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
黄帝曰:痎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凡疟皆名痎,昔人之解多非也。蓄者,伏也,作者发也。)岐伯对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起于毫毛者,发寒毛竖也。伸欠者,呵欠也。)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邪入于阴,则阴实阳虚,邪入于阳,则阳实阴虚。故虚实更作者,阴阳相移易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盛,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饮也。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阳暑伤气,其证多汗,感而即发,邪不能留;阴暑无汗,故留藏也。疟必因于盛暑贪凉,不避风寒,或浴凉水,或食生冷,壮者邪不能干,怯者舍于营卫,但外感于寒者多为疟,内伤于冷者多为痢也。)卫气者,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其气之舍深,则邪在脏矣。在腑者其行速,在脏者其行迟,故间日而作也。)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内,(项骨三节,脊骨二十一节,共二十四节。邪气自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尾骶,复自后而前,故二十六日入于脊内,以注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邪在伏膂,循脊而上,无关节之阻,故九日而出缺盆,其气日高,则自阴就阳,其阳日退,故作渐早也。)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此重申上文未尽之义也。)
夏伤于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凄沧之水寒,藏于皮肤之中,秋伤于风,则病成矣。(水寒者,浴水乘凉也。因暑受寒,汗不得出,寒邪先伏于皮肤,得秋风而病发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
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
其间二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客,犹会也。邪在六腑,则气远会希,故间二日,或休数日也。观此则丹溪所渭子、午、卯、酉日为少阴疟,寅、申、巳、亥为厥阴疟,辰、戌、丑、未为太阴疟,非矣。子午虽曰少阴,而卯酉则阳明矣;巳亥虽曰厥阴,而寅申则少阳矣;丑未虽曰太阴,而辰戌则太阳矣。三日发者,犹可以此为言,四日作者,又将何以辨之?殊属牵强。按此施治,未必无误,不可以为训也。)
帝曰: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秋疟应四时者也,春、夏、冬之疟,病形多异,四时皆能为疟也。)秋病者寒盛,冬病者寒不甚,(阳气伏于内也。)春病者恶风,夏病者多汗。
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所以伤寒门有温疟。)气藏于骨髓,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自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返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
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
愚按:经言:夏伤于暑,秋为痎疟。又言:痎疟皆生于风。又言:风寒之气不常。又言: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此皆以风、寒、暑、湿为言也。语温疟则曰:风寒中肾。语瘅疟则曰:肺素有热。夫冬寒既可以中肾,则心、肝、脾、肺四脏,独无令气之邪可以入客乎?肺热既可以入疟,则肝、脾、心、肾之气郁而为热者,独不可以成疟乎? 然语六气者道其常,语五脏者尽其变也。须知风与暑,阳邪也;寒与水,阴邪也。风者,阳中之凉气也,暑者,热中之寒邪也,由是则四者皆属于寒。
夫夏伤于暑,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凄沧之寒,伏于皮肤,及遇秋风,新凉束之,表邪不能外越,阴欲入而阳拒之,阳欲出而阴遏之,阴阳相薄,而疟作矣。浅者病在三阳,随卫气以为出入,而一日一作;深者病在三阴,邪气不能与卫气并出,或间日,或三四日而作。作愈迟者,病愈深也。经之论疟,无漏义矣。而仁斋、丹溪又分痰与食,饮与血,瘴与劳与牝,此不过疟之兼证耳,非因而成疟者也。
故治疟者,察其邪之浅深,证之阴阳,令其自脏而腑,散而越之,邪去则安。古法:有汗欲其无汗,养正为先;无汗欲其有汗,散邪为急。然邪在阳者取汗易,邪在阴者取汗难。必使由阴而阳,由晏而早,乃得之也。又热多者,凉药为君;寒多者,温药为主。至于痰、食、血、饮、瘴、劳与牝之七证,各随其甚者而兼理之。世俗又有鬼疟之名,此为时行疫气,投平胃散,无不截者。
总之,脉实、证实者,攻邪以治标;脉虚、证虚者,补正以治本。久疟必虚,惟人参、生姜各一两,连投二服于未发之前,莫不应手取效。贫困者,白术可代,血亏者,当归可代。近世不明表里虚实,辄用知母、石膏、芩、连、栀、柏,若表未解而得此寒凉,则寒邪愈固;或用常山、草果、巴豆、砒、雄,若正已虚而得此克伐,则元气转虚。故夫绵延不已者,皆医之罪耳,岂病之咎耶?
发散
疟疾多因风、寒、暑、湿,天之邪气所伤,当分经络而发汗,其七情、痰、食、水、血,皆兼见之候,随证治之。
恶寒自汗,烦躁头疼,必先热后寒,宜柴胡、苏叶、细辛、白芷、羌活、生姜之类。
受冬月之寒,复因暑风而发,亦先热后寒。如热多者,小柴胡汤;寒多者,小柴胡汤加桂。
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受于腠中,复因秋风凉肃而发,先寒后热,宜羌活、紫苏、生姜之类,散其太阳之邪,次用柴胡汤。近来不问何经,但用柴胡者,非也。
肺素有热,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少气烦冤,手足热而呕,此但热而不寒,盛暑发者,人参白虎汤;秋凉发者,小柴胡汤。
汗出澡浴,或冒雨,或湿袭,其证身体重而痛,呕逆胀满,胃苓汤加羌活、紫苏。
阳气素虚,当盛暑时,乘凉饮冷,阴盛阳虚,故但寒而不热也,柴胡姜桂汤。
或肥甘无度,或生冷受伤,食滞痰生,其证饥而不能食,食则胀满,呕吐腹痛,青皮、草果、豆蔻、砂仁、神曲、山楂之类。瘴疟
岭南地方,天气炎,山气湿,多有岚瘴之毒。发时迷闷,甚则狂妄,亦有不能言者,皆由血瘀于心,涎聚于脾,须疏通大府,凉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黄、木香。
痨疟
治之失宜,营卫亏损,邪伏肝经,胁下有块,此证当以补虚为主,每见急于攻块者,多致不救,六君子汤加木香、肉桂、蓬术、鳖甲。
俗以夜发为鬼疟,非也。邪入阴分,发于六阴,宜四物汤加知母、红花、升麻、柴胡。提起阳分,方可截之。惟时行不正之气,真鬼疟也,平胃散加雄黄、桃仁。
截疟法
疟发四五遍后,曾经发散者,方可截之,何首乌散、常山饮、独蒜丸。久疟大虚者,人参一两、生姜一两,连进三服。若病邪初起,未经发散,遽用酸收劫止之剂,必致绵延难愈,或变成他证,不可不谨也。
脉候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而浮大可吐之,微则为虚。代散者死。
医案
太史杨方壶,疟发间日,脉见弦紧,两发后苦不可支,且不能忌口,便恳截之。余曰:邪未尽而强截之,未必获效,即使截住,必变他证,不若治法得所,一二剂间,令其自止。升麻、柴胡各二钱,提阳气上升,使远于阴而寒可止;黄芩、知母各一钱五分,引阴气下降,使远于阳而热自已;以生姜三钱,劫邪归正,甘草五分,和其阴阳。一剂而减半,再剂而竟止矣。
新安程武修患疟,每日一发,自巳午时起,直至次日寅卯而热退,不逾一时,则又发矣。已及一月,困顿哀苦,命两郎君叩首无算,以求速愈。余曰:头痛恶寒,脉浮而大,表证方张,此非失汗,必误截也。武修云:寒家素有截疟丸,百发百中,弟服之,病热增剧,何也? 余曰:邪未解而剧止之,邪不能伏,请以八剂四日服尽,决效耳。石膏、黄芩各三钱,抑阳明之热,使其退就太阴;白豆蔻三钱、生姜五钱,救太阴之寒,使其退就阳明;脾胃为夫妻,使之和合,则无阴阳乖乱之衍。半夏、槟榔各一钱五分,去胸中之痰;苏叶二钱,发越太阳之邪;干葛一钱,断入阳明之路。甫三剂而疟止。改用小柴胡倍人参,服四剂,补中益气服十剂而瘥。
相国沈铭缜,丙辰秋患疟吐蛔,闷不思食,六脉沉细。余曰:疟伤太阴,中寒蛔动也。用理中汤加乌梅三个、黄连五分,进四剂后,胸中豁然,寒热亦减,蛔亦不吐。去黄连,加黄芪二钱,生姜五钱,五剂而疟止。以手书谢云:早年攻苦,即有寒中之患。医者但明疏气,不解扶阳,积困于今。虽当盛暑,寒冷不敢沾唇。此独不肖自知之耳,疟发蛔动,几为性命之忧!幸老年侄隔垣之视,一匕回春,岂第超迈庸俦,直当上参和、扁。嗣此有生,讵非慈造!镌之焦府,与日偕长矣。
清脾饮
治疟疾脉来弦数,或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涩。
青皮(炒) 厚朴(姜制) 白术(炒黄) 黄芩 草果(各八分) 柴胡 茯苓 半夏(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炙)
水一钟,生姜五片,煎一钟服。(近来不问虚实,概用此汤,过矣。)
治但热不寒,及有汗者。
知母(一钱二分) 桂枝(五分) 甘草(五分) 粳米(一钱) 石膏(五钱)
水钟半,煎八分服。
二术柴胡汤
诸疟必用。
白术(炒焦) 苍术(炒) 柴胡 陈皮(各七分) 甘草(四分)
水钟半,生姜五片,煎八分服。一日一发,及午前发,邪在阳分,加枯芩、茯苓、半夏;热甚口渴,加石膏、知母、麦门冬。间日或三四日发,或午后及夜发者,邪在阴分,加四物汤、酒炒黄芪、红花,提起阳分,方可截之。脉虚神倦,加人参、黄芪;伤食者加神曲、麦芽、山楂、黄连;痰多加生姜、半夏;要截,加槟榔、常山、乌梅。
治疟痰在胸,用此吐之。若用砒霜之类,即使疟愈,脾胃受伤,须用此汤为稳。
常山(一两,酒炒)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苦酒浸一宿,多炒透熟,即不吐。)
生姜(四两)
连皮捣汁一碗,露一宿,空心服。
交加双解饮子
治瘴疟神效。
肉豆蔻(二大枚) 草豆蔻(二枚) 厚朴(五钱) 甘草(四钱) 生姜(四钱)
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五药俱一半生,一半熟。)
疟母丸
元气不甚虚者宜此。
青皮 桃仁 红花 麦芽(各二两) 鳖甲(四两,醋炙) 海粉 香附 三棱 蓬术(各一两半)
祛疟饮
三发后可用,因其衰而减之,立效。
知母(去毛、酒炒,五钱) 贝母(去心,九分) 陈皮(去白) 山楂肉 枳实(各一钱五分) 槟榔(八分) 柴胡(去芦,七分) 紫苏(—钱) 甘草(去皮,炙,三分)
水二钟,煎一钟,渣用水二钟,煎八分,俱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服头煎,未发前一时服二煎。
虚人久疟不止,此极见效。
黄芪(酒炙,二钱) 人参 白术(炒) 茯苓(各一钱五分) 砂仁草果 橘红(各一钱) 五味子(八分) 甘草(六分) 乌梅(三枚)
水二钟,生姜十大片,枣二枚,煎一钟服。
独蒜十二枚(煨熟) 桃仁(一百粒,去皮尖,炒) 捣烂,入黄丹丸,如绿豆大,每服九丸,发日五更,面东酒送。
常山末二钱(酒浸,炒透,即不发吐) 乌梅肉(四枚) 研烂为丸,此截疟必效之方,世俗畏常山发吐,不知其有神功,但炒透即不吐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