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门
总论
夫人头者。诸阳之所聚。诸阴脉皆至颈而还。独诸阳脉皆上至头耳。则知头面。皆属阳部也也。风寒在脑。邪热上攻。痰厥肾厥。气虚气攻。皆致头痛。但气虚气攻。头痛愈而复作。
延引惟蝎补阳能引头者诸阳之会。上丹产于泥丸宫。百神所集。凡头痛者。乃是太阳受病。上连风府眉角而痛死。
有五夫头风者。亦有阳气虚弱。及当风取凉。外伤阳经。致头目昏痛。眩不能起。或头皮肿痒。
头面风者。是体虚。阳经脉为风所乘也。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
腠新首头髓能酒应
头痛(附论)
夫诸阳之脉。皆上行于头面。若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轻。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也。
又壅中后
方
(出圣惠方)
防风(一两去芦头)甘菊花(一两)赤芍药(一两)石膏(四两)葛根〔二(一)两锉〕柴麸炒微黄)更煎二
(御药院方)
川芎郁金芍药荆芥穗芒硝(各半两)乳香没药薄荷叶(各一钱)脑子(半钱)
(活人方)
麻黄(去节一两半)干葛甘草(炙)白术人参桔梗(去芦)香白芷(各一两)干姜(
摩顶散
(一名附子摩头散)
治风毒攻脑疼痛。
(方见附子摩头散)
麝香芽散治头疼不已。诸药不效者。
茶芽(一两)川芎细辛荆芥川乌甘草(以上各半两)麝香(少许)上为粗末。
每服
(出危氏方)
解诸热。
大黄黄芩(各二两)黑牵牛(炒)白滑石(各四两)黄连大川芎薄荷叶(各半两)上
鸡苏芎(各二钱)马牙硝(研)石膏(研)乳香(研各一钱)龙脑(研一字)上为细末
芎汤治头疼痛。清气。
芎(五两)细辛(去苗叶二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三分)半夏曲(一分用生姜和七
(出三因方)
气厥等证。偏正头痛不可忍者。只以此药。并如圣饼子服之。不拘病退。但多服自能
作效。若气虚年高之人。仍服养正丹、黑锡丹。并用此药。调钟乳粉间服。诸证头痛
简捷之法。无以逾此。但头疼多用石膏。盖取其能坠痰饮。然恐性寒。故以钟乳粉代之
。肾厥头疼。尤得其治。或疑生附子生乌头天南星干姜细辛川芎(各一两)甘草(三分)上咀每服四钱。水壅盛。
芷减半入鼻中切作等分有白术、生附子各等分。官桂、甘草减半。每服四钱。姜十片。煎服。名芎术除眩汤。(金方加防风一两)
羌活(二两半)细辛(二两)川芎(二两)本(二钱)荆芥(二两)白芷(半两)防风(
(出圣惠方)
治胸膈风壅。上攻头痛不止。
旋复花(半两)蔓荆子(一两)石膏(二两)枳壳〔二(一)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甘菊花(半两)上捣筛为末。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候
石膏丸
(出圣惠方)
治头痛不止。心神烦闷。
石膏(一两细研水飞)马牙硝(半两)硫黄(半两)太阴玄精石(半两)雄黄(半两)朱砂丸。
不
(出危氏方)
盛得效方。凡川乌川芎白芷甘草(各一两)石膏(二两)脑子(半钱)上为末。蜜为丸。如指或
一方
(出海上方)
治男子妇人。一切头痛不可忍者。
川芎藿香叶干葛桔梗(各半两)甘草(一分)软石膏〔三(二)两〕上咀每服三
(经验方)
治头疼不可忍。如神效。
麻黄(去根节秤一两)石膏(一两)何首乌(半两)干姜(七钱半)川芎(一两)上为细末
治风热头痛。
石膏白芷(各二钱)薄荷叶芒硝(各三钱)郁金(一钱)上为极细末。口含水。鼻内搐
乌罂散治诸种头痛不可忍者。
川乌(炮去皮脐)罂粟壳(去蒂蜜泡炒)甘草橘皮〔各一(半)两〕上粗捣。
每服三钱。
(危氏方)
治头疼如破。
大川乌(一个生去皮脐)川白芷川细辛(去叶)大川芎(各一两)上为末。韭菜自然汁丸
(三因方)
大附子(炮去皮脐)木香(炮)青皮大黄(湿纸裹煨各等分)上为末。醋煮面糊丸。
如梧
(一名硫黄丸朱氏集验方)
头疼不可忍者硫黄(研)石膏(研)天南星(炮)焰硝(各等分)上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
(三因方)
治伤风挟涎饮。上厥头疼。偏正夹脑诸风。
藿香(半两)川乌头(汤浸七次去皮尖一两)乳香(三皂角子大)草乌头〔炮裂去皮尖一(
(三因方)
连风府眉角。皆可药治而愈。如痛上穿风府。又干泥丸者。是为真头痛也。药不可愈。
肾硫黄(生研)川乌(去皮尖各半两)朱砂(水飞二两)天南星(一两炮裂)上为末。姜汁煮度治
(经验良方)
治肾厥头痛不可忍。其脉举之则弦。按之则石坚。
生硫黄(二两别研)石膏(硬者不)半夏(汤泡七次一两)硝石(别研各一两)上为细末甚者过下虚者肾虚也。故肾厥则头痛。上虚者肝虚也。故肝虚则头晕。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摇不定。目眩耳聋。皆晕之状也。故肝厥头晕。肾厥头痛。不同如此。治肝厥有钩藤散在。
一方治头痛发歇不止。
(出圣惠方)萝卜(一枚剜去中心留盖子)寒水石(一两)硫黄(一分细研)腻粉(一分)上先将寒水石同
(济生方)
治痰厥头痛。
半夏白附子天南星(各等分)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
每服四
(仁存方)
治头痛。
石膏(二两)川芎(半两)甘草(一分)上为末。茶芽少许。热汤调二分。食后服。
一方
(危氏方)
治积聚头疼。
大黄干姜巴豆(去皮心出油)上等分为末。炼蜜为丸。如豌豆大。米饮下一丸。
羸人服
杨梅散
(本事方)
定头痛。
一方
(名附子散圣惠方)
治风毒攻注头目。痛不可忍者。
黑豆(一合拣令净)附子(一两炮裂去皮脐别捣细筛为末)生姜(一两与黑豆同炒豆熟为度)候服之
又方
(圣惠方)
治头痛不止。
丁香(一分)白芷(半两)瓜蒂(一两)上药捣罗为散。每用半字以来。吹入鼻内即瘥。
一方
(出圣惠方)
白僵蚕(一分)黄丹(一分炒令紫色)溺(一分)上捣罗为末。用葱白。略以火煨令软。
茶下
蝎附丸
(一名乳附全蝎散出澹寮方)
治气虚头痛。
大附子(一枚)全蝎(二枚去毒)钟乳粉〔二(三)钱半〕上用附子剜去心。安全蝎在附子如梧桐
又方宣脑散
川楝(三分)苦丁香(二十个)山栀子(二个)上为细末。用一字。鼻内搐之。
葫芦巴散
(出三因方)
治气攻头痛如破。
葫芦巴(炮)干姜(炮)三棱(锉醋浸一宿炒干各一两)上为末。每服二钱。温生姜汤或酒
一方
(本事方)
治一切头疼。
防风川芎(各半两)附子(七分重者一个炮去皮脐)上为末。每服一字。荆芥薄荷茶调下
一方
(本事方)
疼。一切头疼。
茵陈(五两拣净)麻黄石膏(留性各二两)上为末。每服一钱。腊茶调下。食后服。
服
(出圣散方)
治头疼眼睛痛。
一方治头痛不可忍。
童子小便(一盏)豉心(半合)上件药。同煎至五分。去滓。温温频服。
(出圣惠方)
恒山(一两捣罗为末)云母粉(一两)上件药相和。研令匀。每服以温水调下一钱。
良久当
治头痛不止宜服。
(出圣惠方)伏龙肝(一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上捣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二钱。一方温酒调下
又方
(一名乌头散出圣惠方)川乌头(一枚炮裂去皮脐捣令碎)生姜(一分切)上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
入蜜半
又方
(出圣惠方)胡粉(半两)硫黄〔一两(分)切〕上件药。同研令细。以软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当头
(出圣惠方)牛酥(三分)川朴硝(二两细研)上药同研令匀。频用少许。点鼻内瘥。
又方
(出圣惠方)附子(一枚生去皮脐)地龙(一分)上捣为末。每用一字。以生姜汁调涂两眼角。
及顶上。
又方
(出圣惠方)龙脑(半分)铁粉(二两)上细研令匀。每于食后。以新汲水调下半钱。
薤根丸
(出经验良方)
治头疼眼痛如刀刺。
大川乌(去皮尖微炒)全蝎(糯米炒各等分)上为末。薤根汁丸。每服十五丸。薄荷茶清食
神砂丸
(出本事方)
硫黄盐(各等分)上为末。水调生面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用薄荷茶。
食前下
(出澹寮方)
治头痛。
(出本事方)
治风虚头疼。
大川芎(二个锉作四十片)大附子(一个和皮生为末)上以水和附子末。如面剂。
裹芎作四如未拘时
(出御药院方)
川芎(二两半)天台乌药白术(二两七钱半)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入生姜五片
芎乌散
(一名芎香散)
之。
(鲍氏方)川芎天台乌药(一作用香附代乌药)上等分为末。每服二(三)钱。腊茶清调服。
或用葱茶
止痛太阳丹
(出医方大成)川芎天南星(各等分)上为细末。用莲须葱白捣烂。调药末。贴于太阳痛处。
治气攻上头。疼不可忍者。
蓖麻子乳香上捣贴太阳穴上。如痛定急去。顶上解开发出气。即去药。
治头痛不可忍方。
上用蒜一颗。去皮。研取自然汁。令病患仰卧垂头。以铜箸点少许。沥入鼻中。急令搐入
用栝蒌一枚。大者取瓤细锉。置瓷碗中。用热汤一盏沃之。盖良久。去滓。不计时候。
频服
用蜂房十二分炙。水二升。煎取八合。分为二服。当利小便。恶毒随小便出。
用竹茹三两。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令冷。纳打破鸡子三枚。搅调。更煮三沸饮之。
朴硝方
(出百一选方)
(方见朴硝散)
用上春茶末。调成膏。置瓦盏内覆。转以巴豆四十粒。作二次。烧烟熏之。晒干。用乳钵研
治头痛
上用生葛根净洗。捣取汁一大盏。豉一合。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分作二服。汗出即
茗叶方
(出肘后方)
上冲所致。名上用煮茗作饮二三升。适冷暖。饮一二升。须臾吐。吐毕又饮。能如此数过。剧者须吐量汁
一方
(出肘后方)
治头痛欲死。
上用硝石末。吹鼻内愈。
当归方
(出肘后方)
治头痛欲裂。
治年深日近。太阳穴痛。
芎辛丸
(出本事方)
痛。背项拘急。
川芎防风僵蚕独活(各一两)桔梗(三两)天麻(四两)细辛白附子羌活甘草酒吞下。
龙脑(研)丹砂(研)马牙硝(研各一分)麝香(研半钱)上同研匀细。于盘内盛。用羊胆推近
治头痛。或偏攻一边。痛不可忍。
(出圣惠方)苦参(一分锉)半夏(一分)桂心(一分)上为细末。以米醋调如糊。涂故帛上。
当痛处贴
石膏(碎)莎草根(炒去木毛)天麻藿香叶(各一两)上粗捣筛。每服三钱。
水一盏。
入
石膏(二两)芎(一两)龙脑(少许研)上为细末。用面糊和丸。如樱桃大。
丹砂为衣
乌星膏
(出肘后方)
治太阳穴痛不可忍。
治猝头痛如破。
上以盐汤探吐。不吐摘出。又云生熟汤。先作一升汤。复投水一升。及食盐三合。以此汤送
上用藜芦和州者一茎。曝干捣为散。入麝香如麻子大许。研匀吹鼻中。
上用长蚯蚓。不拘多少。五月五日取。以龙脑麝香相和。研匀。丸如麻子大。每用生姜汁涂
治落枕方。
用香白芷为末。捣生姜自然汁调敷患处。次用浓衣被盖头。饮少热粥汤。取汗出。即愈。
导引法
养生方云。一手拓颐向上极势。一手向后长舒急努。四方显手掌。一时俱极势四七。左右换不息枕手卧又云乃止欲
方
麻黄(去根节)石膏(各一两)何首乌(半两)干葛(七钱半)上为细末。每服三钱。
生
(出续易简方)
治一切头疼。未为尽善。若风热痰作痛不已。
天麻川芎白芷藿香防风人参(各半两)雄黄(三钱研)地龙(去土秤一分)甘草头中。
偏南枕搐
(东垣先生兰室秘藏方)羌活(二钱)防风(三钱)甘草根(二钱夏月生冬月炙)黄芩(一钱酒浸冬月不用此一味如
川芎。
柴胡。
白芷。
半夏。
细辛。
吴茱萸。
诸血虚头痛。
川芎。
诸气虚头痛。
黄。
诸气血俱虚头痛。
黄。(以上俱出卫生宝鉴)
(出卫生宝鉴)白芷细辛川芎(各等分)龙脑牛黄雄黄(各少许)上各为末。用少许搐鼻。
大解暑
可用黑锡丹
(出海上方)
治真头痛。
茴香(炒)附子(制)葫芦巴破故纸(炒)楝子巴戟(以上六味各一两)木香沉香如梧桐子
(出试效方)
急。
麻黄(半钱)吴茱萸(三分)黄芩(二分)川芎(一分)羌活(五分)蔓荆子(一分)细辛半夏(一分)水二盏。
煎至
太阳经嚏药
(出试效方)防风(二分)羌活〔二(三)分〕红豆〔三(二)个〕上为细末。鼻内搐之。
(出试效方)
麻黄苦丁香(半钱)红豆(半个)羌活根(烧)连翘(各三分)上五味为细末。鼻内搐
(出卫生宝鉴)黄(一钱半君)人参(一钱使)白术(五分佐)陈皮(五分使)当归(五分)白芍药(五辛(二分使)参谋柏德仲实年六十一岁。壬子岁二月间。患头痛不可忍。昼夜不得眠。郎中曹通甫邀往视尤甚细而本无不喜内经曰。阳气者。卫外而为固也。今年高气弱。又加发汗。卫外之气愈损。故以黄甘温。
炙阳之减半。再服而愈。明年春。赴召至六盘山。曹郎中以古风赠云。东垣李明之。尝以能医鸣。易水得奥诀。为竭黄金。一灯静室穷内经。黄帝拊掌岐伯惊。日储月积不易售。半世但能三折肱。所长用药有活法。旧方堆案白鱼生。不闻李延同居且同病。一下一汗得其平。乃知古人证合方。后世方合证。此理殊未明。公心审是者谁子。直以异己喧谤声。先生饮恨卧黄壤。门生卓卓医中英。活人事业将与相。一旦在己权非轻。连年应召天策府。廉台草木皆欣荣。好藏漆叶青粘散。莫使樊阿独植名。
(出指南方)
治头痛。
柴胡黄芩芍药甘草(炙各三两)半夏(二两半汤洗七次)大黄(二两)枳实(一两麸
(出指南方)
治头痛。
(出指南方)
治头痛。
茶芽细辛(各一两)草乌头(半两炮)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三盏。煎至一盏。
去滓温
(出指南方)
雄黄(细研)藜芦(去苗为末)丹砂(研)巴豆(去皮心出油)矾石(黄泥裹烧灰研如面细)大。
每服一服未知
(出指南方)
治肾厥头痛。
大附子(不去皮脐)生姜(半两)上咀。以水一升。煎至半升。分三服。
(出兰室秘藏方)
次灸之。约五七十壮。至半老添热厥头痛。虽冬天大寒。犹喜寒风。其头痛则愈。微来
暖处。或见烟火。
羌活根(三钱)防风(七分)柴胡根(半钱)本(半钱)细辛(少许)川芎(二分)升麻一钱半)黄(钱)生地黄(半服。每服水二盏
(出兰室秘藏方)
服前药之后服此药。
黄(八分)炙甘草(四分)当归身(二钱)升麻(三分)柴胡(一分)红花(少许)上件
(朱氏集验方)
治头痛及目睛痛。
白芷(四钱)生乌头(一钱)上为末。每服一字。茶调服。有人患眼睛痛者。先含水。
次用
细辛丸
(出朱氏集验方)
治头痛久不瘥。
乌梅本川芎北细辛甘草(各半两)上为末。石膏半斤。研细入锅子内。火过。
(出危氏方)
治头痛不止。
葛根白芍药知母(各半两)川芎生姜(各一两)葱白(一握)上锉散。水三升。
煎取
(出如宜方)
木香枳壳桔梗甘草(炙)陈皮(制各半两)紫苏叶干葛半夏(制)前胡人参盛者去
(出如宜方)
治头疼发热。肢体疼痛。疑疹病。
升麻白芍药葛根甘草(各等分)上咀。水煎温服。或邻家有痘证。亦宜服。
内用白
(出如宜方)
荆芥穗(四两)半夏(制)甘草(各一两)麻黄(制)前胡旋复花(各三两)赤芍药(一两)上咀。姜枣煎。热服。
如头久疼作苦。及偏正头疼。宜川芎一两。香附二两为末。茶清调下。
子瞻记王荆公述治头痛法。轼闻荆公云。仆平昔苦头痛。有道人教云。取生莱菔汁一蚬壳张粹道治头痛法。予与陈孚先、史圣。自应灵步月而归龙德井。至晓三人并头痛。粹道于各一
(出江阳方)
治两额角并头顶痛
芎茶汤
(出圣惠方)
治气虚头痛。
上用好川芎半两为末。每服二钱。腊茶清调下甚捷。曾有妇人产后头痛。一服愈。
(出杨氏家藏方)
附子(炮去皮脐)白附子(炮)川乌头(炮去皮脐尖)当归(洗焙上四味各一两)天竺黄钱别研)麝香
(出杨氏家藏方)
白附子(炮二两)天南星(二两同白附子研碎用新水浸三日每日换水取出焙干)羌活〔二(砂(三钱别研水飞调下。
茶调亦得
(出指南方)
治肾厥头痛。
石膏(火通赤放地上出火毒)半夏(各一两)硫黄(半两细研)上为末。研匀。
姜汁煮中书左丞姚公茂。年六十七岁。宿有时毒。至元戊辰春。因酒再发。头面赤肿而痛。耳前后于床云。
五十余刺。其血紫黑。
焦阳虚。退其阴寒。次方云。热者寒之。然病为用以泻其上热。桔梗者。阴中之阳。散发上苦寒酒煨。引苦性上行黄。慎言语。节饮食。
(出卫生宝鉴)
治上热。头目赤肿而痛。胸膈烦闷。不得安卧。身
半以下皆寒。
桔梗炙甘草黄芩(酒制炒)黄连(酒制炒)大黄(煨二钱大便利勿用)柴胡(去苗)升煎至一
治头痛。
治猝头痛。
(出本草)以皂角末吹入鼻中。令嚏则止。
治人初得头痛。
(出本草)用戎盐水研服之。
治头痛。利丈夫助阴力。
(出本草)用薯蓣为末。和面作食之。及热煮和蜜。或为汤煎。或为粉食之。
治头重心燥。背膊劳闷。
(出本草)以荔枝食之。
(出卫生宝鉴)
治头痛。
偏头痛(附论)
夫偏头痛之状。由风邪客于阳经。其经偏虚者。邪气凑于一边。痛连额角。故谓之偏头痛也露
方
芎犀丸治偏头痛。一边鼻塞。不闻香臭。常流清涕。或作臭气一阵。加芎蝎等遍
服无效。
石膏(细研四两)生龙脑(别研)朱砂(研飞四两内一两为衣)生犀角(一两)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每服一丸至二
苍耳(即道人头)薄荷叶盆硝石膏(各一钱乱文者水飞)乳香华细辛贯众(各等分)
南星(半两)干姜(二钱)白附子(三钱)麻黄(一钱半)全蝎(三个)朱砂(一分)麝香
天南星(酸浆水煮透心软切曝干一两)菊花(三分)自然铜(烧赤醋淬一两)防风(半两用上除头一
地龙(去土炒)干虾蟆(烧灰存性各一钱)藜芦(半钱)龙脑(研少许)上除龙脑外。
捣罗痛定
川芎散治偏头疼神效。
甘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白僵蚕(半钱生用)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茶清调下。
一方
细辛散治偏头疼。连牙齿风痛不可忍。
细辛(去苗叶)夏枯草(各三钱)荜茇高良姜(各一钱)上为细散。每用少许。
随痛左右
治偏头痛方。
蚱蝉(二枚生用)乳香(半分细研)朱砂(半分细研)上以蝉研取汁。都和丸如小豆大。头
硝石(一两)硫黄(一两)白矾(一两)上以瓶子一个。先下硝石。次下硫黄。
用泥取出和。
丁香(一粒大者研)棘针(倒钩者四十九枚烧灰存性为末)麝香(一皂子大)上同研匀。以
草乌头尖(一分生用)赤小豆(三十五粒)麝香(一分研)上除麝香外。为细末研匀。
每服
治偏头痛方。
旋复花(半两)萆(半两锉)虎头骨(半两酥炙令黄)上为细末。欲发时。以温酒调下三
又方
(一名吹鼻散)生姜汁(二合于瓷器中令干为末)桂心末(一字)麝香(一字)上同研令细。
每服用少许
(出圣惠方)
治偏头痛。
皂荚(二两烧灰细研)石膏(二两细研水飞过)上都研令匀。以软饭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又方
(出圣惠方)砂(一分细研)豉心(一分入汤少许浸令软)上都捣和为丸。如皂荚子大。以绵裹露出一
(出圣惠方)芸苔子(一分)川大黄(三分)上为细末。每取少许吹鼻中。后有黄水出。其疾永瘥。
如有
治头偏痛不可忍方
(出圣惠方)蓖麻子(半两去皮)枣(十五枚去核)上都捣令匀。涂在纸上。用箸一只卷之。去箸纳在鼻
治偏头痛方
(出圣惠方)苦葫芦子(一合)郁金(一颗)上为细末。用白绢子裹药末一钱。于新汲水内浸过。滴向患处。鼻中得黄水出。瘥。
(一名如神丸出圣惠方)
硫黄(一两)硝石(一两)上同研入铫子内。熔作汁。候冷取出。更入石膏末一两。
又同研一丸艾汤
(出圣惠方)
治偏头痛。
硝石(一分)滑石(一分)上于铫子内同研。令黄色。候冷。细研为末。每用少许。
吹入鼻
(出圣济总录)
治偏头疼。
地龙(去土炒为末一两)麝香(研少许)上同研匀。每服半钱。糁纸上。作纸捻。
于灯上烧
(出圣济总录)
治偏头痛不可忍。
乳香(如皂子大)高良姜(如指头大)上于火上烧烟熏鼻。随痛左右用之。
至灵散治偏头痛。
治妇人病头痛
(出经验良方)上用香附子为末。每服三钱。腊茶调下。食后。日三五服。一用建茶。
神妙方
(经验良方)
治偏头风痛。
上用生萝卜汁。仰卧注鼻中。左痛注左。右痛注右。左右头痛两鼻皆注。数十年病皆能愈。
一方
(出海上方)
治偏头风。
上用仙灵脾一斤。好者。细锉。以生绢袋盛。于不津器中。用无灰酒二斗浸之。以浓纸重重酒尽
又方
(出肘后方)
治偏头痛。
荜茇方
(出朱氏集验方)
治偏头痛及风。
上以荜茇为细末。每用一字。先令病患满口含温水。然后用药搐入鼻中效。左边疼令左鼻吸
治偏头疼方
(出圣济总录)上以芫花不拘多少。酽醋浸一宿。焙干。捣罗为末。或左边疼。即于左鼻吸药。或右边痛
川芎散治风盛烦壅。鼻塞清涕。热气攻眼。下泪多眵。齿间紧急。作偏头痛。
川芎柴胡(各一两)半夏曲甘草(炙)甘菊细辛人参前胡防风(各半两)上为
通关散治偏头疼。
一字散治偏头疼不可忍者。
乳香(别研)延胡索盆硝(别研以上三味各一钱)川芎(三钱)雄黄(三钱别研)上件为
细辛〔二(一)分〕川芎(七分)柴胡(二钱)炒黄芩(一钱)黄柏(三钱酒洗)生黄芩(粗散。每服二钱
麻黄(烧灰半两)盆硝(二钱半)麝香脑子(各少许)上件为细末。鼻内搐之神效。
藿香楝子人参桔便枳壳(去白)麦门冬(去心)旋复花(去萼各半两)白术半夏皮(二分)上件药。并锉。焙干杵。粗筛。为煮散。食后。水一盏。生姜二片。煎两钱。取八分。
去滓