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大辛大热,大黄大苦大寒,两药性味,有如炭。张仲景妙手遣方,创寒温并用之方剂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将一者融于一方而建功,开附子大黄配伍之先河。后世医家更是在仲景基础上加以发挥,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二者合用创温脾汤治疗阳虚冷积。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载附子大黄厚朴干姜甘草桂枝合用,主治“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腹泻;清代医家徐灵胎更将附子泻心汤删为附子大黄两味,指出“附子补火以温积寒,大黄通闭以除结热。寒热各制而合服之,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也"。时至今日,大黄附子作为寒温并用的代表药对,仍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   《普济本事方》   除了内服方剂大黄附子药对在中医外治疗法中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黄,味苦、气香、性寒凉,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因其具有香窜透窍之力,迅速善走之性,故外用可破癥积聚、疗疔毒之毒热甚盛者,在临床上常作为热毒疮疡的外敷常用药物之一。附子,味辛大热,火性迅发,无所不到,为阳中之阳,故行而不止,可疗痘疮灰白,一切沉寒痼冷之证。明代张景岳称“附子大黄者,乱世之良将也",二者性味俱厚,均为外科生、猛药品,且药性相反相成,在中医外治疗法中合用可通经走络,拔病外出,被广泛运用于多种疾病。    外用配伍特点   外用配伍特点   1 开执结破寒积相反相成 生大黄是临床常用中药,其性寒,味苦,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消瘀的功效,因具有清热泻解毒的功效,故临床上常作为热毒疮疡的外敷药。近年多有学者将其用于治疗多种外科疾病,疗效满意。如邓氏巧运用生大黄20 克,水磨搽患处,用于治疗痤疮,1周后,脓庖大部分消退,1个月后面部丘疹、脓疱全部消失,充分体现了中医外治“廉、简、验"的特色。   生大黄   附子乌头旁生的小根块,辛热有毒,火性迅发,行而不止,长于回阳救逆温肾壮阳,据药理、毒理分析,附子含有乌头、次乌头等,具有强心、抗炎、镇静、镇痛作用,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为外治常用的生、猛药品之一,其散坚不逮,可破少阴之结。历代文献多有记载其在外治临床的应用,如《理瀹骈文》载有“胸有寒痰(浓厚、色青、不时昏绝)附子一个、生姜一两炒熨胸背。亦可捏作饼子贴胸口”“治冷秘附子苦丁香各巧克,炮川乌香白芷牙皂各90克、胡椒30克、麝香少许,同大蒜捣敷脐部";“中风痰厥,生附子蒜头煮,捣作饼,贴涌泉穴。   附子   中医外治法以其疗效奇特、方法众多、应用范围广泛、操作简便、无痛苦、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等多种优势而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提出“外治必如内治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圈。大黄附子要对作为寒温并用的代表性药对,在现代临床中被广泛运用于急腹症、肠梗阻、慢性结肠炎、急性胆囊炎、老年人便秘、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神经性头痛、下肢静脉曲张疼痛、泌尿系结胁痛等各科疾病中,同样在外治疗法当中二者亦相反相成,大黄热结附子寒积,配合应用于痈疽风疹齿痛、脱发等多种内外疾病的治疗中.   2 香窜透窍,通经走络 大黄,味苦、气香、具有香窜透窍之力,迅速善走之性;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无所不到,可通经走络。故二者合用窜透通走之性更强,药物成分通过皮肤、孔窍腧穴等部位直接吸收,进入经脉血络,输布全身以发挥其药理作用。 治疗痈疮肿毒,常配伍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天花粉丹皮等消毒排脓;治疗脱发,常配蔓荆子白芷防风川芎辛夷细辛等祛风散邪;治疗湿疮、湿疹,常配伍苦参黄柏白鲜皮等、祛湿止痒;治疗跌打损伤,常配伍五加皮莪术桃仁当归川乌陈皮乌药三棱甘松行气活血止痛;治疗月经后期通经,常配伍泽兰艾叶蜀椒吴茱萸枳壳当归厚朴等温经通经。   临床运用举例   1 痈疽   大黄膏  主治痈肿瘰疬核不消。大黄六分,附子四分(炮),细辛三分,连翘四分,巴豆一分门上药以苦酒浸一宿,以腊月猪膏煎,三上三下,去滓,以绵滤之,用敷之,一日三五次。 大黄膏  主治足肿。大黄附子细辛连翘巴豆水蛭各一.两。苦酒淹一宿,以腊月猪膏煎,三上三下,去滓,以敷患处;亦可服。 生肌膏  主治诸痈疽去脓血后虚困。大黄附子(生,去皮脐)、白芷甘草细辛(去苗叶)各半两,猪脂二斤一上药除猪脂外并锉碎,先以半升拌一宿,入脂,以瓷器盛于颤上,蒸半日,以绵绞去滓,瓷盒盛取涂敷疮上,日二三次蛇衔生肉膏主治痈疽,金疮败坏。蛇衔当归各六分,干地黄三两,黄连黄芪黄芩大黄续断蜀椒芍药白及川芎莽草白芷附子甘草细辛各一两,薤白一把。上吹咀,酢渍再宿,以腊月猪脂七升煎,三上三下,酢尽下之,去滓。敷之,日二次。   大黄膏   2 瘾疹         乌蛇膏  主治风瘾疹结肿,攻冲遍身,发热痒痛,及筋脉挛急乌蛇一两,天麻半两,附子半两,白附子半两,乌喙半两,天南星半两,桂心半两,细辛半两,吴茱萸半两,羌活半两,当归半两,苍术半两,防风半两,牛膝半两,汉椒半两,十半两,木鳖子一两,枳壳一两,大黄一两,白芷半两。上药并生用,锉细,以头半升,拌浸一宿,用腊月炼成猪脂二升入药,以慢火煎,看白芷变黄紫色,下火,滤去滓,令净,入于瓷盒中盛之。用时摩涂于所患处 。   天南星   3 齿痛         赤膏  主治耳聋齿痛桂心大黄白术细辛川芎各一两,干姜二两,丹参五两,蜀椒一升,巴豆十枚,大附子二枚。上吹咀以苦酒二升,浸一宿,纳成煎猪肪三斤,火上煎,三上三下,药成,去滓,可服可摩。耳聋者,绵裹纳耳中;齿冷痛则着齿间;诸痛皆摩;若腹中有病,服如枣许大,调下。咽喉痛,取枣核大吞之。   4 脱发         生发方  主治发落大黄六分,蔓荆子一升,白芷防风附子川芎莽草辛夷细辛当归黄芩各一两,马髻膏五合猪膏一升。上药煎至白芷色黄,先洗后敷。   5 脚气         牡丹膏  主治脚气风痹,手足疼弱,恶疮,风毒所中,腹中痛牡丹皮芫花(生用)、皂荚(去皮,炙)各半两,藜芦(生)、附子(炮裂,去皮脐)、莽草叶各三分,大黄(锉,炒)、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各一两。为细末,以新绵裹,内净器中,苦酒三升浸,经一宿,取腊月猪膏三升,内锅中炼去筋膜后,同药裹入前中,慢火煎之,候变色,稀稠得所,即滤去药裹,频搅成膏,倾入通油瓷器中密封。旋取揩摩患处两。     牡丹皮           莽草膏  脚气风毒,肿满疼痛自莽草三分,牡丹半两,川椒一两(去目),藜芦三分,芫花半两,川大黄一两,皂荚半两,附子三分(去皮脐)。上为末,用绵裹。以半升,浸一宿,以不中水猪脂一斤,于微火上煎令药色黄,膏成,绞去滓,收瓷盒中。以摩肿处。   6 射工虫毒          野葛膏    主治射工恶核卒中恶毒,野葛一升,茵芋、踯镯、附子丹砂各二两,巴豆乌头蜀椒五合雄黄大黄各一两。上药治下筛,以不中水猪膏三斤煎,三上三下,去滓,纳丹砂雄黄末,搅至凝。以枣核大摩痛上田。            葛芋膏  主治射工中人,恶风寒热野葛一升,茵芋、羊踯躅、附子(去皮脐,生用)、丹砂(研)各一两,巴豆(去皮心膜)、乌头(去皮脐,生锉)、蜀椒(去目)各五合雄黄(研)、大黄各二两。上除丹砂硫黄另研外,捣为末,以不着水猪膏三斤煎,去滓,纳丹砂雄黄末,搅至凝。取枣核大一块,摩痛上。   7 恶疮     乌金散  主治一切恶疮附子蛇蜕皮干姜故纸(多年者)、黄丹、川大黄,黎芦、槟榔、旧棉絮、乱发胡粉叶、榆皮、揪皮各一两。并上药细锉,入瓷瓶中固济,烧令熟,取出捣罗为末,入麝香龙脑各一分,更于乳钵中细研。先以甘草一两,槌葱白七茎,白矾半两,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净洗疮后,干贴日再贴之 。   故纸    8 小儿痫证 八味固囟膏  主治小儿痫证。大黄十六株,定粉十八株,雄黄黄芩各六株,雷丸八株,附子一两十二株,生商陆根四两。煎猪膏三斤,去滓;入药,沸七上下,滤,入雄黄,搅至凝。以摩顶、掌中、背胁皆遍讫。治粉粉之“。   9 小儿诸痛 大黄膏  主治小儿诸痛。川大黄三分,雄黄二分,丹参一分,黄芩一分,生商陆一两,雷丸半两,猪脂一斤,附子半两(去皮脐,生用)。为细末,以猪脂先入锅中,以文火熬令溶,以绵滤过,然后下药,煎令七上七下,去滓,细研雄黄下膏中,搅令至凝,于瓷器中盛。每用少许,热炙手,摩儿囱及掌中、背、胁,皆使遍讫,以蛤粉粉之。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或书刊,仅用于学习与交流。文中涉及的药物(疗法),仅提供一些思路,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擅自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