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辨伤寒,析温病
《伤寒论》指导了历代医家对疾病的辨治,伤 寒病由 《黄帝内经》时期到明清时期逐渐由 “广 义伤寒”转变为 “狭义伤寒” 。 《伤寒论》中提到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 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所描述症状与中毒型 流感病症状相似,麻杏石甘证类似肺炎型流感、 小柴胡证类似肠胃型流感等。明清时期温病学派 兴起,临床实践发现辛温发汗会助热伤阴,故不 再拘泥于麻黄、桂枝发汗,对类似流感的热病开 始辨伤寒析温病,基于伤寒和温病选择不同的治 疗方法。
1. 1 病机辨析
外感热病包括流感均需辨别是伤寒还是温病, 清·高鼎汾 《医学问对》中提到 : “天有六气…… 风湿与燥无不兼温,惟寒水与温相反,然伤寒者 必病热,温病亦多矣” ,提出了热病包括流感病分 为伤寒和温病。清·柳宝诒 《温热逢原》曰 : “但 伤寒里无郁热,故恶寒不渴,溲清无内热。温邪 则标见于外,而热郁于内,虽外有表证,而里热 先盛; 口渴溲黄,尺肤热,骨节疼,种种内热之 象,皆非伤寒所有,其见阳明、少阳,见症亦 然 。 ” 《温病条辨》曰 : “渴乃温之本病” ,以上描 述同流感症状类似均表现出发热症状,但需辨析 伤寒温病。清·石寿堂在伤寒的基础上提出 “寒 疫病 ” ,《温病合编》云 : “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 状则憎寒、壮热,头痛、骨节烦疼,虽发热而不 甚渴,时行则里巷之中,病俱相类,若役使然, 非若温病之不甚头痛,骨痛而渴甚,故名为寒 疫” ,提出温病的鉴别要点,认为 “甚口渴”是温 病的主要特点 。 《寒温条辨》曰 : “凡伤寒自外之 内,从气分入,始病发热恶寒,一二日不作烦渴, 脉多弦紧,不传三阴脉不见沉。温病自内达外, 自血分出,始病不恶寒而发热,一热即口燥咽干 而口渴,脉多弦滑,甚则沉伏,此发表清里之所 以异也……所以伤寒多从脉,温病多从证,盖伤 寒风寒外入,循经传也,温病怫然内炽,溢于经 也” [1 ] ,所描述伤寒和温病的症状与流感相似,为 辨别伤寒和温病提供了方法,伤寒多从脉辨,温 病多从证辨,伤寒为风寒外入,温病为怫然内炽, 阐述了发病的病机特点。
1. 2 治则治法
明清医家对于传染病包括流感病的治法,在 继承前人的经验基础上,针对伤寒温病有不同见 解。清·秦之桢 《伤寒大白》云 : “发热无汗,表 散不得外泄者,宜发汗解表……仲景但坐以汗出 不彻,宜再发汗。更有发热无汗,不恶风寒,脉 见沉数者,此里热火闭,不能做汗外解,清其里 热,则汗出身凉” ,提出伤寒表里分治方法。清· 何元长 《伤寒辨类》云 : “盖伤寒为病传变不 一……是故汗不嫌早,下不嫌迟……而且有先发 表后攻里者,而且有先攻里后温表者,而且有急 温者,急下者,临症观变,先后恰中其窍,乃为 善治伤寒者也” ,提出治伤寒时要汗下先后分步。 《温热经纬》曰 :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或透风 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可与热相搏,势必矣”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 气……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 反致慌张矣” ,提出温病的治疗按卫气营血的不同 阶段,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总之治疗流感病辨 治伤寒和温病是关键。
2 辨寒热,析表里
2. 1 病机辨析
发热是流感的主要症状,随疾病进展,临床 症状逐渐复杂,难以鉴别寒热真假。早在 《伤寒 论》中就提到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 皮肤,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 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通过 “欲得衣”鉴别寒热 真假。明清时期医家对外感热病包括流感病的寒 热真假鉴别有了新的思路,如明·张景岳 《景岳 全书》记载 : “假热者必不喜水,即有喜者,或服 后见呕,便当以温热药解之。假寒者必多喜水, 或服后反快而无所逆者,便当以寒凉药解之” ,通 过饮水后的反应鉴别寒热真假。清·张璐 《张氏 医通》中提到 : “盛启东云治热须辨真假,夫真 热,则发热恶寒,脉数有力,按之更实,烦躁口 渴,大便燥,小便赤涩,或利臭秽,发言壮厉, 不欲近衣者是也。亲乎表着宜发散,亲乎里者宜 通泄。假热亦发热、恶寒,而足必不热,脉大而 虚,按之微弱,身虽炽热而不燥不渴,或见狂妄 燥渴不能引饮,发过顷之则止,终不及声高詈骂 着也。经曰寒热有真假,治法有逆从,此之谓也” ,亦提出了辨识寒热真假的方法。 当流感发展到一定阶段,无论伤寒还是温病, 都会表里传变,所以辨表里对于流感病治疗至关 重要,明清之前很多医家通过脉诊和症状鉴别热 病的表里证,明清时期医家对于热病包括流感病 辨表里有不同方法,如明·王肯堂 《证治准绳》 中提到 : “凡翕翕发热而有恶风恶寒、头痛脉浮 者,表热也……若小便黄非在外。凡蒸蒸发热而 兼有谵语、大便秘、小便赤、腹满、恶寒、脉滑 实者,里热也……若小便清非在内也” ,通过小便 颜色鉴别表里证。清·石寿堂 《温病合编》中提 到 : “初期舌苔腻白属表。舌苔水黄,或中黄边 白,中黄尖白。或兼二三色,属半表半里。舌苔 黄色、酱色、黑色属里。舌苔燥则不论何色,皆 属里证; 然亦有初起误服凉药,遏邪于内而舌燥 者,不可不知” ,通过舌诊辨表里,指导了后世对 外感热病包括流感病的辨治。
2. 2 治则治法
辨寒热真假、辨疾病表里对于外感热病包括 流感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明清时期医家治疗方 法多样,基本遵守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 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如 《重订广温热论》 [2 ] 中提到 : “热重寒轻者,烦躁口臭症多,无汗恶寒 必少,则当以荷杏石甘汤、葱豉白虎汤、栀豉芩 葛汤选用,或六神通解散尤捷,寒重于热者,恶 寒必甚,烦躁必轻,则宜用苏羌饮、葱豉加葛根 汤等,先散其外来之寒。若在冬冷,寒束于外, 既无汗恶寒,邪郁于内,复见烦躁者,麻杏石甘 汤亦可正用。若挟寒湿,九味羌活去生地,最为 得当” ,描述了外感病包括流感病的治疗思路。
3 辨外感,析内伤
3. 1 病机辨析
当外感热病包括流感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传 变至内伤疾病或素有内伤疾病时,难以鉴别外感 和内伤。如果内伤和外感相误,则治疗方向完全 不同,明清医家通过临床实践总结了鉴别外感和 内伤疾病的方法。明·王肯堂 《证治准绳》中提 到 : “外感则寒热齐作而无间,内伤则寒热间作而 不齐。外感恶寒,虽近烈火不能除,内伤恶寒, 得就温暖而必解。外感恶风乃不禁一切风寒,内 伤恶风唯恶夫些少贼风……外感手背热,手心不 热; 内伤手心热,手背不热。东垣辨法,大致如 此” ,通过 “寒热齐间 ”“得温热寒解” “禁风寒” “手心背热”的方法鉴别外感和内伤性疾病。清· 何烨 《虚劳心传》中记载 : “世之真阴虚而发热 者,十之六七亦与外感无异样。火热上冲则头胀 微痛,火升壅肺则有鼻塞,阴虚阳陷则洒淅恶寒, 阴虚则阳无所归,则浮越肌表发热,但其发热必 在午后,先洒淅恶寒,少顷发热,热至鸡鸣寅卯 时分,出盗汗而身凉,或无微汗而但午后发热, 必现肾虚诸症,或兼唇红颧赤,口渴烦躁,六脉 弦数,或虚数无力” ,可见阴虚发热、外感发热有 时难以区分,可通过发热时间和特点进行鉴别。
3. 2 治则治法
外感热病包括流感病必须鉴别外感病和内伤 病后才能正确治疗,否则某些内伤疾病与外感疾 病症状相似,误以外感疾病治疗则效果完全不同。 清·俞根初 《通俗伤寒论》中提到 : “外风宜散, 内风易熄,表寒宜汗,里寒宜温……郁火发之, 实火宜泻,虚火宜补,阴火宜引” ,囊括了外感热 病的治疗总则。明·张景岳 《景岳全书》中提到: “治热大法……大热之气宜寒以制之; 郁热在经络 者,宜疏之、发之; 结热在脏腑者,宜通之、利 之; 阴虚之热者,宜壮水以平之……有相类者, 所谓逆者正治也; 有相反者,所谓从者反治也” , 简单概括了内伤病的治疗总则。只有清楚认识外 感疾病和内伤疾病,才不会在临床上产生混淆, 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来源:北京中医药 作者:王晓鹏 张瑞 黄坡 王东东 陈腾飞 卢幼然 郭玉红 刘清泉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