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厥病篇第二十四


诸本无篇字。马云。篇内所论。不止厥病。然首节有厥头痛厥心痛等病。故名篇。然此厥之为义。乃气逆而以此连彼之谓。实与素问之厥论不同。

厥头痛

(止)

太阴

张云。厥、逆也。邪逆于经。上干头脑而为痛者。曰厥头痛也。下仿此。足阳明之脉。上行于面。其悍气上冲头者。循眼系入络脑。足太阴支者注心中。故以头痛而兼面肿烦心者。当取足之阳明太阴也。

头脉痛

(止)

足厥阴

张云。头脉痛者。痛在皮肉血脉之间也。心悲善泣者。气逆在肝也。故当先视头脉之动而盛者。刺去其血。以泄其邪。然后取足厥阴肝经而调补之。以肝脉会于巅也。

贞贞头重而痛

(止)

足少阴

甲乙。贞贞、作员员。张云。贞贞、坚固貌。其痛不移也。头上五行

行五即前篇五十九俞之穴。所以散诸阳之热逆也。先取手少阴心经。泻南方以去火也。后取足少阴肾经。补北方以壮水也。简案、刺热篇。头痛员员。知贞贞字讹。甲乙为是。志注。员员、周转也。

介按、员员头重而痛。即头痛眩晕也。盖以脑为髓海。其髓由肾系贯脊。通于脊髓。肾精足。则入脊化髓。上循入脑。而为脑髓。兹以肾精不足。未能化髓。上循于脑。而为眩晕。故宜取足少阴虚则补之之义。

善忘

(止)

足太阴

甲乙。意、作噫。注。九墟作意。太阴太阳。张云。脾藏意。意伤则善忘

阳邪在头而无定所。则按之不得。故当先取头面左右动脉。以泄其邪。后取足太阴经。以补脾气也。莫从云。

头面左右之动脉足阳明之脉也。

脉涌有热

(止)

后取足少阳

甲乙。脉涌有热、作脉骨先热。张云。耳之前后足少阳经也。其脉涌而热者。当泻出热血。仍取本经之穴。

真头痛

(止)

死不治

张云。头痛有二。上文言厥头痛者可治。此言真头痛者不可治。盖头为诸阳之会

四肢为诸阳之本。若头痛甚而遍尽于脑。手足寒至节者。以元阳败竭。阴邪直中髓海。故最为凶兆。六十难云。

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

若肉伤痛未已可则刺

甲乙。肉、作内。则、作即。刺下有之字。马云。可取针以侧刺其头痛之处。

志云。有所击堕。恶血在于内。若肉伤痛未已。则可在此痛处而刺之。不可远取之俞也。简案、则、马读为侧。

然甲乙作即。则志注为是。

恶日作者

甲乙。日上有风字。张云。之甚者谓之大痹。其证则风寒湿三气杂至。合成恶患。令人头痛不可刺也。若日作者。则犹有间止。故刺之可令少愈。终亦不能全已也。简案、此谓大痹为患。

每逢风日必作者。今世多头风。如是者可令少愈。而不可令全愈。经文必脱风字。

头半寒痛

(止)

阳明

甲乙。无半字。张云。头半寒痛者。偏头冷痛也。手足少阳阳明之脉。皆循耳上

头角。故当先取手经以取其标。后取足经以去其本也。

厥心痛

(止)

然谷

甲乙。发针下有立已二字。六十难云。五脏气相干。名厥心痛

杨注。诸经络皆属于心。若一经有病。其脉逆行。逆则乘心。乘心则心痛。故曰厥心痛。是五脏气冲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张云。控、引也。善、拘急如风也。伛偻、背曲不伸也。足少阴之经。由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凡疼痛如从脊后。触其心而伛偻者。以肾邪干心。是为肾心痛也。

肾与膀胱表里。故当先取足太阳京骨昆仑。如痛不已。仍当取肾经然谷

介按、从涌泉上行。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之中。即然谷穴也。凡取此穴。主治实热之症。然则厥心痛者。系是热厥。而非寒厥可知矣。宜针三分。留三呼。灸三壮。而不宜见血。

腹胀胸满

(止)

太白

甲乙。腹上有暴泄二字。张云。足阳明之经。由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支者下循腹里。凡腹胀胸满而为痛者。以胃邪干心。是为胃心痛也。胃与脾为表里。故当取足太阴大都太白二穴。简案、外台引短剧云。厥心痛腹胀满。不欲食。食则不消。心痛尤甚者胃心痛也。(出甲乙经第一卷中)与本节及甲乙文。少异。

脾心痛

(止)

大溪

甲乙。然谷作后谷。张云。脾之支脉。注于心中。若脾不能运。而逆气攻心。

其痛必甚。有如锥刺者。是为脾心痛也。但然谷、大溪。皆足少阴之穴。取此治脾。其义何居。盖湿因寒滞。

则相挟乘心。须泄肾邪。当刺此也。志云。然谷当作漏谷。大溪当作天溪。盖上古之文。不无鲁鱼之误。楼氏云。脾心痛而取然谷、大溪者。故孙真人、张洁古、谓之忘经也。简案、志考作漏谷天溪。似是。

如死状

(止)

太冲

千金、外台、作如死灰状。张云。苍苍、肝色也。如死状、肝气逆也。终日不得太息肝系急。气道约而不利也。是皆肝邪上逆。所谓肝心痛也。

行间太冲。皆足厥阴经穴。故当取以治之。

卧若徒居

(止)

大渊

甲乙。闲上有乃字。楼氏云。徒居谓间居。间谓痛缓。心痛卧与间居则痛缓。

动作则益甚者。取肺。其兼短气者。亦取肺。经云。心痛短气不足以息刺手太阴者是也。

真心痛手足青

脉经、千金、外台。青、作清。熊本同。赵府本、张本、作清。张云。真心痛者。

邪气直犯心主也。毒深阴甚。故手足之清至节。其死之速如此。清、音倩。寒冷也。

中有盛聚不可取于

千金。盛、作成。张云。中有盛聚。谓有形之症。或积或血。停聚于中。

病在脏而不在经。故不可取于穴。当从内以调治之也。志云。盛聚者。五脏逆气太盛。聚于中而为心痛

非循脉之上乘也。

虫瘕

(止)

出针

甲乙。作肠中有虫瘕。有。心肠作心腹。作痛。作发作二字。

涎、作羡。、也。作也。脉经、千金、作心腹痛懊。发作肿聚。是也。作蛔也。外台引甲乙左无懊字。张云。此言虫瘕肠胃中。亦为心腹痛也。、结聚也。即。属蛔也。不可取以小针。谓其力小不能制也。虫瘕之证。其痛则懊难忍。或肚腹肿起而结聚于内。或往来上下而行无定处。或虫动则痛。

静则不痛。而有时休止。或腹热喜渴而口涎出者。是皆之为患也。简案、、蛔同。音回。说文。腹中长虫也。口问篇云。胃中有热则虫动。虫动则胃缓。胃缓则廉泉开。故涎下。巢源云。蛔虫者。是九虫内之一虫也。长一尺。亦有长五六寸。、张注未见所据。当是误。说文。龙之属。则非属。

HT腹痛形中上者

甲乙无此八字。张云。HT、满也。此重言证之如此。其形自中自上而渐升者。

即当以虫治之也。HT、同。音烹。简案、HT、字典重文。HT、篇普行切。满也。龙龛手鉴。心闷也。形中上者一句。疑有脱误。义不明晰。

耳中

马云。听宫穴。系手太阳小肠经

耳前动脉

马云。耳门穴系手少阳三焦经

耵聍甲乙

作干抵。史云上都领切。耳中垢也。下乃顶切。巢源云。耳聍者。耳里津液结聚所成。人耳皆有之。轻者不能为患。若加以风热乘之。则结成丸核塞耳。亦令耳暴聋。张云。或痛或无闻者。

皆不可刺之。脓垢去而耳自愈矣。

耳聋

(止)

后取足

马云。当取手小指之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即手少阳三焦经关冲穴也。先取之后。

又取足少阳胆经窍阴

耳鸣

(止)

后取足

马云。当取手之中指爪甲上。即手厥阴包络经中冲穴后。取足厥阴肝经大敦穴。

(止)

不可刺

甲乙。合、作阖。张云。、足股也。侧、侧卧也。合、中中也。即足少阳经之环跳穴。宜治以员利针。第六针也。忌用大针

注下

马云。此言下血者。有当刺之穴也。凡病注下血者。以肝不能纳血也。当取肝经曲泉以刺之。

风痹淫HT

(止)

死也

甲乙。淫泺、作注一字。恐、作怒。履水、诸本作履。当改。马云。已、以同。风痹者其邪气淫溢消泺。病难得愈。张云。病在阳命曰风。病作阴命曰阴阳俱病命曰风痹淫泺浸淫日深之谓。足如履之寒。

又如入汤之热。下而股胫。中而腹心。上而头目。无所不病。在表则汗出。在里则短气不乐。或为悲哀。或为喜恐。此阴阳俱病之候。虽尚可支持。然不能出三年也。简案、素骨空论。淫泺。不能久立。王注。淫泺谓似酸疼而无力也。考之原文。张注似是。(详见于素问识)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