肢体酸困,饮食无味,男妇童疳,虚劳发热不退者用之,利小便水牛肉为引。

6.《纲目》:研汁点暴赤眼

7.《本草求原》:除热毒,治白浊,浸疳疮,理小肠气

8.《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和脾。治水泻赤白痢

9.《陆川本草》:解毒,泻火,利小便。治热性病,头痛身热,口渴,小便黄赤

10.《四川中药志》:祛风散寒。治肺热咳嗽,消瘿瘤,涂痈疮肿毒,消食积饱胀。

11.《闽东本草》:治暑热痧气腹痛腹胀

12.《广东中药》Ⅱ:清暑热,去湿热。治肝肿大,肋膜炎,双单喉蛾,防治麻疹,并解钩吻中毒

临床应用:

1.用于止痛:取积雪草晒干研细,每日 1-1.5钱,3次分服。治疗脑、背及腰部外伤性疼痛42例,27例止痛,14例好转, 1例无效。

2.治疗传染性肝炎:取鲜积雪草4两,加水500ml,浓煎成250ml,趁热加入冰糖2两溶化,分2次空腹服,7天为一疗程。治疗10例,服药4天黄疸消退、食欲改善、恶心呕吐消失者3例,服药1同黄疸消退、消化道症状好转、胃纳增进者5例。肝肿大于服药二疗程消退2例,三疗程消退5例,四疗程消退3例。

3.处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带菌者取积雪草(干)1000g,水煎2次,合并滤液,浓缩至1000ml,加防腐剂,pH调至6左右。每服10ml,5岁以下儿童减半,每日3次,空腹服,连服3天。处理30例流脑带菌者,3天后连续3次作鼻咽分泌物采样培养,结果转阴24例,较磺胺噻唑对照组的转阴率高。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