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肿胀论第二十四(小儿附)


灵枢胀论云。帝问岐伯胀形何如。岐伯曰。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肺胀者。虚满喘咳肝胀者。

胁下满而痛引少腹脾胀者。善。四肢烦。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肾胀者。腹满引背央央然。腰痛。

六腑胀。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大肠胀者。肠鸣而痛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则飧泄不化。小肠胀者。少腹胀引腰而痛。膀胱胀者。少腹满气癃三焦胀者。气满于皮肤中。轻轻然而不坚。

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又水胀篇云。帝问岐伯水胀何如。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

此其候也。帝曰。肤胀何如。岐伯曰。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浓。按其腹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鼓胀何如。答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肠覃何如。答曰。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营。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肉乃生。

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藏。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石瘕何如。答曰。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以留止。

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子。可导而下。帝曰。肤胀鼓胀可刺邪。曰。先泻其胀之血络

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经云。平治权衡。去宛陈开鬼门洁净府。平治权衡者。察脉之浮沉也。去宛陈者。疏涤肠胃也。

开鬼门洁净府者。发汗利小便也。又鼓胀之病。治以鸡屎醴。名医云。其肿有短气不得卧心水两胁痛肝水大便鸭溏肺水。四肢皆肿为脾水腰痛足冷为肾水口苦咽干为胆水。乍虚乍实为大肠水。各随其经络。分其内外。审其脉证而别之。又有风水皮水石水黄汗。归各脏以论之。风合归肝。皮合归肺。黄汗归脾。石合归肾。风水脉浮。必恶风皮水脉亦浮。按下没指。石水脉沉。腹满不喘。黄汗脉沉迟。发热而多涎。久而不愈。必致痈脓。水肿脉浮带数。即是虚寒潜止其间。久必沉伏。沉伏则阳虚阴实。为水必矣。要知水脉必沉是也。论曰。脉出者死。与病不相应也。诸唇黑则伤肝。缺盆盈平则伤心。脐出则伤脾。足平则伤肾。背平则伤肺。此五者必不可疗也。治法云。

腰以上宜发汗。腰以下利小便。钱氏论虚实腹胀。实则不因吐泻久病之后。亦不因下利。胀而喘急闷乱。更有痰有热。及有宿食不化而胀者。宜服大黄丸白饼子紫霜丸下之。更详认大小便。如俱不通。先利小便后利大便。虚则久病吐泻后。其脉微细。肺主目胞虚肿。手足冷。当先服塌气丸。后服异功散。及和中丸益黄散温其气。因于气肿者。橘皮煎丸。因于湿为肿。煎防己黄汤。调五苓散。因于热为肿者。服八正散

又一法。燥热于肺为肿者。乃绝水之源也。当清肺除燥。水自生矣。于豉栀汤中。加黄芩。如热在下焦

阴消使气不得化者。当益阴。则阳气自化也。黄柏黄连是也。

五脉论五水灸青水灸肝井。赤水灸心荥。黄水脾俞白水肺经黑水灸肾合。

妇人蛊胀无脉。烧青丸五皮散亦是。

论诸蛊胀者有二。肿若从胃。则旦食而不能夜食。旦则不胀。夜则胀是也。若水肿证。濡泄者是也。内经曰。蛊胀之病。治以鸡屎醴调服水胀之病。当开鬼门洁净府也。

白茯苓汤名变水

白茯苓泽泻(各二两)郁李仁(二钱)上咀。作一服。水一碗。煎至一半。常服无时。从少至多服。或煎得。澄入生姜自然汁在内和面。或作粥饭。作常食。五七日后。觉胀下。再以

白术散

白术泽泻(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煎茯苓汤调下。或丸亦可。服三十丸。

末治之药。服黄芍药建中之类。以调养之。平复后。忌房室猪鱼盐面等物。

水气蛊胀洁净府

楮实子丸

楮实子(一斗水二斗熬成膏子)白丁香(一两半)茯苓(三两去皮)上二味为细末。用楮实膏为丸。如桐子大。不计丸数。从少至多。服至小便清利。及腹胀减为度。后服中治药末治药调养药。疏启其中。忌甘苦酸。补其下。五补七宣。

取穴法治肿治其经。治金火也。井荥俞经。阴经金也。金水木火。阳经火也。

治肿木香散

木香大戟白牵牛(各等分)上为细末。每用三钱。猪腰子一对。批开掺药在内。烧熟空心服之。如左则塌左。右则塌右。如水肿不能全去。于腹上涂甘遂末。在绕脐满腹。少饮甘草水。其肿便去也。

水肿

蝼蛄去头尾。与葡萄心同研。露七日。曝干为细末。淡调下。暑月湿用尤佳。

又方

枣一斗。锅内入水。上有四指。用大戟并根苗盖之遍。盆合之。煮熟为度。去大戟不用。旋煮旋吃无时。尽枣决愈。神效。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