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参考H5版入口

心经及小肠经


  (一)清心


莲心

味苦,性寒,入心经

清心去热,止血治遗。渴者作,快膈忘机。

莲花瓣:味苦、甘。镇心益色,驻颜轻身。

莲花须:味甘、涩,性温,无毒。入心、肾二经。忌地黄、葱、蒜。清心而诸窍之出血可止,固肾而丹田精气无遗。须发变黑,颜驻情怡。温而不热,涩而不滞,血家泻家,尊为上剂。

竹叶

味苦、甘,性寒,无毒。入心、胃二经。

清心烦热,止嗽化痰涎。

用卷心者尤良。

  (二)怡悦心情


萱花及叶

又名宜男草。味甘,性平,无毒。入心经

长于利水快膈,令人欢乐忘忧。金针菜:主用亦同。

萱,古作谖。诗云:焉得谖草,即此种也。谖,忘也,欲树之以忘忧也。

萱叶:可使人安寐,用三茎煮水饮之有效。改用金针菜叶,亦有同效,可连续用。

合欢皮及花

一名夜合。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脾二经。

安和五脏,欢乐忘忧。

心为君主之官,土为万物之母,二脏调和则五脏自安,神明自畅。嵇康养生论云,合欢忿、正谓此也。

(附榆叶榆皮

味微辛,性平,无毒。入心、脾二经。

榆令人愉,使之多睡。助肺健脾,消食下气。和牛肉作羹,疗虚弱妇人带下。采子同造消心腹间之恶气

榆叶:嫩叶作羹或炸食,利小便能消浮肿枣仁等分为丸,治胆热虚劳不眠。又以之煎汁,洗酒齄鼻有效。

榆白皮:味甘,性平,滑利无毒。荒年代谷,暂使不饥。因饿浮肿,须杂糠粃。利窍渗湿,除邪和脾。滑可去著,通便甚宜。

  (三)安神宁心


蕨菜

(见食疗

远志

味苦、辛,性温,无毒。入心、肾二经。畏珍珠藜芦

附子毒,冷甘草汤浸透,去水焙干。

心气,止惊益智补肾气,强志益精。治皮肤中热,令耳目聪明。疗咳逆而愈伤中,培不足以除邪气

心主镇定,则震撼无忧,灵机善运,故止惊益智,水腑充盈,则坚强称职。闭蛰封藏,故强志益精。水旺而皮热可除,心安而耳目自利。

远志水火并补,迨交坎离,而成既济者耶?本功外治,善疗痈毒,敷服皆奇,苦以泄之,辛以散之之力也。

酸枣仁

味酸、性平,无毒。入心、脾、肝、胆四经。恶防己

炒熟。

酸收而心守其液,乃固表虚有汗,肝旺而血归其经,用疗彻夜无眠。

胆怯者,心主易动,惊悸盗汗之所自来也。肝虚者,血不归经,则虚烦不眠之所自来也。枣仁能补肝益胆,则血得其养,而诸证皆安矣。

肝胆二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

柏子仁

味甘辛,性平,无毒。入心、肝、肾三经。畏菊花。蒸,晒,炒。

安神定悸,壮水强阳。润血而容颜美少,补虚而耳目聪明

心藏神肾藏精与志,心肾虚,则病惊悸,入心养神,入肾定志、悸必愈矣。悦颜聪明,皆心血肾水互相灌溉耳。王好古谓:“柏实能润肝。”

柏子多油而滑,作泻者勿服,多痰者亦忌,有油透者勿入药。

琥珀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肺、脾、小肠四经。

安神而邪祟不侵,清肺而小便自利,新血止而瘀血消,翳障除而光明复。感土木之气,而兼火化,味甘色赤,有艮止之义,故能安神;有下注之象,故利小便而行血。丹溪曰:“燥脾土有功,脾能运化,肺金下降。小便自通。若因血少而小便不利者,反致燥急之苦。”

渗利之性,不利虚人,凡阴虚内热,火炎水涸者勿服。

  (四)止盗汗、自汗


龙骨龙齿

味甘,性平,无毒。入心、肝、肾三经。忌鱼及器。

石膏。火炼,水飞煮用。

精神,定魂魄。涩精而遗泄能收,固肠而崩淋可止。缩小便,止自汗,生肌肉,收脱肛

龙齿:镇心安神,定惊止痉。

龙骨多主肝病肾主骨,故又益肾也。许叔微云:“肝藏魂,能变化,魂飞不定者,治之以龙齿。”

龙骨收敛太过,非久病虚脱者,切勿妄投。

浮小麦

味甘、咸、性凉。入心经。即水淘浮起者。

止虚汗盗汗,解劳热骨蒸益胃弱,养心神。

秋种夏熟,备受四时之气,但南方地暖,下湿,不如北产之良。

糯稻根

味甘,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

补肺生津健脾益胃。退虚热、止盗汗养胃阴,扶气馁。

鲜根尤佳。须于割稻后收集备用。

  (五)镇心、辟邪


朱砂

味甘,性寒,有毒。入心经。恶磁石,畏咸水,忌一切血。水飞镇心而定癫狂,辟邪而除魔祟。解胎热痘毒,疗目痛牙疼

色赤应离,为心经主药,独用多用,令人呆闷。

金箔

味辛,性平,有毒。

安镇灵台,神魂免于飘荡。辟除恶祟,脏腑搜其伏邪。

禀西方之质,为五金之主,最能制木。故中风惊痫皆需之。银箔,功用相仿。

金有大毒,磨屑顿服,不过三钱而毙,岂可多服乎。催生者用之。

紫石英

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畏扁豆附子,恶黄连。火煅,淬,水飞

上通君主,镇方寸之靡宁。下达将军,助胎宫而有孕。

紫石英,南方之色,故功在血分,火热者忌之。

安息香

味辛苦,性平,无毒。入心经

服之而行血下气,烧之而辟恶驱邪。

手少阴,主藏神,神昏则邪祟侵之。心主血,血滞则气不宣快,安神行血,故主治如上。

病非关恶气侵犯者勿用。

  (六)开窍通神除恶


苏合香

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脾二经。

开窍通神,逐秽辟恶。甘暖和脾,郁结凝留咸雾释。芬芳彻髓,妖邪梦魇消。

沈括云:“苏合油,如黐胶,以箸挑起,悬丝不断者真也。苏合香,能开窍豁痰。走真气,唯体气壮实者宜之,否则慎用。”

龙脑香

(见外治

麝香

(见外治

  (七)通小肠


木通

味辛、甘、淡,性平,无毒。入心、小肠二经。色白而梗细者佳。

心火出于小肠。治五淋并宣九窍。通血脉,利关节。清肺泄湿,行经下乳

功用虽多,不出宣通气血四字。若君火为邪,宜用木通相火为邪,宜用泽泻,利水虽同,用各有别。

木通,性通利,精滑气弱。内无湿热妊娠者均忌。

灯心

味淡,性平,无毒。入心、小肠二经。

清心必用,利水偏宜。烧灰吹喉症,涂乳治夜啼

中寒小便不禁者忌之。

淡竹叶

味淡,性寒,无毒。入小肠经

专通小便,兼解心烦

淡味五脏无归,但入太阳小便小便利,则心火因之而清也。

淡竹叶,有走无守,不能益人,孕妇禁服。


上一篇:女科 下一篇:肺经及大肠经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